易經卦辭解釋(易經六十四卦解卦手冊)
2023-07-30 03:47:24
易經六十四卦白話講解
易經六十四卦是《未濟卦》,原文和白話講解如下:
原文: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白話:《未濟卦》象徵事未完成:經過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對岸了,卻浸溼了尾巴,則沒有什麼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話:《象辭》說:《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剋,象徵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話:初六,小狐狸渡河時被水浸溼了尾巴,會有麻煩。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白話:《象辭》說:「小狐狸渡河時被水浸溼了尾巴」,說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氣力,急躁冒進,結果招致麻煩。
原文:九二,曳其輪,貞吉。
白話:九二,向後拖拉車輪,使車不快進,堅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白話:《象辭》說: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原文:六三,未濟,徵兇,利涉大川。
白話: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但有利於渡過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濟,徵兇」,位不當也。
白話:《象辭》說:「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說明此時所處的位置不當。
原文: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白話:九四,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以雷霆萬鈞之勢徵討鬼方國,經過三年的激烈戰鬥終於得到了勝利,被封為一個大國的諸侯。
原文:《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白話:《象辭》說:「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說明實現了建功立業的志向。
原文: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話:六五,堅守正道或獲吉祥,沒有什麼悔恨;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有誠實守信的德行可以獲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白話:《象辭》說:「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說明此時正在事情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應該具有誠實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獲得成功,光彩煥發,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話:上九,滿懷信心,充分信任眾人,這時可以安閒自得地飲酒作樂,沒有什麼災禍;縱情濫飲,被酒淋溼了頭,則說明過分信任他人,將會損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白話:《象辭》說:「縱情濫飲,被酒淋溼了頭」,這樣喝得醉醺醺的,就會誤了大事,就有滅頂之災,這是放縱自己沒有節制的結果。
擴展資料:
《易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成書背景:
中國早期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存在,支配著世間一切。
當人們屢遭天災人禍,就萌發出藉助神意預知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易經中解卦的卦辭是什麼?怎麼解釋?
說通俗點,就像我們現在用白話解釋文言文一樣,根據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解釋
易經中的彖辭、象辭、爻辭各指什麼
彖辭,彖辭是《易經》中論卦義的文字,也叫「卦辭」。
象辭,乃是周文王引用商代《坤乾易》(象辭易)做為佐證的部分辭句。
爻辭,《易經》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題下所系文辭。爻 辭是組成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
擴展資料:
《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分為三部,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周代的易書《周易》,並稱為「三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易經
易經第五十二卦是什麼意思
《易經》第五十二卦 艮為山
山:錶停止、退守之意。六衝純卦。主大好大壞之象。凡事應當知進退、量力而為。有如登山越嶺般,需充分審視自己的體能,和山上的情勢,絕不可強行逞能,適時的休息,方能平安度過。得此卦時應有大事或障礙、不順阻擋在前,若能保守、修身養性則安,反則為兇。
特性:耐性佳,保守經營,努力奮鬥,老成持重,有偏財運,精於計畫分析,處事有條理,公私分明,擇善固執。
解釋:不動,自己改變。
運勢:應當潔身自愛,依賴心不要太重,否則不利。凡事不可輕舉妄動,諸事宜守,相輔得吉。儒家有言:『靜亦定,動亦定』,此非言死等,宜中正德行,固守貞常之道,凡事有定之理也。
愛情:有對峙、單戀、難合之勢,雙方各有阻撓也。
家運:不和,家運停滯不發,改正自己以謀求開運之道,內有動湯、困境。
胎孕:難產之虞。
子女:子女多有不和、不相輔之數。
周轉:難成。
買賣:有些小是非,失利之象,但可成。
疾病:為鼻炎、口鼻之症,動脈血管硬化或胃膽之疾。難治。
等人:不會來。
尋人:西南方,難尋。
失物:東北方可尋。
旅行:不利。
訟詞糾紛:因小變大。宜速和解,否則有不利之象。
求事求職:固守本份為宜。
考試:落榜。
改行不利。開業不宜,須再待時。
一定會有,但時機還未到。等等再看,下次佔卦不要把自己的出生時間刪了,那個也要看的。特別你具體要求到了時間.
什麼時候說不準,但這個卦從卦象看本就是中下,還是六衝,艮為山,二山相重,喻靜止。靜止如山,宜止則止,宜行則行.
火澤睽,從卦象看是下下,問求子的話不是太好。離為火;兌為澤。上火下澤,相違不相濟。不過變則生,有生機的。
你這個卦不準的了,如果是佔了玩,不要太放心上。
易經中的爻辭有什麼用?
卦辭說的是一個大背景,爻辭說的是這個背景裡的內容。就好像手與五指的關係一樣。比如說豫卦,上震下坤,大象裡面就是上震下順,大象是孔子老人家開示的修身,齊家,平天下的法門。與你所謂的「預測」關係不大。實際上我們在理解卦的時候,腦袋裡要有自己的象,這些象都是從大象發揮而來的,在這裡,我們可以上震卦象足,象動,下坤卦象靜止,象迷茫。用文言文來說「卦者,爻之所積,爻者,變之所適」,卦辭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是沒有時間的,它只是一個道理存在在那裡!六爻所變,無非在六位。
周易算卦每天只能問一個問題嗎?
每天,只準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