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平湖的詩句(東平縣古詩中變化莫測的)
2023-07-27 16:28:47 2
每到這個季節,讓人又愛又恨的就是「風」了,時而瘋狂時而溫柔,變幻莫測。風也是古詩中重要的意象代表,伴隨著人的喜怒哀樂。
還是說說我的家鄉東平縣,歷代詩人在有關東平的古詩中,就寫了很多有趣的風。
在白居易遊東平湖的時候「風動綠蘋天上浪,」湖天相映,仿佛波浪在天上一般,是瑰麗之風;
韓愈筆下東平的風是「暖風抽宿麥」,是催生萬物的暖風,是豐收希望之風;
蘇源明在湖上洄源亭宴請四郡太守時,是「風嫋嫋兮離平流」,嫋嫋之風,溫和拂面,朋友唱和,是文士君子之風;
宋代黃庭堅,詩如其字,他筆下東平的風是「蘋風荷雨灑面涼,倒影搖蕩天滄浪」,是清爽豪邁之風;
宋代梅堯臣送朋友到東平赴任時,「行車將漸遙,依依獨長望。晚風生微寒,脫葉飛汶上」,是送別微寒之風,既有對朋友上任的祝福,更是充滿了依依不捨之情。
而到了南宋末年,一代忠貞明相文天祥兵敗被俘,押送途中經過東平的時候,是「烈風西北來,萬竅號高秋。宿雲蔽層空,浮潦迷中州。」這是悲壯之風,是英雄扼腕嘆息之風,是大廈將傾,慷慨赴死之風!
此外,明代丞相劉伯溫坐船過東平時,感嘆自己「衰鬢受風疏」,感嘆歷史變換「蔓草須句國」,這是時光流逝,催生華髮、滄海桑田的時光歲月之風。
說了這麼多著名詩人筆下的「東平之風」,那麼寫的最有趣的、最生動、又最讓人無奈的風,當屬以下兩首詩中的風,而且一個是湖中之風,一個是山上之風,真箇是天崩地裂,飛沙走石;
明代詩人唐之淳,在過東平時,遇到大風阻不能繼續坐船行走, 「昨日清明今日風,安山湖中浪拍空。日輪無輝太陽怒,蛟鼉舞波魚眼紅。小船漂搖大船立,三步回身五步揖」,這正是清明之後的春季狂亂大風,刮的濁浪滔天,日月無光,船如浮萍!
而清朝著名詩人姚燮,在從東平到舊縣的山上遇到大風,而且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獨輪車」,沒錯,就是農村的那種獨輪車。這一次給詩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他一下子就寫了六首詩,裡面充滿了對這次大風的吐槽和控訴。
這一次事件的地點也被詩人記載的很清楚,詩的全名叫《大風坐獨輪車踰東平山自王古店進句龍抵舊縣得詩六章》,根據詩的內容,他的路線應該是現在老湖鎮政府向北,翻過九女泉西北山口磨石口,到達王谷店,然後向北繼續翻山越嶺到達舊縣。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大風之中,崎嶇陡峭的山路上,坐在獨輪車上的詩人是何等的無助大家先看其中第一首,這是寫的山上之風(原詩較長,節選一部分):
抱郭千章松,簇簇但如薺。
黃埃奔怒潮,堅堞欲摧靡。
鷹鷂若亂鷗,出沒海聲裡。
斯時十萬民,白晝閉闤市。
託命顛危間,仰首失援恃。
安知絕壑上,孤客行未已。
委身一葉輕,飄搖聽所止。
大家有沒有看到詩人那弱小無助的身影,風中巨大的松樹象小草一樣,吹起的黃沙簡直能把城池摧毀,萬門閉戶,人跡無蹤,詩人感覺自己性命顛危,孤獨無助。
在第二首詩中,詩人又進一步下山進入在峽谷之後的峽谷大風:
迴風入峽來,塵頭壓人面。
腦後天鼓鳴,砉然攢萬箭。
飛騎出旁塹,馳突拒一線。
噤口不得呼,搖手色為變。
日光偶微動,爚若閃赬電。
照見鈴聲中,毰毸鬥纓旋。
萬象駭鰲擲,六合警龍戰。
寸心依群山,凝止戒搖眩。
多麼驚心動魄的一次旅行,給詩人留下的陰影面積接近無窮大吧,好在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目的地,詩人寫到「下車驚稍定,捫心故無恙。百戰出重圍,轉覺神氣王」,我們為詩人的平安到達表示祝賀,但更要慰問一下獨輪車的司機,因為詩人在其中一首中寫到「輿夫面覆地,短喘曳長紖。眼看尺寸間,亂石墮齏粉。」簡直就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開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