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歌劇《黨的女兒》觀後感600字
2023-07-27 20:17:48 6
歌劇《黨的女兒》是根據上個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同名電影所改編的大型民族歌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歌劇《黨的女兒》觀後感一: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喜慶日子裡,國家大劇院邀請歌劇《黨的女兒》到該院演出,這是對歌劇《黨的女兒》的高度認知,也是對總政歌劇團的最好褒獎。?
歌劇《黨的女兒》問世以來,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專家以及廣大官兵普遍讚揚。?
1992年1月27日,總政舉辦歌劇《黨的女兒》專場演出,黨政軍高層領導大多出席了這場晚會。江澤民總書記看後,高興地登臺會見演職人員併合影留念。江總書記即興講話,他說:「歌劇《黨的女兒》給我們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我們可以告慰幾千萬長眠在地下,為革命犧牲的烈士,我們正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著名劇作家、解放軍藝術學院胡可院長於1991年11月22日看了《黨的女兒》對歌劇團同志講:這個戲很好,情節很合理,語言很優美。建議一個字也不要改了。?
電影《黨的女兒》的作者林杉同志於1991年12月6日看後稱讚:歌劇《黨的女兒》比電影有很大創新,劇本改得好,曲子寫得好。這麼強大的演員陣容出演,戲很好看,歌也很好聽。?
北京軍區文化部原部長張非同志,在《人民音樂》刊物上發表「情有所鍾 魂有所系——民族歌劇《黨的女兒》觀後感」。他認為:把一個已有廣泛影響和肯定評價,並有名家主演過的電影《黨的女兒》,改編為同名歌劇,其難度之高,其風險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總政歌劇團在總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組成一個創作集體,他們如同衝鋒陷陣的戰士那樣,硬是頂著天大的困難,打了一個漂亮的攻堅戰。在首都舞臺上,一炮打響。?
在部隊演出時,更是盛況空前。1993年《黨》劇到廣州軍區演出,首場演出後,軍區政治部就向下屬部隊發通知:要求部隊在看歌劇《黨的女兒》時,當作黨課教育組織學習,看後認真組織座談討論。在為某師官兵演出時,一場演出下來鼓掌30多次。不但為這些著名演員高水平的演唱多次鼓掌,還為優美的布景鼓掌。當看到第五場成立黨小組田玉梅舉手時,不少戰士也不約而同地舉起贊同的手。場面非常感人。
2001年建黨80周年紀念日期間,歌劇《黨的女兒》在廣西柳州市能容納1500人的劇場演出,連續演出18場,場場爆滿。創歌劇在一個劇場連續演出最好紀錄。
歌劇《黨的女兒》已經持續演出近18個年頭了,演出近250場。回想起《黨的女兒》整個創作演出過程,總政黨委的堅強領導,全團同志和軍內藝術家繁忙而緊張的工作場景,總是一幕幕展現在我的面前,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歌劇《黨的女兒》觀後感二:
在琴臺音樂節裡,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給武漢市民可大飽眼福了,由中國人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演出的大型歌劇《黨的女兒》24日在武漢琴臺大劇院演出成功,這是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歌劇,講述了女共產黨員田玉梅獻身革命的傳奇故事。觀後很受教育,非常敬佩那些為革命而獻身的烈士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歌劇《黨的女兒》觀後感三:
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楊洪基.程桂蘭.秦魯鋒等領銜主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首屆中國歌劇演出季全國巡演,於六月+三日要在省人民大會堂進行首場演出。看到這-消息的第-反應是:我要看,一定去看!
上世紀60年代,電影[[黨的女兒]]感動了一代人,1991年,劇作家閆肅.作曲家王祖皆等將其搬上歌劇舞臺,一舉奪得中國藝術最高獎"文華獎"。20年來,這部經典的歌劇打動了幾代觀眾。
彭麗媛曾在歌劇[[黨的女兒]]中首度飾演女主人公田玉梅。該劇講述了女共產黨員田玉梅視死如歸.懷著必勝的信念慷慨就義的故事,給觀眾以心靈的極大震憾。
六月十二日那天,我孩子居然搞到了三張入場券,加上朋友送的一張共有四張。我問媳婦去否,她說如果是劉德華來還行,這都是老先生喜歡的。我無語......。
六月十三日下午三點,我和朋友四人駕車兩個小時來到省會,我們提前趕到省人民大會堂,迎面紅色的巨幅演出廣告上寫著[輝煌九十載.濃情頌黨恩.經典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會堂門前一直到臺階下鋪著紅色的地毯,進入大廳掛著大紅燈籠,仿佛進入了紅色的海洋。
在19.30分以後,觀眾都陸續入場。仔細觀察,大多是中年人,年輕人都是陪著父母一起的。有一行人很引人注目,可能三代同行八位,老爺子和老太太有七十多歲,兩位中年夫婦五十多歲的樣子,還有兩對年輕時尚的男女,其中一個女孩特引人注目,可能象是演員,身材高挑妖嬈,畫了濃濃的舞臺妝,很搶眼。
晚上八點,劇場的燈光漸漸地暗了下來,這時主持人宣布,省會兩千多名予備黨員要在今晚在會場舉行入黨儀式,進行入黨宣誓。這真讓人有點暈,哪跟哪啊。
大幕終於拉開了!劇情一下子把我們帶入了1935年,江西蘇區杜鵑坡。
紅軍長徵北上抗日,杜鵑坡一片白色恐怖。
共產黨員田玉梅死裡逃生,同叛徒馬家輝.白匪團長展開殊死搏鬥,為解救遊擊斷糧斷鹽之危,團結鄉親們,同七叔公,桂英組成戰鬥小組。遊擊隊得到七叔公的報告,打了敵人的伏擊。田玉梅和桂英在籌鹽時,與馬家輝遭遇,。她們勇鬥叛徒除掉了馬家輝。桂英為掩滬玉梅壯烈犧牲。槍聲引耒了白軍,玉梅為了拖住敵人,保護遊擊隊交通員,被白軍抓住。田玉梅豪氣凜然,視死如歸,懷著對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慷慨就義。
看到劇中田玉梅死裡逃生後同女兒重逢,我淚如雨下,晃如劇中。看到鵑子因為眼饞給遊擊隊籌的鹹萊,受到玉梅的責怪,母女二人相擁而坐,唱了[天邊有顆閃亮的星],曲調悽琬優美,唱出了心中的期待與嚮往,催人淚下。
劇中田玉梅在就義前,不屈不饒,視死如歸,懷著對美好明天的期望,唱出了[[萬裡春色滿家園]]一來寄託對女兒對祖國的祝福,玉梅的扮演者著名的歌唱家程桂蘭,滿懷深情用優美高亢的嗓音的歌唱把劇情推到了極致,觀眾報以了一陣陣的掌聲,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我感受到了視覺聽覺的豐富大餐,感受到心靈震憾,我以為我巳麻木,但是今晚上我感覺到,我還是我,我心已然年輕。
向那些為祖國為人民為了黨的崇高理想而獻身的先烈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