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的典故(趾高氣揚的來歷)
2023-07-23 01:43:34 1
卻說屈瑕這一路進軍,那是凱歌高奏,幫自己的老大打下了大部分湖北省的土地,心裡自然得意了起來,這種事情擱誰身上都有可能發生。
屈瑕
楚武王四十二年,屈瑕又領命去攻打羅國,出師的時候,鬥伯比去送行,回來的時候跟他的駕駛員說: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看看莫敖(莫敖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戰時軍隊的司令)那個人啊,現在走路腳後跟都不著地了,這樣重心不穩啊,重心不穩就要摔跤了。所以我看這次莫敖肯定完蛋。(趾高氣揚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
楚國周圍一圈小國
再說屈瑕,自從那一系列的對小國的勝仗以後,也認為這次對羅國,只要我天兵一到,你小羅子還不得乖乖投降啊。於是一路上軍隊也沒什麼隊列了,過鄢水的時候,根本沒有防備,亂七八糟的一窩蜂的過了河。等到了羅國地面的時候,也沒有派斥候,也沒有派防備偷襲的人。亂糟糟地開往羅國國都,結果遭到羅人和盧戎人的兩面夾擊,死傷慘重,帶過去的楚軍已經是屁滾尿流了。趾高氣揚的屈瑕,沒法回去向老大交代了。
按照楚國的法律,敗軍之將,回不回去都要自殺了,與其在國人面前遭白眼而自殺,還不如直接在這裡自己了斷了算了。於是,屈瑕自縊於慘遭失敗的荒野,一棵老枯樹下,吊著一個孤零零的身影,邊上全是等著食肉的烏鴉,這就是我們成於軍旅,又敗於軍旅的屈瑕的最後結局。
楚人的剛烈的性格是有由來的,當初小楚被分配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從來沒有怨天尤人,九頭鳥精神發作,全靠自己的努力,上山下鄉,披荊斬棘開拓自己的疆土。漸漸形成了這種不畏強權,剽悍犀利的性格,並且這種性格一直延續了下來,一直到近代。楚人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濃重的一筆,從曾國藩到左宗棠,從譚嗣同到陳天華,都是楚人中的傑出人物。說到這裡,還要多句嘴,當初牢騷大王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果然一語成讖,滅亡秦朝的兩大牛人:劉邦和項羽都是楚人,而項羽最後兵敗垓下,不肯過江東,卻選擇自刎烏江,也可以從這裡找到緣由。
九頭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