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後感8篇
2023-08-01 04:56:20 1
《感動中國》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觀後感內容,歡迎查看!
感動中國觀後感1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終於在20xx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麼大的正能量。觀後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跡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後怎麼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看後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麼,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觀後感2
今天,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我看了之後,心裡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和「炎黃」張紀濤。
朱敏才,是中國外交官一位風度翩翩的一位官員,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間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後,人們以為朱敏才會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樣與老伴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但現實卻不是這樣。在一個特殊的機遇後,朱敏才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與老伴孫麗娜一起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他們一起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了十年,期間幫助了許多孩子,他們的出現,使許多孩子改變了命運。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敏才老師因勞累過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腦出血,倒在了教學的路上。幸運的是,在妻子和學生們的期待下,朱老師戰勝了死神,可他清醒後,卻還惦記著上課。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人啊!感動中國給予朱老師和孫老師五個字: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願為了鄉村裡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願住在醜陋的房屋,也不願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麼?他們是為了讓更多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個城市裡,「炎黃」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的名稱,但大家卻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錢資助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他使用「炎黃」這個名稱來掩蓋自己,自己卻默默地資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張紀濤。他與妻子住在一棟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將自己的錢毫不吝嗇地捐出,張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贈多少人,多少個機構了。感動中國給予了他五個字: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後,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感動中國觀後感3
近年來,兒童被拐賣或走失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走失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針對走失兒童事件的發生,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事情呢?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引起了我久久的思索。
張寶豔、秦豔友夫婦,是吉林省通化市人。自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能感同身受的體會到走失孩子的父母內心焦慮的情感。此後他們便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
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豔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在張寶豔與丈夫的悉心維護下,網站逐漸發展起來。2009年,張寶豔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賣兒童DNA資料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資料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人多,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志願者們在張寶豔的帶領下,積極核實搜集信息,對家長進行防騙指導,及時向公安部門反饋情況,提供線索千餘條。多起積壓多年的拐賣案件告破,不少兒童結束流浪乞討生活,回到親人身邊。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xx年11月,「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事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讓我們用最純淨的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感動中國觀後感4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燻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淨而又寬敞。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裡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
當我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節目中的10個英雄人物,偉大的感人事跡令我的心靈震撼,並為之動容。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幾個人物令我記憶猶新。「春風化雨,秋月生輝,用救贖的力量點燃心燈,用堅強的意志見證奇蹟。」這是組委會給孫炎明的頒獎詞。
從警28年來,孫炎明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紮根基層,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與心血都奉獻給了公安事業。7年前得知自己患有腦癌時,樂觀向上的他決定只給自己一個小時時間的悲傷,並在手術後以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感化羈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員。
對於孫炎明來說,20xx年過得非常充實、幸福、快樂,非常有收穫,這讓他有強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體會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義,就從本職崗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孫炎明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樸實的情懷和默默的奉獻,一朝愛崗不難,難就難在從業幾十年如一日地敬業,孫炎明難能可貴地做到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事業與崗位的執著堅守,讓他這個平凡的基層監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說完了愛崗敬業的孫炎明,再來說一說誠信仁義的孫家兄弟。人間有真情,有真愛。「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他們兄弟倆20xx以誠信為本,每年堅持大年三十前將工人們的工錢一分不少地發到每一個農民工手中。20xx年年關,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把工錢發到農民工手上,返鄉途中遭遇車禍,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來不及處理哥哥的身後事,趕在臘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黃陂,在帳本丟失的情況下,按照農民工自己報的帳目,給60餘位農民工發放了33、6萬元工錢。信義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道德的真義、責任的力量和人格的偉大。
「不論是建築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無論幹任何事,誠實守信最可貴,得信義者得市場,誠信是立身之本。孫家兄弟的壯舉,足以讓那些剋扣工錢拖欠工資的老闆汗顏,」有關專家認為,孫家兄弟的義舉是一個家族對忠信的傳承,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責任的履行。哥哥遇不幸,弟弟義無返顧接力送薪,替哥哥發放良心工錢,這是誠信仁義的真誠體現,是中華民族恪守的道德標準,是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孫家兄弟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道德與責任是社會前行的基石。
感動中國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的兒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兒子同桌16年的陶豔波;默默捐款二十餘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了瀰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她和父親便在社區的車庫裡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餘元的養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餘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髮灰白……
看了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己:「她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快樂!
感動中國觀後感6
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愛傳承,從沒有終點,感恩前行,從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舉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這些人物感動著、感動著。
從20xx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我都堅持收看,認真地聆聽著那些感人的故事,認真地品味著每一段頒獎詞;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段故事,成為我前行中最為重要的催化劑、推動器。
非常感謝中央電視臺為我們帶來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暨頒獎典禮」,這是一檔讓人們體味感動、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靈魂的好節目。我一發現他,就把他當做一個滋養自己心靈、軟化自己感情、培育並保持自己有一顆能感動的心的好節目;事實上,我的這個想法在觀賞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能得以實現。
至今還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還在行進中,我就在感動中寫下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評選之感動」,記錄下對於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老師李桂林、陸建芬賢伉儷二人在天梯小學堅持十八年的感動。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我靈魂得以洗禮、升華的時刻,我自己很清楚: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崇高的偉大的靈魂,都有著一種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這些崇高的靈魂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也是我這一輩子無法達到的;正如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一個人做的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仔細看看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好人們」,那個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幾十年——陪聾啞兒子讀書十六年的愛心媽媽陶豔波、幫助「發小」三十九年的隴海大院的哥們、默默捐款20xx從不留真名的張紀清、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父親的孝女朱曉輝等等。
每一次觀賞「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都是讓我的心與情得以進一步軟化、激發、培育和提升的好時刻;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的故事,讓我的心更加溫婉、溫潤,更能被感動、感化。至今,我還能有一顆似乎與年齡不符的能夠感動的心;至今,我還有一些能夠讓自己驕傲的激情,我要感謝諸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之類的節目、影視劇和文學作品。我會很好地珍惜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帶給我的精神滋養、文化陶冶,我會繼續努力地讓自己有一顆能夠感動的心,有一份能夠有一定熱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樂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感動中國觀後感7
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著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著,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再說政府幹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群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衝澹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裡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xx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感動中國觀後感8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人」讓人感動,在歲月的滄桑中,這種感動讓人為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為之動容。
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淚,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徵服,被他們的行為所激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靜靜的觀看感動人物的事跡,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
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跡或境界。
陳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託,他在天山守墓幾十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上來往,下面就是懸崖,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後,孩子以後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後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還有一位龔全珍老人,在習同志接任之時就認識了,習同志親切的稱她為老阿姨。當時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麼來頭。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高官厚祿跟著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續把溫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說,日子雖清苦但是心裡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一曲道德禮讚,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麼多感人的事跡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人物襯託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託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