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敬畏影片觀後感
2023-07-30 10:42:28 3
《遲到的敬畏》講述了京能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陸海軍收受賄賂的墮落過程以及他本人事後發自內心的懺悔與愧疚。相關視頻觀後感內容,一起來看看!
遲到的敬畏觀後感1
4月26日下午,集團黨委在集團總部27層報告廳組織廉潔警示教育專題活動。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北京熱力、京煤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集團紀委委員,集團各部室主要負責人,集團各全資、控股企業黨委書記、總經理、紀委書記,集團各項目籌建處負責人,參股企業外派高管,集團及北京熱力、京煤集團紀檢監察室負責同志共145人集中觀看了由市紀委宣傳部製作的《遲到的敬畏--京能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陸海軍案警示錄》警示教育片。
該警示教育片揭露了陸海軍主要違紀、犯罪事實,分析了他由領導幹部蛻變為腐敗分子的主要原因,揭示了他違紀違法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及個人、家庭帶來的嚴重傷害,尤其是他在回顧、反省自己違法違紀時的極度悔恨和自覺辜負黨、辜負人民、辜負家庭時的淚水,使在場人員受到了極大觸動,深感惋惜和痛心。
陸海軍作為集團原任主要領導,在集團工作6年,與在場的同志大多數共過事或接觸過,他被組織審查後已有一年多時間,這次突然以這樣一種身份、形象和方式出現在大家眼前,讓人百感交集,唏噓不已,心裡很不是滋味。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警醒。曾經的領導,今天的階下囚,緣起於私慾膨脹,跌倒在不知敬畏,身邊的案例令人痛心,發人深省。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要堅持廉潔操守,堅守道德底線,珍惜當下,知止知恥,自覺接受監督,做到以案為鑑,警鐘長鳴。
遲到的敬畏觀後感2
中央政法各單位和各地政法機關今年對各類執法司法考核指標進行全面清理,堅決取消刑事拘留數、批捕率、起訴率、有罪判決率、結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項目。
取消不合理的司法考核指標,雖然有點姍姍來遲,但這是對司法公正的敬畏,是用法治思維、法治理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邁出的重要一步。近年來,一些地方陸續糾正了過去的一些冤假錯案。這些案件,有的是受當時有罪推定理念的影響,重口供、輕證據,甚至搞刑訊逼供造成的;有的是明知證據不充分,也作出了所謂「留有餘地」的判決。為何會釀成冤假錯案,甚至草菅人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受到不合理的司法考核指標的影響。
國人好「比」,比工作、比生活、比收入、比政績等等。有比較就有競爭,自然也就衍生出考評考核來。於是定性與定量的考評考核應運而生,本來正常情況下,科學設定考核指標,公平公正開展工作,到一定階段進行考核,有利於激勵先進鞭策後進,無可厚非。然而,由於受各種利益的驅使,有些考核變了味。定性的考核通過各種形式的「公關」獲得好評;定量的考核玩數字遊戲。在考核排名的壓力下,各類執法司法部門盯著數字做文章,看「指標」下菜,人為操控這率那率,唯獨沒有考慮人民群眾的司法權利,更沒有考慮按司法規律辦事。最後受傷害的是有苦無處申的民眾,損害的是法律的威嚴和司法的公信力,影響惡劣。
每個行業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有自身的實際,工作中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在利益或不正當政績觀的驅使下拔苗助長或逼雛雞下蛋,都可能造成對人民群眾的傷害,給黨和國家帶來損失。中央政法委汲取教訓,取消不合理的執法司法考核指標,是對司法規律的遵循,也是對民眾的保護,有利於杜絕乃至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這是司法的進步,更是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