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高校黨員教師鑑史問廉觀後感

2023-08-05 13:44:58 1

  看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一

  近期,我辦組織幹部收看大型廉政文化紀錄片《鑑史問廉》,鑑古知今,繼往開來,取得良好效果。

  《鑑史問廉》是一部回望歷史、展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精華的作品。大家由最初觀看的好奇到吸引再到沉思,這部紀錄片給了我們太多可以回味的東西。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16個字的《戒石銘》自宋以後曾被刻於各級衙門醒目處,讓官吏進出熟讀,銘記不忘,提醒其要時刻堅持秉公辦事,如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內鄉縣衙的這幅對聯雖然僅僅只有44個字,確言簡意賅、充滿哲理,把古人對得失、榮辱、官民的辯證關係闡述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也給我們現代人以深刻啟迪。

  「羊續懸魚拒賄、楊震暮夜卻金、召公甘棠遺愛、嶽飛精忠報國」。一個個真實的古代勤政廉潔故事,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地把「清、廉、勤、慎」的為官理念灌輸到我們中間。

  《鑑史問廉》讓大家從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到廉政文化教育營養,從朝代興衰更替中得到經驗和教訓,進而將「不想腐」、「尚廉潔」的理念浸潤心田,對推動全辦幹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形成廉潔勤勉的良好風氣起到積極作用。

  看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二

  「擔當身前事啊,何計身後評」「歷史的天空閃耀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隨著CCTV9《鑑史問廉》第八集的播出,我耳邊自然響起這些歌詞。在中華民族這部大寫的歷史上,留下了民族追夢的腳步,寫滿了民族的浩然正氣,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天空上,繁星燦燦,正氣滿滿。

  武則天,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曾親自為高宗題寫墓碑,卻給自己留下無字碑一座。千古功過任後人評說。司馬光《資治通鑑》評價:「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責,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舊唐書》評論:「治亂,時也,存亡,勢也。使桀、紂在上,雖十堯不能治;使堯、舜在上,雖十桀不能亂。」魯宗棒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崔融捧曰「英才遠略,鴻業大勳。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武則天創造了歷史,改寫了歷史,她的無字碑不留一字,卻引得後世萬言評之,實在是生前身後盡得風流。

  周召公,歷史上的廉政之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世人皆知。他歷經武、成、康三世君王,為周王朝的建立與鞏固起過重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貢獻。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謂仁矣!甘棠且思之,況其人乎?」甘棠樹曾是召公「下鄉辦公」的地方,召公下鄉,百姓煮飯給他吃,騰房給他住,他都婉拒,只在甘棠樹下吃住、辦公。後人對甘棠樹的崇拜,其實是對廉潔自律官員的期待和褒揚。

  劉寵,在歷史上可堪稱「汙泥裡的一棵蓮」。他生活在東漢最黑暗的時期,卻獨善其身,潔身自好。任會稽太守時,除苛政,禁非法,將當地治理得夜不閉戶,吏不擾民。待調離時,百姓每人籌百錢挽留他,他各取一錢投入江中,表現了其兩袖清風、勤政清廉、為民造福的為官情懷。後人尊其為「一錢太守」,建「清水亭」紀念,明于謙感嘆「一錢付江水,死後有餘褒」,清乾隆帝題詩讚曰「而今若問清明者,定道一錢不敢留」。這是重名節如泰山,輕利慾如鴻毛的典範。

  嶽飛,歷史上最大的冤案,背背母刺「精忠報國」,一生勤儉,治軍有方,「凍殺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令對手哀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以收復山河、迎還二帝的清廉、愛國情操,卻讓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他在供狀上留下八字絕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叩問歷史。正義可以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嶽飛被害後不久,秦檜家三代官員被免。28年後,秦家祠堂被拆毀,秦檜塑像跪在嶽飛墓前,上刻一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也引得秦氏後人自慚「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嶽飛的清正愛國彪炳史冊,南宋第一貪的秦檜,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浩然正氣的歷史人物輝耀史冊,史冊典籍又記錄下歷史人物輝煌和恥辱:《春秋》,第一部編年史書為後世史學界留下了春秋筆法,成為書寫歷史的範本;《史記》,第一部紀傳史,被譽為我「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首次把官員分為三類:循吏——清正廉潔、奉公守法、仁厚愛民的官吏,酷吏——用酷刑峻法統治百姓、以兇狠殘暴著稱的官吏,佞幸——無才無德、貪腐驕橫、為禍一方的官吏。

  習近平指出「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是啊,歷史是最公正的審判,他不會向強權低頭,也不會向黑暗讓步,正義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在這個偉大的歷史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就要勇於擔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自己最大的智慧、力量、心血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看鑑史問廉觀後感_篇三

  今晚(1月10日),我早早打開電視,調到CCTV9,守候在螢屏前,一如當年第一次單獨與心儀的女孩約會般,有點興奮,有點期待,還有點忐忑--不知今夜又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呈現?!晚8點,《鑑史問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約而至。片頭的製作依舊那麼精美,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隨著螢屏上包拯的出現,這首歌自然地迴蕩在我耳邊。包公擲硯,表現了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為民情懷;鍘美案,表現了他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剛正;包公立下的家訓,則表現了他治家嚴謹的家風。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可是歷史上的真相卻顛覆了包公的傳統「形象」--真正的包公面龐白皙,博物館收藏有包公同時代人為他畫的像,有圖有真相。但不要責怪民眾「篡改」歷史,「黑臉的包公,白臉的曹操」,黑臉是清正廉潔的象徵,表達了民眾對公平公正、一心為民、執法不阿的期待和嚮往。包青天是清廉和正義的化身。

  中國的福爾摩斯狄仁傑更是斷案如神、執法廉明、剛正不阿的典範,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他敢於頂撞皇帝,據理力爭。一生斷案無數,拯救無辜百姓無數。活著,百姓建生祠供奉他,死後,更是尊享皇帝廢朝三日,感嘆「朝廷空也」的哀榮。

  那個小小的芝麻官洛陽令董宣,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典範。為此,他膽敢殺公主的人,不給皇帝面子,寧死不向公主認錯,贏得了「強項令」的美譽。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無論到哪做官,都讓當地的貪官如臨大敵,雖最終被罷免,卻迎來了如潮的民眾爭相一睹其尊容。死後靈柩回鄉,沿途百姓為之披麻戴孝者綿延百裡而不絕……

  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一個個清官的故事,感動著觀眾,震撼著觀眾的心靈。25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深受感動,揮毫寫下了「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深深表達了習近平對焦裕祿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愛民為民、責任擔當的堅定情懷。何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兩袖清風來去」的清官無疑。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裝有百姓。

  去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三嚴三實」,要求領導幹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仍舊體現了他的「清官」情懷。縱觀十八大落馬的官員,原因雖各有不同,但細分析之,不難看出,落馬官員無一不是在「三嚴三實」上放鬆要求,在腐化墮落、追求個人享樂的過程中,貪心漸起,丟掉了清廉,最終把總書記「三嚴三實」的告誡拋之腦後。導致鋃鐺入獄,追悔不已;為了讓官員做「清官」,習近平曾多次告誡幹部:「心無百姓莫為官」。在山東調研時,他念了這樣一幅對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他語重心長地對當地幹部說:「封建時代的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去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諄諄告誡青年學子「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裝著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為民眾謀福祉,當是這個時代領導幹部的最強音。因為,我們黨是最清廉的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以史為鑑,鑑往古今」,當深明「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的道理,當代的領導幹部應該以歷史上的清官為榜樣,學習他們,超越他們,以清廉之身,取信於民,服務於民。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