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模板
2023-07-30 13:38:48 2
關於家,我們有著太多複雜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今天晚上,《朗讀者》以「家」為主題詞,邀請到中國拳王鄒市明一家四口與大家一起分享和「家」有關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模板,歡迎閱讀!
篇一: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模板
自從中央電視臺熱門綜藝節目《朗讀者》播出後,董卿口吐蓮花般的才華風韻讓大家敬仰。
最近一期節目,央視邀請到了拳王鄒市明一家四口,而兩個孩子絕不是安靜的乖寶寶,一頓鬧場把全場都給逗樂了。
鄒市明夫妻帶著兩個可愛的兒子一上臺,主持人董卿形容這一家是「剛柔並濟」。相比鄒明軒的活潑,弟弟鄒明皓則文靜不少。看著弟弟發呆,董卿問皓皓想什麼呢,哥哥機智回答「在想你漂亮不漂亮!」,軒軒的情商真是高呀!
錄製現場,在鄒市明和冉瑩穎讀完作品後,兩個孩子感覺到解放了,現場互相撕扯起了對方的臉蛋,場面完全失控。
見過大風大浪,主持了13屆春晚的央視主持人董卿,面對這樣混亂的場面依然淡定從容,但她半開玩笑的吐槽說「這是我們節目錄製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失控的一次。」不過緊接著「失控」,董卿又補充了一句「但是也是讓我們覺得最快樂的一次」。
篇二: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模板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習書記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篇三: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模板
前晚,隨著李雲迪的鋼琴伴奏,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的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一套播出。沒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聲,節目首播便獲得了豆瓣9.4分的高評。有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有藝術家濮存昕,有企業家柳傳志,也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裡走來的普通夫婦等。圍繞第一期主題「遇見」,嘉賓們念詩、讀散文,分享家書,讓曾經打動過,甚至改變過自己生命軌跡的文字,隨螢屏潛入千家萬戶。對於節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鼓舞,也讓我看到了文化類節目的風向標。
「我只願意憑著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們喜歡天南海北地旅遊,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穩定下來。她原本就喜歡花卉植物,聊天的時候她說要是有個自己的花園該多好,我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砸鍋賣鐵都要滿足她,我一定要親手為她種一個花園。」節目中,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朗讀引起了觀眾很多的共鳴、關注和讚賞,同時也展現出了朗讀者們的可愛和執著。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朗讀者的真誠打動了無數人。也有不少觀眾在觀看時發現很有趣的細節,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時一直在說老舍(shè),原來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對於節目首播的成績,董卿坦言:達到了我們(製作團隊)的預期。在被問到為何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挑選朗讀者時,董卿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我們發現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像這一期裡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