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不至冤死梁(徵兵不至冤死梁)
2023-07-27 22:38:20 1
【譯文】
彭越是昌邑縣人,字仲。曾在鉅野澤中捕魚,結群行盜。
……
漢王二年春天,漢王與魏王豹等諸侯兵東向攻楚,彭越率軍三萬在外黃(今河南民權縣)歸屬了漢王。……漢王於是任命彭越做了魏王的相國,讓他不受魏豹節度,獨立率軍開拓、攻略梁地。
……
漢王三年,彭越經常作為漢王的遊擊部隊往來,攻打楚軍,在大梁一帶斷絕楚軍後方對前線的糧草供應。
……
漢王戰敗,派人召彭越出兵來與他合力攻楚。……於是漢王馬上派使者到彭越那裡去,一如張良的計策(割地封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全部人馬前往垓下與漢王會合,終於大敗楚軍。項羽戰死。這年春天,彭越被封為梁王,建都定陶。
……
漢十年秋天,陳豨在代地(故治在今河北蔚縣西南)造反,高祖親自率軍前往討伐,到了邯鄲,向梁王徵兵。梁王謊稱自己有病,不能前往,派手下的將領到了邯鄲。高祖很生氣,派人去責備梁王。……於是高祖派人去襲捕梁王,梁王毫無防備,就被捕了,囚禁在洛陽。審訊機關經審查說他已經構成了造反的罪行,請依法治罪。高祖赦免了他,把梁王貶為平民,用驛車將他押往蜀地的青衣縣安置。彭越向西走到鄭縣時,正好呂后從長安來,準備去洛陽,半路碰上彭越。彭越向呂后哭訴,聲稱自己無罪,請求回到自己的故鄉昌邑居住。呂后允許了,一起向東到了洛陽。呂后對高祖說:「彭王是位勇士,如今你把他發配到蜀地去,是給自己留下後患,不如乾脆殺掉。我已經把他帶回來了。」於是呂后指使彭越的家臣誣告彭越還要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將彭越滅族。高祖準許了,就這樣彭越的宗族被誅,封國也廢除了。
【小識】
彭越與韓信、英布,是漢初三大名將。論軍事才能,他不如韓信,論戰功他不如二人。但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遊擊戰的鼻祖。這大概與他年輕時做過盜,整天與官軍周旋有關。在楚漢爭霸中,他採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遊擊戰術,弄得項羽顧頭不顧尾,疲於應付,為劉邦獨霸天下立下赫赫戰功。
有人認為,彭越的死簡直是個笑話。他在自己的封地,竟然被一隊特種兵活捉,可見警衛力量之弱。作者由此斷言,彭越根本沒有反心。司馬遷倒不這樣認為,他說:「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意思是他們就怕不能保全性命。一旦掌握了極小的權力,他們就能變幻風雲、大有作為,為了等待機會施展謀略,哪怕做囚徒也在所不辭。最值得佩服的是欒布,面對五鼎烹的酷刑,質問劉邦:「為了一點不能落實的罪名,您就殺了彭王。我怕這樣下去,會寒了功臣們的心。」
劉邦也許並不想殺彭越,只是把他貶為庶民,流放到蜀地而已。但呂后怎麼說呢,「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讓劉邦改變了主意,彭越就這樣被滅族了。
呂后的擔心是否有道理,另當別論,不過彭越真不屬於那種「智略絕人」類。看看王翦,重兵在握之時,想到秦王「怚而不信人」,把自己裝成個貪財的老頭,顯然比彭越高出幾分。盛名在身、大權在手之際,如何消除主上的戒心,是一門難學的功課。(玄承東)
厚樸
厚樸:幹皮,呈捲筒狀或雙捲筒狀,長30~35cm,厚2~7mm,習稱「筒樸」,氣香,味辛辣,微苦。根皮 (根樸) ,為主根及支根的皮,厚3~5mm,形狀不一,習稱「雞腸樸」。枝皮 (枝樸) ,呈單筒狀,長10~20cm,厚1~2mm。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行氣消積;燥溼除滿;降逆平喘。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溼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主產於四川、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