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愛麗絲英雄史詩《生化危機終章》觀後感

2023-07-27 21:39:58

  《生化危機:終章》以強勁的姿態回歸。不僅前幾部中的人物和主題都將回歸畫成完整一個圈,終章大結局將會循環回到第一部中的人物和主題,將整部系列六部影片串聯起來,給整部系列一個完整飽滿的結局。

  愛麗絲英雄史詩《生化危機終章》觀後感一:

  該完的終究會完,《生化危機》系列電影迎來了第六部作品,雖然該片的結尾留下了一個「還能繼續拍」的尾巴,但應該是不會折騰了,如果再拍的話,肯定不是這幫人了(如下再分析)。

  這篇文章是俺第一次為這個系列寫文章,索性多說點。

  對於《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個人有著比較複雜的情緒。小弟當年還是個卡婊《生化危機》的大粉絲,對於電影印象一般。這麼說吧:

  ★第一集不鹹不淡,一個舔食者就成了大boss,感覺不過癮;

  ★第二集驚豔,個人非常喜歡,神似的吉爾,追跡者一出場都燃了,迄今也認為這部電影是最好遊戲改編電影之作。

  ★然而第三集,把《生化危機》直接變成神棍片了,出於遊戲粉絲的感受,個人對這片很不友好,最不喜歡的一作。

  ★到了4、5集,放到一起說吧,由於當時已經從遊戲坑裡出來了,遊戲第五作是我玩過的最後生化遊戲,漸漸地對於電影也沒那麼嚴苛了,就當B級科幻動作片看得了。然而不喜歡的地方還是在於第四部集大量慢鏡和擺POSE場景拖慢了節奏,第五部那腦洞故事,也不是俺喜歡的地方。

  ★直到這部,《生化危機:終章》,這部一拍兩年,片場還出現幾場事故的電影,作為完結篇,有著不足之處,但電影在各方面資源都有限的情況,最起碼讓俺還算滿意。

  為什麼說本片「各方面資源」有限?咱們慢慢來說。

  世界頭號「媳婦迷」

  《生化危機》電影系列的最大貢獻,除了誕生了遊戲改編電影最長壽的系列片之外,還貢獻了一個全球最著名的「媳婦迷」——保羅·W·安德森。(以下為了省事,簡稱安德森)

  作為一個脫離高級趣味的人,俺當年真的算是安德森的粉絲,因為他早期拍的《魔宮帝國》《黑洞表面》《兵人》都是俺小時候非常喜歡的電影,但其塑造的科幻風格在B級片粉絲中的口碑還是很強的,而且根據《兵人》改編的遊戲在當時的市場上火得一塌糊塗,也奠定了其「電玩導演」的稱號。

  隨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死亡飛車》等片,同樣是那些濃濃的「電玩」風,對於他拍《生化危機》系列,從電影的角度,其實第一集拍得不錯,但作為遊戲迷,就憑他往裡加入一個毫不相干的原創角色愛麗絲就讓很多粉絲不會買帳。

  但從《生化危機3》開始(這片也不是他導演的,只是編劇),這位就加快開始追捧老婆的步驟。

  米拉·喬沃維奇真的嫁了一個好老公。

  只要有米拉在的片子,就完全影響到了電影的協調性,如果說《生化危機》是米拉的獨角戲,壓縮了其他角色的出場時間這一點情有可原。但《三個火槍手》的問題就太突出了。原本這部根據大仲馬小說改編的電影融入19實際幻想主義和蒸汽朋克的元素,藝術指導超讚,但正是因為媳婦迷的緣故破壞了電影的整體,大量米拉的慢鏡頭和pose佔據了大量空間,讓這部擁有華麗視覺的電影變得相當拖沓。

  而這種問題到了《生化危機5》中達到了頂峰,看過的自然明白。這種夫妻店的經營模式不是不好,只是保羅有點過於為自己的妻子營造個人秀,當年那個新銳、暴力、令人熱血賁張的科幻導演如今早已看不見了。

  話又說回來,這樣的好老公,上哪找去?

  真正的完結之作

  所以說,如果我是電影公司老闆,是絕對不會讓夫妻店在這麼折騰下去了,這個系列商業價值上限已經頂天了,也就全球1-2億的量,《生化危機6》趕緊收尾。捧媳婦15年,拍了6部系列片外加一部火槍手,也夠意思了。現在都流行重啟,我猜卡婊一定也想重啟真人版《生化危機》真人版,趕緊把最後一部拍完得了。過幾年重啟,又是一套好圈錢電影。

  而安德森同學近幾年來在好萊塢混得也是一般,《死亡飛車》之後,再也沒有作品讓人能看到那個暴躁的電玩導演風貌,《生化4》6千萬的成本為系列最高,全球票房2.4億,讓這位嘗到了拍大片的甜頭,結果《三個火槍手》和《龐貝末日》兩部大製作電影票房慘敗。讓這位認識到了自己終究對於「大製作」這種東西還是玩不轉。

  所以《生化危機:終章》迎來了資源最少的一次。安德森可用資金僅有4000萬,只比第一集3400萬多,遠不如該系列的任何一部,而且演員方面,也只有克萊爾回歸。

  但不要忘了,安德森可是一個B級片的好手,從《黑洞表面》《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死亡飛車》一路走來,用這點資金拍一部好看的B級片,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所以在這部電影電影裡,我們看到了導演放棄了近幾年心水的大片情結,放棄了「老婆個人秀」的慢動作,甚至放棄了故事。從頭到尾給愛麗絲安排了一系列關卡,一次次的過關斬將,從頭打到尾,而其中,無論是敘事和場面,都是標準的B級片路線和風格。跟前幾集完全不一樣,如果說類似的話,本片更像《魔宮帝國》和《死亡飛車》那樣調調。

  愛麗絲英雄史詩《生化危機終章》觀後感二:

  這部完結篇,好的地方和差的地方在哪裡,慢慢來研究。

  玩畫面

  首先,安德森是一個很會玩畫面的導演,這種畫面感又不像扎克施耐德那樣極致的突出,又不像麥可貝那樣狂轟濫炸,畢竟都是拍廣告出身,他屬於注重視覺為電影本身服務的那一類。比如《黑洞表面》,在飛船破裂那一刻,一個氧氣筒從內到外高速飛向觀眾的長鏡頭,展示了爆炸後飛船內部氣流外洩的場面,極具視覺張力;又如《兵人》和《三個火槍手》,畫面擁有相當的震撼力。

  因此《生化6》的場面不是蓋的,通篇昏黃的色調,廢土風格,如潮的喪屍,這種宏觀場面渲染花不了多少錢,就跟貼PPT一樣,有多少用多少,而且作為末日風格電影這種良好的場面戲依託,本片的視覺效果不是問題,那場燃油戲場面很大,效果驚人。

  但問題來了,本片不要看3D、不要看3D、不要看3D,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因為本片拍攝風格是前兩集不同,是導演回歸B級片質感的那種調調,晃動的畫面和色調,根本不適合3D載體。另外他的優點就是工業質感很強,這個人很迷戀金屬,電影中很喜歡追求那種鐵跡斑斑的感覺,恨不得所有電影都發生在廢棄的工廠和車間裡,片中那輛裝甲車幾乎是從《死亡飛車》裡穿越過來的。

  玩剪輯

  其次,他另一個優點就是很會把控剪輯,凡是拍廣告出身的導演,視覺和剪輯這兩項內容覺得不會差,還記得《兵人》開場卡特羅素從新兵入伍到老兵那段近三分鐘的蒙太奇手法,一氣呵成,隨後《死亡飛車》又將剪輯玩的炫酷,到了《生化6》中,這種連場的打鬥是炫耀剪輯的好場所,但他把能量全用在了主角PK的渲染上,片中大段的格鬥戲張弛有度,快慢鏡頭切換把握的很是得當。這麼多年了,他用這兩點優勢,從畫面到剪輯,將老婆拍得無所不能,極具美感。

  關於安德森的最大弱點,其實他電影節奏掌握不好,有的電影節奏飛快,如《魔宮帝國》、《死亡飛車》,有的則相當拖沓,在《兵人》《龐貝末日》《生化危機5》中尤為甚。而《生化6》呢,又輪到節奏快的時候,所謂一快遮百醜,倒是沒讓這部電影觀感並沒有突兀,雖然也有尿點,這其中並不是文武戲脫節,而是本身導演就這一個弱點。

  打通關

  「電玩導演」最擅長的就是打通關式劇情。這裡並不是說他不是講故事,他之前幾部口碑比較好的作品都是這樣,小情節出彩,從頭到尾一路打怪。

  或許這樣的劇本換了誰都夠喝一壺的,但遇到會講故事的導演,後者會將該故事調配得當,讓整體看上去並不突兀,但保羅安德森沒有這種功能。但他講故事有一個優點,也是發揮了其廣告導演最大的長項——擅長調動觀眾情緒,這一點跟麥可·貝很像。

  以主角們從路上到進入保護傘公司內部的戲為例,真是跟玩遊戲一樣,一個關卡接一個關卡,裝甲車、換坐騎接著飆車,大樓保衛戰,再到公司風扇、通風管道、直到遇見大BOSS,通過快節奏和剪輯烘託出的強大的氣氛,這一點電玩導演還是很擅長的。

  但不爽的地方在於,電影最後沒有出現大怪獸,可能受限於資金,真的是資源最少的一部。前幾部最起碼還有舔食者或者追跡者,本片除了那個飛行怪之外,蟲嘴馬基尼也就露臉幾秒鐘,不過癮(或者刪了不少內容)。話說電影版拍到第六部,好像暴君還沒有在電影中亮過相???

  結語

  所以來說,自己追了保羅安德森這麼多年,從當年的粉絲,到粉轉路人,再到本片再度能看到其昔日的特色,這貨什麼調性自然心知肚明,感覺他這幾年有點像麥可貝,並不是風格,而是路線,後者扎進《變形金剛》的圈子裡出不來了,當年《勇闖奪命島》、《絕世天劫》的鋒芒再也不見了,而期間一部《健男搶錢團》《危機13小時》能看到放開手腳後當年的風採,保羅安德森也是一樣。《生化危機》這個項目終於完結了,媳婦任務完成,算是個積極的信號,以前的那套東西還沒丟,等到之後,再來點猛料猛片,畢竟俺多年以來培養起來的小情緒還是有的,給點力吧。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