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專題片《嚴防「燈下黑」》觀後感
2023-07-27 13:50:54 1
紀檢監察機關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擔當,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過硬隊伍的決心。小編整理了《嚴防「燈下黑」》觀後感,快來看看吧。
反腐專題片《嚴防「燈下黑」》觀後感一:
針對發現的問題,中央紀委制定了各種具體規定,對機關幹部在地方的行為作出明確約束。而所有舉措、規定的背後,體現出的,正是紀檢監察機關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擔當,努力建設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過硬隊伍的決心。
監督執紀問責的探照燈,不僅是照向別人,也在時時照向紀檢機關自己,靠自我監督,靠對風險點的嚴格管理,靠制約制衡的有效機制,靠科技水平的提升,讓權力的運行始終處於制度軌道上,位於光照亮的地方。
反腐專題片《嚴防「燈下黑」》觀後感二:
20xx年1月4日晚八點,烏鎮機關幹部犧牲休息時間集體觀看了由中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篇《嚴防「燈下黑」》。
專題片開門見山、直擊心田,不僅深刻剖析了黨十八大以來少數紀檢幹部違紀違法的的行為,更通過不少優秀紀檢幹部的先進事跡弘揚了紀檢系統忠誠、乾淨、擔當的主旋律,意在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強化紀律意識、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定力,站穩立場,不斷錘鍊過硬的品質和作風,真正做到忠誠、乾淨、擔當。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是隨著反腐敗鬥爭態勢發生的變化,黨內監督承擔的職能也從之前的懲防腐敗,上升為持續以更高標準鞭策激勵全體黨員努力提高自己,作為新形式下的黨員幹部,我們是否應該以更高更嚴的標準來要求以及監督自身呢?這個問題你我是否深思過?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全體幹部的責任與義務,「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應當是我們全體幹部的行動指南。
據悉,除政府機關組織觀看外,全鎮24個村黨支部和鎮直機關支部也認真組織觀看了此專題教育片。
反腐專題片《嚴防「燈下黑」》觀後感三:
紀檢監察幹部處在反腐敗戰場的最前沿,時刻面臨著腐敗分子的拉攏腐蝕,「如何全面履行監督責任」、「誰來監督紀委」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2012年以來,廣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嚴作風、硬本領練就「金剛鑽」,用立制度、零容忍嚴防「燈下黑」,通過內設機構改革調整,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規範領導幹部兼職分工,堅持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雙管齊下」等多種舉措,著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鐵軍。
據透露,近兩年來,廣州市紀委清理「門戶」,共查處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案件24件24人。
文/廣州日報記者湯南通訊員穗紀宣
聚焦主業
清理95%議事協調機構
規範領導幹部兼職分工
近些年,隨著工作領域的不斷拓展,紀檢監察機關幹了大量分外的事。比如,廣州市紀委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及兼職曾多達150多項,一個領導小組哪怕一年只開一次會,紀委恐怕都難有精力幹好自己的主業。
20xx年3月以來,先後3次對市、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或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市紀委牽頭或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從236個清理至12個,清理率達95%以上;區紀委清理至12個左右,最少的僅有8個,清理率達90%以上;派駐機構全部不再牽頭或參與紀檢監察主業無關的議事協調機構,將不該管的工作交還主責部門,集中力量,突出主業。
目前,廣州已基本完成市、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調整。市紀委先後開展三輪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調整,整合設立第四、五、六紀檢監察室,組建組織部、宣傳部,成立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今年上半年,按照監督、執紀、綜合三大模塊,推進區紀委內設機構改革調整。調整後,市、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紀檢監察室佔比均達到30%以上、監督執紀部門數量和人員力量佔比均達到70%(區一級達85%)以上,把更多力量調配到執紀監督主業上來。
此外,廣州市紀委監察局先後兩次對市、區紀委書記和各級派駐機構領導幹部兼職和分工情況進行集中清理。在聚焦主業、主責方面,各區紀委也根據區實際進行了積極探索。
「協作區」解決
基層監督之困
針對「三轉」後部分紀檢監察幹部特別是基層紀檢監察幹部中存在的不會監督、不能監督、不敢監督等問題,廣州市紀委監察局不斷加大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力度,在聚焦主業、提高能力上下功夫。
制定實施《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協作區工作制度》,根據市紀委6個紀檢監察室、2個市屬國企派駐巡察組對口聯繫單位的不同,把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劃分為7個「協作區」,市紀委每名副書記可統籌調配的辦案人員達到上百名,每個紀檢監察室可統籌的辦案人員達到45名左右。今年4月正式實施協作區機制以來,各區紀委第二季度共立案300件,比第一季度增長87.5%;各鎮街紀委共立案186件,比第一季度增長148%,基層紀委紀律審查工作力度明顯加大。
清理「門戶」
兩年查處24人
廣州市紀委修訂完善了紀檢監察幹部選調工作辦法,實行嚴格的資格準入制。科級以下幹部進入市紀委,必須符合學歷、年齡、政治等硬條件,堅持「逢進必考」,嚴格執行公示制度和試用期制度,做到公開公平、競爭擇優。
市紀委還探索建立年度量化考核評價體系,通過計算機軟體對部門和幹部工作實績進行年度量化考核評價,對排名靠前的幹部進行表彰獎勵,對排名末位的幹部進行誡勉談話或組織處理。市紀委先後完成869人次幹部的年度考核,共對排名靠前的134名幹部和36個部門進行表彰,其中表現優秀的49名幹部被提拔使用。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20xx年5月,廣州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設立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這個被譽為「紀委內部的紀委」開展對全市紀檢監察幹部的監督檢查。
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廣州市紀委清理「門戶」,共查處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案件24件24人,嚴防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