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大魚海棠觀後感
2023-07-27 13:58:13 1
《大魚海棠》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遊》,講述了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少女與人類男孩「鯤」的靈魂的奇幻故事。下面是為大家提供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篇:大魚海棠觀後感
首先,我不是刻意來樹敵的,也不是故意要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而且寫的所有東西也只代表自己個人看法,帶有濃鬱個人色彩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前方應該會有劇透,所以沒看過電影的朋友慎點。
第一個感受,畫面確實美,但估計是因為上影永華效果差,所以我在觀看的全過程中都覺得略暗。但是超級喜歡的畫面有以下幾個:人間的夕陽、城市、燈河、還有星空、海底世界的雲霧、最後的海棠樹。因為電影鏡頭都是一閃而過,所以能記住的是這些壯闊的畫面。其實就像專業的朋友解讀的那樣,很多細節做得很用心,服裝、道具、人物角色的名字,參考了很多中國傳統的元素,花了很多功夫,呈現出考究的效果。
第二個感受,腦洞真的很大,贊想像力。區別於人類、天神而存在的「其他人」、海底世界、鼠婆的鼠和靈婆的貓。據說海水反滲的靈感來自於女媧補天,這很牛叉。鯤來自莊子的《逍遙遊》想必大家都知道,畢竟高中背了那麼多遍。對於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多的我來說,嫘祖、祝融聽起來很熟,一個紡織一個玩火。至於其他諸如鹿神、赤松子就真的不曉得來自哪了。這裡得反思一下,可能是我們本來就忽略了傳統的中國文化,所以導致看到這些角色的時候很難引發共鳴感。
第三個感受,配音水平參差不齊,母親、楸、椿的聲音很容易讓人出戲,感覺聲音和人物形象對不起來,但是靈婆的配音就特別加分,金士傑老師果然是老司機,畢竟電影、話劇什麼都hold住的人。靈婆一開口,你就會從心裡覺得「對,這很靈婆」,個人覺得靈婆是全片最豐滿的角色。金老師的配音功不可沒。
第四個感受,主角的臺詞本來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但是裡面的臺詞真的讓我接受無能。最尷尬的是幾個笑點都出在臺詞上,但並不是臺詞幽默風趣,而是臺詞讓人格外跳戲。一下子就從一個悲劇跳到國產瑪麗蘇劇情裡了。總體臺詞沒有多大的意義。在最近看的動畫裡,最喜歡的是《小羊肖恩》,沒有任何臺詞但是每個人物形象都塑造得特別豐滿,這些都是通過劇情、人物的行為舉動、表情來完成。
最後一點,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音樂,但是我真的受不了劇情和三觀。當然你們也能說我變得世俗、大眾、不再浪漫、不相信一見鍾情吧啦吧啦吧啦,此處我還是要認真的??和吐槽:就算遊歷人間的椿是因為鯤的善良喜歡上他,就算是因為鯤為救她而犧牲,反正我不懂這是報恩還是愛情或者都有。我也贊同「心懷善意的去做事,對錯那是別人的事」,但講真心懷善意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可以置家人於不顧、置無辜的人於不顧?還有就是劇情,沒有構成強烈衝突、沒有哭點也沒笑點,也不會覺得心提到了嗓子眼。在看之前我以為會感動流淚,然而總覺得編劇無法讓我醞釀出眼淚,也是心塞。(當然也因人而異)。
記得《小時代》上映時無數人抨擊這是個畫面精美的MV,但是《小時代》一看就是郭敬明的圈錢套路。而《大魚海棠》,我們不能說它是圈錢MV,畢竟那麼多傳統元素被挖掘被發現被應用,美極了的畫面和配樂確實給我們繪製了一個奇幻宏大的世界,只可惜在這麼宏大的世界裡,劇情讓這個故事變得像一片樹葉,單薄得無處可依。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在營銷推廣期間,消費了太多我們的情懷,所以再交出這份答卷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失望。希望國產動漫會越做越好吧。
第二篇:大魚海棠觀後感
去看了這部等了10年的動畫片,不好意思的說,我流了好幾次淚,一段話,一個畫面都能感動到你……
你的前世是什麼?魚。魚在哪裡?魚在天上。天上是什麼?天上是海洋,海洋在天上
一個莊周夢蝶般的故事,到底夢為此生,還是此生為夢?《大魚海棠》,這部準備了12年國產動畫背負了太多情懷與輿論壓力,終於上映了。大魚海棠的故事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遊》,講述了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少女與人類男孩的靈魂「鯤」的奇幻故事。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大魚海棠》中,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從海的此岸出發,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後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等待多年後的再次出發,這個旅程永遠不會結束,生命往復不息。
劇中,鯤和椿化身人間善良的男子和年滿16歲剛要經歷成人禮的半神族女孩。化身紅色海豚的椿從海天之門通往人間,帶著祖輩們「千萬不要接近人類」的嚴厲勸誡。
在「神之圍樓」裡的椿變作一條海豚到人間巡禮,椿懷著對人類最大的敵意揣測著,直到被大海中的一張網困住,一個人類男孩鯤因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從此便開始了自己的贖罪之途。
一個少年,冒著生命危險救自己,椿想,不論發生什麼也要將他救活。她找到掌管好人死去之後魂魄的靈婆。靈婆說人類死後的靈魂身在通天閣,她便在這浩如煙海的靈魂中找鯤,代價是自己的一半壽命。
為了讓人類男孩復活,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歷經種種困難與阻礙,幫助死後男孩的靈魂——一條拇指大的小魚,成長為一條比鯨更巨大的魚並回歸大海裡。
守望輪迴,愛苦別離。生命輪迴,本就是一場奇蹟。
電影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句臺詞是∶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不妨大膽一些。
拋開電影本身,如今世人大多在愛情中躡手躡腳,懼怕傷害。反倒不如少了初生牛犢般的椿那股闖勁兒。
慶山的新書裡有一句話:愛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大的冒險。可是只有愛,我們才會成長。
如果最後是敗給了自己的猶豫不決,沒有痛痛快快地愛一場,就算是苟活於這個世上,又怎算豐盈的人生?
艾佛列德•德索薩的一首詩特別灑脫:
唱歌吧,就像沒有人聆聽一樣;
跳舞吧,就像沒有人注視一樣;
去愛吧,就像從來沒有受到過傷害一樣!
守望重生,愛苦別離,雖然故事情節稍弱,但《大魚海棠》也還是一部唯美的作品。別管「赴你十二年之約」這樣的宣傳語,也別管「國產動畫」包袱,你亦會沉醉於大魚的深情,海棠的絢麗,在片尾字幕出現的那一刻,不願醒來……
是不是很唯美呢?小夥伴們,趕緊約起來吧!
第三篇:大魚海棠觀後感
拋開一些無釐頭的對白電影本身還是很觸動到我的。我能在這部電影裡看到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看到生命這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電影裡的劇情融和了中國哲學思想。讓電影的思想本身很飽滿。
電影剛開場時候的旁白:「人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人們只顧著玩樂」(大概意思是這樣,不太記得具體)。
這句話我認為是指現今人類缺乏對生命自身的探索的意識吧。不久前看到一友人說,對生命的探索因為沒有任何一個預定的目所能及的目標,因而從一開始就令我們立於穩贏不輸的境地,但是專注於世俗利益者,竟然對穩賺不賠的買賣視而不見。
關於輪迴:電影裡最後總結的,生命是一場輪迴,這是很難得的一次體驗。裡面小男孩為了椿死去之後,靈魂到了「生前是好人才能去的地方」。而生前是壞人的靈魂則會變成老鼠,在永不見天日的海底下。這就是融和了佛家思想的六道輪迴:造惡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羅。
人類小男孩為了救椿犧牲了生命,但是並不是就此結束。小男孩輪迴變成了小海豚,在椿的保護下經歷了小海豚的一生,最後再度輪迴成為人。
關於自然:電影裡面一開始椿的爺爺就說了,也終將也會死去,生老病死,天理倫常,萬物都有其規律以及法則。之後獨眼神也說到了逆天而行,必要付出代價,
一切都要按照規律。而這恰恰充分體現了道家思想:萬物皆有道,是宇宙的本源,一切運作的法則。所以椿試圖去改變倫常,之後也隨即出現了各種「反自然現象」
最後引發了災難。看到這裡,感覺到對自然的敬畏,自然是需要被敬畏的。
關於生命:這裡又重新貫穿到生命永恆的這個主題,椿的奶奶死後化作了鳳凰守護這爺爺,爺爺死後化作了海棠樹,守護著椿與家族。即使失去了生命,生命也會將以
另一種形式存在,不會消失。這也體現到儒家生生不息的生命觀。
最後,還是感謝能看到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