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夥從廢舊電池變出7項發明專利
2023-07-23 04:17:36 2
泡泡網電源機箱頻道9月24日 嶽池縣一名農村小夥子從廢舊手機裡尋找商機開發廢舊手機電池重新利用的產品,並成功申請了7項專利。
停電帶來奇思妙想
今年30歲的張靜,家住嶽池縣粽粑鄉皂桷樹村1組。1997年初中畢業後,張靜到廣安一家技工學校學家電維修。2000年,張靜在粽粑鄉場上租了一個小店,經營家電維修。由於他手藝不錯,為人誠信,生意一向很好。
2007年的一個夜晚,鄉場突然停電,店裡沒有準備蠟燭。張靜突然靈機一動,自己有個報廢的手機,電池是4.2V,與手電筒裡的鉛酸電池電壓差不多,何不用手機電池代替手電筒的鉛酸電池暫時用一用?
張靜將手機電池接了一個手電筒燈泡,嘿,還挺亮的,照明時間還相當長。有了這次經驗,他便常常將手機電池用在與其電壓接近的小電器上,效果還不錯。
張靜心想,手機電池的型號不一,手機壞了或換新了,手機電池也不能再用了。電筒用的乾電池不能反覆充電而且時間長了還容易漏液含有鉛毒。而且,乾電池或鉛酸電池一旦作垃圾處理了,對環境的汙染程度也比手機電池嚴重得多。
一個念頭在張靜腦海裡萌發了:若是能發明一個可以適用不同規格的手機電池的裝置,把廢舊手機電池再次利用起來,這該多好啊!
先後申請7項專利
2008年,張靜終於研發出第一個能適應不同規格的手機電池的裝置外觀看,就是一把普通手電筒,但拆開后里面的電源卻是一塊廢舊手機電池。張靜說,手機電池可以隨便換,不講究型號和大小,充電也方便,和普通的手電筒充電方式一樣。
發明出來後,他首先想到申請專利。為此,他前往南充(微博),花了2000多元委託一家專利代理公司辦理專利申請手續。2009年9月,張靜的第一個專利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當專利證書從北京寄來後,他激動了好幾個晚上。
這時,張靜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關閉了生意不錯的家電維修店,在家裡開起小廠準備自己生產專利產品,並積極向縣上相關部門申請了註冊和環評。
張靜設計的裝置很簡單,主要為塑膠結構,但關鍵是要有一個模具。為此,他隻身來到浙江溫州,先後找了7家公司,最終以6000元與一家模具公司談成。
當張靜開始批量生產自己的產品後,卻很難找到市場。原來,他的以廢舊手機電池為電源的手電筒,在外形和手感上都比市面上的手電筒差,批發商不願代銷。
沒辦法,張靜只得重新研發出第二個發明,並申請了專利。但樣品生產出來後,張靜發現,一旦手電筒被摔在地上,裡面的廢舊手機電池便容易移位導致電路不通。為此,他不得不再次放棄,繼續研發新產品並申請專利。而今,張靜已先後成功申請7項專利,成為嶽池縣擁有專利數最多的人。
困難面前不言放棄
這幾年來,為了研發專利產品,張靜共投入14萬多元,其中自己有7萬多元,其他均是在親戚朋友家借的錢。「每一次到浙江去開模,開模費和其他費用加起來,都要花去萬把塊。」
父母一度強烈反對,但張靜依然十分執著:「我相信,在廢舊手機電池再利用上,國內還不多見。現在的手機換新又快,廢舊手機電池也成了一大隱憂。如果我這個專利最終能形成產業,絕對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朝陽產業。」
如今,張靜已開始研究轉向,把廢舊手機電池用於遙控器和玩具上,「現在的遙控器和玩具的電源一般是乾電池,如果用廢舊手機電池代替,絕對很受歡迎。」(原文見《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