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責任督學隊伍(要讓督學有事幹)
2023-07-22 19:51:34 1
要讓督學「有事幹」「幹好事」
王營(特約評論員)2021-11-15 17:50
督學需要具備「從事教育管理、教學或者教育研究工作 10 年以上」的基本條件,整體年齡普遍偏長,督學也因此被戲稱為「退居二線學校原領導的養老職務」。督學該應由哪些人擔任,如何發揮專、兼職督學的作用,是需要各級教育督導部門研究的重大課題。
教育督導室是各地政府設立的專門的督查和指導機構,受當地人民政府直接領導,其主要任務是「督政」「督學」。由於要定期對當地政府的教育投入、學校辦學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督導評估,擔任專、兼職督學的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和教育研究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把「從事教育管理、教學或者教育研究工作 10 年以上」作為專、兼職督學的聘任條件,並無不妥,把「退居二線的學校原領導」聘為兼職督學,也符合教育督導工作的特點和實際。但是,督學不是閒職,更不是「退居二線老領導的養老職務」。
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2013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出臺舉措,要求各地督導部門建立督學責任區制度。依據這一制度,各地相繼聘任了一批專、兼職督學,並實行督學責任區掛牌制度。但從近年來的實施情況看,效果並不明顯。有的地方雖然在學校門口懸掛了督學責任區的牌子,公布了督學的姓名和聯繫電話,但公眾並不知道這塊牌子有什麼用途,這些人將會發揮什麼作用。有的督學一年難得到學校一次,對責任學校辦學情況一無所知;有的兼職督學平時不打卡、不上班,督導室分派任務時往往推三阻四。
改變這一現狀,要進一步優化專、兼職督學隊伍建設,認真落實督學責任區制度,充分發揮專、兼職督學的作用,讓他們既要「有事幹」,又要「幹好事」,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精選專、兼職督學。並不是所有退居二線的老領導、老校長都具備擔任督學的資格。有些領導退居二線後,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或者家務事纏身,即使勉強擔任兼職督學,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各地教育督導部門在聘任兼職督學時,既要考慮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也要考慮現實情況和工作態度,聘任真正關心教育事業發展、有濃厚教育情懷、管理經驗豐富的資深教育工作者擔任兼職督學。
二要明確責任區督學的基本職責。要認真落實責任區督學制度,不要讓督學的名字成為掛在學校門口的「擺設」。責任區督學要對責任學校的辦學方向、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包括政策法規落實情況、招生情況、課程開設情況、師德師風落實情況等內容,並及時向學校、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上級教育督導室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要定期收集學校、師生、群眾的要求,參與核實相關舉報和投訴,向有關部門報告,並督促相關學校整改。同時,還要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承擔上級教育督導部門分配的其他督導任務。
三要建立有效的考評激勵機制。教育督導部門要明確專、兼職督學的職責,並制定科學的「考核辦法」,按期考核其履職情況,獎優罰劣,對於不稱職的兼職督學,要及時調換。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王賈嘉編輯,張杰審校,邢梅監製。此為蒲公英評論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