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冬日甦醒》有感

2023-08-01 02:05:09 1

  約了心儀的人看《冬日甦醒》(很有趣,WinterSleep在香港和臺灣被譯成意思相反的《冬日甦醒》,好奇土耳其原文是什麼),不料他遲到了一刻鐘。所幸此片甚長,節奏甚緩,沒有錯過太多。

  大部份時間片中的人物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探討「良心」(conscience)。這個詞似乎有著天然的、不容置疑的正當性,而錫蘭卻刻意強調了「良心」製造的種種矛盾──無論是在個人層面還是在人際關係層面。比如,他謳歌伊斯蘭教的聖潔,卻嫌惡神職人員的髒鞋;推崇互助精神,卻信不過任何一個鄰居;他愛人性(humanity),卻恨每一個活生生的人(human)。和妻子爭執的時候,他問「Idolizingaman,andthenbeingmadathimbecausehe'snotagod.Doyouthinkthat'sfair?」說得不正是他自己嗎?作為一個扶手椅學者(armchairscholar*),他活在抽象概念的世界裡,那是一個真空無菌的完美世界,只容得下「道德」「原則」「良心」這些沒有生命的名詞,而絕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能夠棲居的,包括他自己。他對自己的審判,一點也不比他對神職人員和他姐姐的審判更仁慈。

  這種自我審判,某種意義上源於對自身動物本能的抗拒。

  Aydin醉酒後說了一句,「Justicedoesn'texistamonganimals」。果然人喝醉之後容易開智慧。是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動物的生存本能並不包括「慈善」和不以利己為基礎的「利他主義」。然而我們常常忘記,人類終究也是動物,再多的文明和教化也壓抑不住從骨頭和血液裡流出來的動物本能。其實到頭來,又要回到弗洛伊德老人家的模型,「良心」是超我(superego),是一個socialconstruct,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是價值判斷;「動物本能」則是本我(id),是原始的慾望,是馬匹對韁繩的掙脫(要自由),也是被擊斃的野兔最後的心跳(要活下),是沒有是非正邪之分的。

  在Aydin身上,超我和本我的鬥爭異常激烈,以至於自我(ego)難得片刻安寧,亦失了作出實際行動所需的精神能量。Aydin在朋友家喝酒時最後說了一句,「我們總是被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矇騙。起床時有滿腦子的計劃,而一天還是在碌碌無為中過了。」片中有好多沒有付諸實踐的想法,比如鄉村女教師的請求,Aydin讀信時滿心熱忱,最終卻什麼也沒有做;還有想做而沒有做的慈善捐款帳單以及想而沒有成的伊斯坦堡。包括他寫作的狀態,也是缺乏行動力的。他甚至連對妻子的愛也無法執行。我猜想他是一個典型的潔癖完美主義拖延症患者,一切在他想像的疆域裡都是完美的,而一旦照入現實,便不再受他的控制,便免不了紕漏。與其妥協接受不完美,他寧願什麼也不做。

  弗洛伊德臭名昭著的「死本能」似乎也能用來解釋這種「惰性」。他說,生命由無機物演化而成,人從黑暗、溫暖而平靜的子宮而來。生命一旦開始,一種意欲返回無機狀態的傾向隨之而生。惰性讓我們站著想坐下,坐下想躺下,而躺下即是死亡的狀態,而睡眠與死亡的境界與人所來自的地方條件相似。惰性也讓我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傾向於依賴熟悉的人事物,希望回到孩提時代甚至是母親的子宮內。猜想超我﹣本我鬥爭激烈的Aydin「歸於寂滅」的願望也特別強,因此懶於行動。

  影片的最後,Aydin終於開始寫《土耳其戲劇史》。我想他也許更應該重返舞臺,在那裡他可以飾演浪蕩子、墮落狂或者一隻狗,他可以「被允許」「正當地」下流、撒野和狂吠。這對他整合超我﹣自我﹣本我有好處:P

  *ArmchairScholar指的是不通過實驗或田野調查獲取信息,而只憑現有的文獻進行學術工作的人。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