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反腐記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
2023-07-27 13:52:13 1
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小編整理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快來看看吧。
中紀委反腐記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一:
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只有從嚴管黨治黨,才能確保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對我們這樣一個有八千五百多萬黨員、在十三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管黨治黨一刻不能鬆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政黨作為一種為實現特定目標而組織起來的政治組織,自身建設和管理的好壞,決定著其生存和發展。這些年來,世界上一些老牌執政黨衰敗落伍、丟權垮臺的教訓極為深刻。無產階級政黨作為工人階級實現其偉大歷史使命的先進部隊,更應高度重視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確保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肩負起歷史使命。
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經驗。毛澤東同志在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時,把黨的建設作為三大法寶之一提了出來。九十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成功地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就在於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我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保持和發展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事業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肩負著歷史重任,經受著時代考驗。與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幹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一些幹部得過且過,一些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不能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一些黨員幹部作風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嚴重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漠然置之,甚至欺壓群眾、侵害群眾利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較為普遍地存在,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不僅大案要案時有發生、令人觸目驚心,而且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現象較多存在。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覺。
黨領導人民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們自豪而不能自滿,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只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才能更好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更好戰勝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二〇一三年七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諄諄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所有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這體現了強烈的憂患意識,體現了把黨建設好,確保黨永遠不變質、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的堅定決心。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華號」巨輪乘風破浪、順利前行,關鍵靠黨來掌舵,靠黨來掌握方向。要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提高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創造無愧於歷史的輝煌業績。
中紀委反腐記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二:
20xx年1月4日晚八點,烏鎮機關幹部犧牲休息時間集體觀看了由中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篇《嚴防「燈下黑」》。
專題片開門見山、直擊心田,不僅深刻剖析了黨十八大以來少數紀檢幹部違紀違法的的行為,更通過不少優秀紀檢幹部的先進事跡弘揚了紀檢系統忠誠、乾淨、擔當的主旋律,意在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強化紀律意識、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定力,站穩立場,不斷錘鍊過硬的品質和作風,真正做到忠誠、乾淨、擔當。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是隨著反腐敗鬥爭態勢發生的變化,黨內監督承擔的職能也從之前的懲防腐敗,上升為持續以更高標準鞭策激勵全體黨員努力提高自己,作為新形式下的黨員幹部,我們是否應該以更高更嚴的標準來要求以及監督自身呢?這個問題你我是否深思過?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全體幹部的責任與義務,「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應當是我們全體幹部的行動指南。
據悉,除政府機關組織觀看外,全鎮24個村黨支部和鎮直機關支部也認真組織觀看了此專題教育片。
中紀委反腐記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三:
全會召開前夕,1月3日至5日,中紀委推出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持續引發關注。
專題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在專題片出鏡的朱明國、魏健、羅凱、申英、金道銘、曹立新、袁衛華……一批昔日的「打虎幹將」,如今卻成為警示他人的「反面教材」。
中國紀檢監察報的評論指出,在公共媒體上自揭「家醜」,毫不諱疾忌醫,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表明十八屆中央紀委對此有著足夠冷靜清醒的認識,亦有以破立結合、標本兼治之道解決「燈下黑」的底氣和用自我淨化、自我革命的行動回答好「誰來監督紀委」之問的自信。
新華社5日題為《反腐利劍還須刀刃向內》的報導說,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在即,會議將把從實際工作中提煉的懲防腐敗有效做法和具體實招,上升為制度規範,用於解決誰來監督紀檢監察隊伍這一關鍵問題。
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共就注重從制度上堅持刀刃向內。譬如,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健全內控機制,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確保權力受到嚴格約束。
在此次全會上,中共如何進一步「刀刃向內」,打造乾淨的紀檢隊伍,外界關注。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