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
2023-07-28 00:45:48 1
朗讀者是一檔綜藝節目的清流,播出後備受關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xx年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xx年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篇一】
上一期《朗讀者》播出後,王珮瑜用京劇韻白朗讀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卻意外地在網上火了起來,觀眾和網友們為這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奇朗讀形式而喝彩,直言古詩詞用京劇韻白朗讀起來特別帶感。
其實古詩詞在寫作時並不是遵照如今的普通話發音,而來自於古音和方言的京劇語言體系反而可能更接近古人的發音,於是也就產生了這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昨日,在接受全國媒體採訪時,王珮瑜坦言參加《朗讀者》也給了她一些啟發,以此為契機今後會做更多京劇和詩詞朗讀相結合的策劃。
京劇式朗讀爆紅:古音與古詞的奇妙化學反應
在《朗讀者》節目中,曾被人稱作「小冬皇」的王珮瑜將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獻給了「餘派最好的傳人孟小冬」,抑揚頓挫的京劇韻白將這首大家十分熟悉的「課文」演繹出了全新的感覺。不少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這段視頻並直呼:「忍不住跟著念起來,太帶感了。」
與新中國成立後才確定的普通話發音相比,來源於古音和方言的京劇韻白或許其實更接近古人的發音,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京劇韻白會和古詩詞如此契合。這種新鮮的朗讀方式不僅受到網友們的追捧,也給了王珮瑜不少啟發:「我覺得今後可能會針對這樣一種形式來進行的藝術推廣,比如說中國有很多好的古詩、古詞都可以和戲曲的韻白來做結合,我們可以以《朗讀者》為一個契機,來做一系列這種類型的策劃。」
走紅是把雙刃劍:新式推廣也曾遭受前輩質疑
在參加《朗讀者》之前,王珮瑜就曾參加過不少綜藝節目,這些曝光使得她在梨園外也積攢了不少人氣。如今,王珮瑜在微博上有超過12萬的粉絲,這在依然傳統的京劇行業裡可以算上是「超級大V」了。
對王珮瑜來說,在綜藝節目上的走紅是一把「雙刃劍」。首先提高知名度對於推廣京劇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但為此也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在採訪中王珮瑜表示:「原來我更多的就是專注自己在專業上的一些事情,而現在會勻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接受一些媒體採訪,還有篩選要不要去一些節目。」甚至走紅之後,一些之前沒想過的節目和代言都找了過來,這讓想要堅持傳統藝術和京劇演員屬性的王珮瑜不禁感嘆「希望自己不要太紅」。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京劇畢竟是個傳統行業,這種形式的走紅對於一些老藝術家來說甚至有點「離經叛道」。王珮瑜也坦言,在嘗試用不同方法推廣京劇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老前輩的質疑,「我覺得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取悅到所有的人。在做一些嘗試的時候,很多我們這個業界的老師們發現他們的學生和孩子有一天不在他們的規範當中去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的時候,一定會有質疑。」對於這些值得尊敬的前輩的質疑,王珮瑜表示會用謙卑的態度來應對,在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京劇傳統劇目傳承上,再擠出時間做新的推廣和傳播。
不一樣的「瑜老闆」:會玩彈幕也喜歡流行歌
入行20多年來,王珮瑜獲獎無數,深受京劇泰鬥們的賞識。在京劇這個傳統行當裡,不到40歲的王珮瑜正值當年,資歷卻堪稱深厚,被大家尊稱為「瑜老闆」。在大眾面前,王珮瑜永遠是一身長袍,頗有舊時代的氣息。但在推廣和傳播京劇的方式上,王珮瑜做了許多大膽的創新和嘗試——除了上《朗讀者》這樣的綜藝節目,她還會去各地舉辦清音會,甚至在網站上也開了自己的直播間玩起彈幕直播。
從網際網路式推廣到流行音樂推廣再到如今的京劇與朗讀的結合,王珮瑜在不斷探索中尋找讓更多人接受京劇的方法,之後還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咱們拭目以待。
20xx年朗讀者第六期觀後感【篇二】
昨晚,央視一套8點檔的《朗讀者》,播出柳州「走心情侶」丁一舟、賴敏的故事。賴敏現場朗讀臺灣作家三毛作品,催淚臺下觀眾。
丁一舟、賴敏這對患難情侶,相信柳州人不會陌生。一輛單車、一輛輪椅、一隻狗、兩個人……為了讓患「企鵝病」的女友在剩餘生命裡到處看看,丁一舟決定帶著患病的賴敏,在全國地圖上走出一個心形。
2月25日,丁一舟、賴敏受邀到北京,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錄製。昨晚播出的《朗讀者》上,丁一舟、賴敏與董卿互動,他們和大家分享了旅途中的故事,並分享了即將為人父母的喜悅。賴敏還在現場朗讀了一段女作家三毛的作品,《你是我不及的夢》一書中《夜深了,花睡了》的片段。
賴敏說,自從20xx年從柳州出發以來,都是丁一舟掙錢養活她,旅途除了快樂,還有很多艱辛。即便如此,丁一舟還是會儘量滿足她各種小女人的幻想,給她買婚戒、在拉薩求婚,又在四川甘孜理塘與她舉行藏式婚禮。或許他們的生活並不闊綽,但精神卻非常富有。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