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最主要業務(碧桂園服務李長江)
2023-07-22 19:12:57 2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導
「過去一年,我們方向定準,步子邁穩,走在高速增長的道路上,也交出了一份高分數的答卷。」
3月29日,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6098.HK,以下簡稱「碧桂園服務」)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總裁李長江在業績會上如此評價公司過去一年的表現。
根據公告,2021年,碧桂園服務實現收入約288.43億元,較2020年的156億元增長約84.9%;毛利同比增長67.3%至88.64億元;淨利潤較2020年的27.81億元增至43.5億元,增幅約56.4%;股東應佔利潤同比增長50.2%至40.33億元;核心淨利潤為46.07億元。
業績會上,李長江表示:「2021年,公司沒有受到行業發生的各種變化帶來的較大影響,因為公司堅持獨立的戰略定力,同時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做出有益於公司的戰略和戰術決策。另一方面,公司也沒有因為股價的變化,去調整五年戰略營收目標。」
按照此前制定的戰略目標,碧桂園服務方面稱,公司到2025年實現千億元營收。
收費管理面積增幅約103%
根據公告,規模方面,2021年,碧桂園服務新增的合同管理面積為6.2億平方米,新增的收費管理面積為3.9億平方米。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三供一業」(根據國有企業分拆改制方案提供水、電、暖供應及物業管理服務)業務外,碧桂園服務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面積約7.66億平方米,相較2020年底的約3.77億平方米,增幅約102.9%;物業服務合同管理面積約14.38億平方米,相較2020年底的約8.21億平方米,增幅約75.25%。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園服務「三供一業」業務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面積及合同管理面積均約8520萬平方米。
其中,碧桂園服務來源於第三方的面積貢獻(包含「三供一業」)在兩項指標上均實現過半,即來源於第三方的合同管理面積佔比達57%;來自第三方的收費管理面積佔比達59%。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的收費管理面積佔比為47%。整體項目個數達到6046個,單城市項目密度不斷增加。
圖/碧桂園服務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現場
在擴張規模過程中,2021年,碧桂園服務與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的持續關聯交易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為7%,2018年這一數據為17%。碧桂園服務方面稱,公司堅持高度市場化運作,與姐妹公司相互隔離,保持上市公司的獨立性。
碧桂園服務方面稱,通過品牌外拓及收併購等多種手段並舉,公司2021年新增儲備面積2.29億平方米,其中93%來自於第三方開發商。截至2021年末,公司來自第三方開發商的儲備面積為3.58億平方米(佔比53%),來自姐妹公司的儲備面積為3.14億平方米(佔比47%),第三方開發商貢獻的儲備面積首次超過姐妹公司。
另外,2021年,碧桂園服務新增業委會項目數量134個,同比增長198%,其中一二線城市佔比57.5%;公開招標項目的中標率超過50%,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碧桂園服務財務長、聯席公司秘書黃鵬表示:「2021年是『大物業 大社區』的開局年,也是一個『艱難年』。對公司而言,2021年是個『突破年』,2022年是一個『夯實年』『內生年』,公司將更加安全穩健地踐行五年目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園服務的銀行存款和現金總額(包括受限制銀行存款)約117.56億元,流動資產淨值約64.1億元,流動比率為1.3倍。
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增長92.2%
在業績會開始的致辭中,李長江在評價完公司過去一年的表現後,提及了幾項具體業務,其中包括增值服務。他表示:「2021年,公司在開展增值服務業務方面,緊緊圍繞社區、客戶需求開展,堅持全員行動,而不是部分人的工作。」
根據公告,2021年,碧桂園服務的社區增值服務收入為33.28億元,同比增長92.2%,佔公司總收入比例上升至11.5%;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為26.75億元。
公告顯示,碧桂園服務的社區增值服務包括六大業務,即到家服務、家裝服務、社區傳媒服務、本地生活服務、房地產經紀服務、園區空間服務。其中,社區傳媒服務2021年的收入較2020年增長179.1%至9.78億元;本地生活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07.1%至11.05億元。
黃鵬在業績會上介紹稱,社區增值服務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降4.6個百分點至60.5%,因結構變化雖有所下調,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特別是本地生活、社區傳媒、家裝服務、到家服務等收入的增長較為快速。社區增值服務產品進行了重塑,特別是在家裝、本地、生活、房產經紀、到家服務方面,公司升級了產品線,打造『樓下』系列,成為社區生活服務的2.0版本。
此外,『樓下』場景及渠道自帶引流屬性,能夠靈活地接入不同的業態、不同的商家,公司也註冊了全新的碧桂園服務一站式生活服務站品牌——『樓下』,2022年即將開設千個以上的點位。」黃鵬進一步表示。
李長江在業績會上透露,公司在今年或將參與增值服務方面的收併購。「碧桂園服務大規模的收併購階段已經結束,但不意味著不再收併購。在我們看來,不管是單個項目的規模,還是業務的完整性,2022年的物業收併購形式與過去相比將會有所不同。但無論房地產形勢怎麼變化,收併購始終強調標的質量,包括其所處區位、平均管理費單價、團隊能力、業務開展情況等。」
另一方面,碧桂園服務的城市服務業務在2021年末正式開啟公司化運作,涉及市政服務、空間運營、產業園區、校園綜合、醫院後勤。此外,公司的城市服務業務首次將EPCO模式(「工程施工設計 採購 施工 維護」模式)引入老舊社區改造,採取總包集成運營方式,提供一體化城市大物業模式。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