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斯福中槍(老羅斯福聲望為何高過小羅斯福)
2023-08-08 08:10:34
美國45任總統中,西奧多·羅斯福和富蘭克林·羅斯福這對遠房叔侄都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而相比連任四屆總統帶領美國贏得二戰的小羅斯福,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的老羅斯福也毫不遜色。
時隔一個世紀的2006年,老羅斯福再度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還被美國的權威期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的第十五名,可見這位總統在美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威望。
老羅斯福任總統期間,美國正經歷從世界富國向世界強國過渡的關鍵階段。這位唯一沒有手按聖經宣誓就職的美國總統具有獨特的個性,不僅奉行改革主義政策,還為美國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做出了傑出貢獻,這一點在他當總統前就開始體現,那就是著名的1898年美西戰爭。
老羅斯福自幼就痴迷海軍,美西戰爭前一年,時任總統麥金萊任命他為海軍部副部長,而部長則長期稱病不理政事,時年僅39歲的老羅斯福實際上「主持海軍工作」而大權獨攬。年富力強的副部長大力推進海軍現代化,致力於建設一支強大的美國海軍。
1898年初,古巴首都哈瓦那發生一場小規模騷亂,雖然騷亂持續時間不長且影響不大,但敏銳的美國外交人員似乎察覺到什麼。1月中旬,美駐古巴領事專門向國內發報:事態緊急,建議海軍為在古巴的美國人提供保護。
19世紀末,美國的新聞報導正盛行煽動主義,其內容之誇張,圖片之驚悚絲毫不亞於當今的標題黨。當時的兩位報業大亨普利茲和赫斯特為此展開激烈競爭,在報導中極盡聳人聽聞之能事,一味斷章取義,誇大事實。
古巴危機期間,美國報刊大量刊登西班牙在古巴實施暴行的報導和圖片,以此激發美國民眾對西班牙的不滿。古巴人民飽受災難的報導充斥在美國報紙的頭版新聞上,美國人義憤填膺。而深知戰爭之殘酷,時任美國總統麥金利試圖以外交手段解決危機,但收效甚微。
應該說,在「製造戰爭」上,身為海軍高官的老羅斯福毫不遜色於那些報業大亨,他已經開始策劃同西班牙的作戰方案,老羅斯福在當時給同僚的信中寫道:應準備立即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把我們的主力放在古巴…… 而亞洲艦隊則對菲律賓作戰,我相信不會出現很大困難
當年2月15日,安靜停泊在哈瓦那港的美國戰艦「緬因號」突然發生爆炸,爆炸的威力不可謂不大,船體前側三分之一被炸掉,其餘殘骸沉入海底。「巧」的是,因爆炸陣亡的絕大多數為美海軍士兵,「緬因號」的軍官當時幾乎都不在艦上,這不得不令人感到蹊蹺。
「緬因號」事件當然激起美國民眾的怒火,《紐約新聞報》在未作任何調查的情況下斷言是西班牙人所為,並在報紙上公開懸賞五萬美金徵求犯罪證據。赫斯特興奮地對派往古巴的記者喊道:你負責製造新聞,我負責製造戰爭!
一時間,美國各報紛紛效仿,新聞輿論沸騰,要求政府對西班牙宣戰。老羅斯福主持的美國海軍部積極做戰爭準備,美國海軍封鎖了古巴北部港口和聖地牙哥港口。很快,美國國會兩院聯合決議要求西班牙從古巴撤軍。麥金利總統籤署決議後,將一份遞交給西班牙作為最後通牒。
逼對方先宣戰是美國人屢屢使用的伎倆,無奈之下,西班牙在4月24日向美國宣戰。第二天,美國國會正式向西班牙宣戰,美國人終於等來這場戰爭,老羅斯福正式出任海軍代理部長。
「緬因號」事件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老羅斯福就迫不及待準備採取行動。在給海軍亞洲分艦隊下達命令時,代理部長難掩激動之情:杜威,香港:命令分艦隊加足煤……你的任務是確保西班牙艦隊不能離開亞洲海岸……對菲律賓群島採取進攻行動……
老朽的西班牙帝國哪是年輕力壯的美國的對手,此後的馬尼拉灣之戰, 西班牙三艘戰艦被擊沉,八艘被焚毀,三艘被俘,陣亡數百人,而杜威的艦隊打得潰不成軍。戰役結束,美軍佔領馬尼拉,隨後建立起受命於美國的「軍政府」。
之後,老羅斯福又向杜威發出佔領關島的命令。很快,查爾斯頓號巡洋艦向西班牙控制的關島進發,有意思的是,島上的西班牙駐軍竟然不知道美西已發生戰爭,當然也沒做什麼防禦。於是,美國人沒費什麼力氣就順利佔領關島。兩周後,美軍再佔領威克島,至此,美國在中太平洋的航線基本建造完整。
古巴戰場,美軍打著幫古巴獨立的旗號封鎖了聖地牙哥港,計劃從關塔那摩灣登陸古巴。為此,熱衷戰爭的老羅斯福索性辭去海軍部長職務,親自率第一志願騎兵團與西班牙軍隊作戰。經過半個月戰鬥,美軍擊敗西班牙加勒比海艦隊拿下聖地牙哥,之後又兵不血刃佔領波多黎各。
節節敗退之下,西班牙不得已向美國請求停戰。之後籤訂的巴黎和約中規定:西班牙完全放棄古巴並承認其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讓與美國。作為補償,美國以2000萬美元的「轉讓費」全面接管菲律賓。
美西戰爭,可以說是美國同時在兩洋作戰,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世界「首秀」。此後,美國躋身世界列強,開始具備與英法等老牌帝國抗衡的軍事實力。不可否認,除了擅長推波助瀾將煽情報導發揮到極致的美國報刊,當時老羅斯福主導的美國海軍為贏得這場戰爭勝利起到尤為關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