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域分析的最重要的三個特性(延遲滿足再分析)
2023-08-05 22:49:17 1
關注啟加家庭教育的家長朋友一定會看到啟加發布的關於延遲滿足實驗的文章。延遲滿足實驗的一般結論是一個人在小時候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欲望),那麼他長大後獲得的成就也越高。心理學家給出的解釋是自我管理,用時下流行的詞彙就是自控力、專注力。現在我們換個思路,從強化的角度分析為什麼延遲滿足比及時滿足更好。
首先,強化我們之前很少提到過,這個詞日常生活中不常見,即使我們偶爾用到強化,意義也跟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完全不一樣。比如,生活學習中會用到「強化訓練」、「居安思危,強化憂患意識」、「強化監督管理機制「,可見平常用到強化的意思是增加、提高、強調等。心理學上的強化意義在於提高某一行為的出現次數,即有機體做出某一行為反應的結果提高了該行為以後發生的概率的過程。所以強化不僅僅針對人,大家看到馬戲團或警犬做出符合人們口令的行為皆是強化的結果。其次,強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某個物體、某種事物。因此強化具有時序性,什麼時候開始或結束強化都是有時間序列的。強化物就是能提高某一反應概率的事件或刺激。
強化有正負之分,正強化是指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來獲得獎賞,負強化是指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來避免受到懲罰。強化也有無條件強化和有條件強化之分,無條件強化人們生來就有,多與生理活動相關,比如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困了睡覺、冷了穿厚衣服等等。有條件強化則是通過和已經存在的強化物(可以是無條件強化物如食物、水,也可以是已存在的有條件強化)來建立聯結,最終成為有條件強化。比如代幣、獎金、誇讚等都是有條件強化。強化按照時間間隔來分,還可以分為連續強化和間歇強化。
連續強化,就是目標行為出現時,我們就進行一次強化。例如,兒童不喜歡吃蘋果,爸爸媽媽告訴他,每吃過一個蘋果可以得到一塊他喜歡的巧克力。以後兒童主動吃蘋果的概率提高了,並且每次吃完蘋果都會得到巧克力,這就是連續強化。反之,間歇強化,就是一種偶然地(或間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對所發生的行為進行強化的方法。典型的間歇強化如購買福利、聚眾賭博、競猜抽獎等都不是每次都可以成功。
在行為矯正過程中,我們通常通過連續強化來建立並獲得目標行為,而通過間歇強化維持和鞏固行為。延遲滿足實驗中,我們讓兒童達到要求(等一段時間)後才獲得強化物(獎勵:棉花糖),這就屬於間歇強化。有意思的是,延遲滿足實驗(又稱棉花糖實驗)的進階版,一開始告訴孩子若是選擇現在獲得兩塊糖,那麼十分鐘後無法獲得糖;若是選擇現在獲得一塊糖,那麼十分鐘後可以獲得三塊糖。這就結合了連續強化和間歇強化,一開始就能獲得糖,屬於連續強化,兒童獲得了及時滿足。同時,那些願意等待的孩子還可以獲得三塊糖(間歇強化)。
不光是實驗,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連續強化常常會出現經濟學上的「邊際遞減」效應。如當兒童獲得了好幾塊棉花糖時,棉花糖就不能再讓他感興趣,良好行為也就會停止。間歇性強化則能延緩此類現象的發生。因此,對於已經建立了好的行為,間歇強化就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