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朗讀者》斯琴高娃觀後感

2023-07-28 00:35:03

  《朗讀者》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朗讀本身,每位嘉賓在朗讀之前分享的個人故事,同樣很精彩,很吸引人。下面是《朗讀者》斯琴高娃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朗讀者》斯琴高娃觀後感【篇一】

  文藝作品裡有太多關於「眼淚」的描寫,當我們回望這些與眼淚有關的經典作品時,會不由自主地喚起內心的共鳴,原來生命的體驗是如此接近,感覺直接表達著我們的內心與心路歷程。本周末,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以「眼淚」為主題詞,邀請到著名演員斯琴高娃、導演陸川、凍土科學家張魯新、粉紅絲帶志願服務隊創始人張家敏、丁一舟夫婦等嘉賓,感受可貴的真心和美好的情感。

  斯琴高娃14歲登臺,縱橫影壇50多年。從雍容大氣的西北老太太、底層小人物的黨員二楞媽到康熙皇帝背後賢德的孝莊皇后,無數身份地位迥異的母親角色被斯琴高娃演繹出「一人千面」的境界。完美的螢屏形象與淋漓盡致的演技徵服一批又一批的觀眾,無不讓人看後拍手稱讚。其實在她的心中,母親對她的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戲中我演了這麼多母親的眼淚,其實都來源於戲外我母親的眼淚,所以我演繹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我媽媽的影子。」斯琴高娃說道。

  在《朗讀者》現場,斯琴高娃將朗讀賈平凹的《寫給母親》,獻給摯愛的母親。究竟是怎樣的至深愛意打動主持人董卿,使她潸然淚下?

  《朗讀者》斯琴高娃觀後感【篇二】

  一盞青燈、一杯熱茶,光亮中斯琴高娃把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懷娓娓道來……前晚出現在央視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中的這一幕打動的不只有節目主持人董卿,螢屏外的觀眾也在一邊感嘆老戲骨字正腔圓的臺詞範,一邊也感動於斯琴高娃對自己母親的深情。

  當年為了給斯琴高娃湊路費,母親吳雲賣掉了家裡的羊。  母親吳雲年輕時也能歌善舞

  從《康熙王朝》到《母親母親》,斯琴高娃在銀幕上扮演的母親身份、性格千差萬別,「無論演哪一位母親,都能讓我想到自己的母親。」

  斯琴高娃的母親吳雲1932年出生在內蒙古赤峰一個偏遠山村。雖然家貧,但開明的父親仍然讓吳雲姐妹4人都讀了小學。吳雲表現出了能歌善舞的天賦。除了學唱歌總比別人快,老師教歌彈的風琴她總喜歡在下課後去摸摸,久而久之,吳雲竟也學會了。1947年吳雲進入內蒙古自治學院學習,她是徒步到位於赤峰市的學院去的。次年,吳雲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四野十四兵團文化幹事,並於同年和斯琴高娃的父親結婚。兩人婚後隨部隊轉到北京,參加過平津、淮海等重大戰役後南下廣州。1950年1月,吳雲在廣州生下了斯琴高娃。

  母親賣羊為斯琴高娃湊路費

  1951年,斯琴高娃的父母轉回延安工作。在延安,稍大一點的高娃就已經表現出了和母親一樣的愛唱愛跳的天賦。「腰鼓表演臺上的腰鼓『咚鏘咚鏘』地響,臺下的斯琴高娃纏著她也要『咚鏘』。」後來,吳雲給斯琴高娃做了一個小腰鼓,她就成天在院子裡敲。

  1964年,內蒙古歌舞團招收演員。在啟蒙老師的極力推薦下,15歲的斯琴高娃用一段《頂碗舞》徵服了考官,斯琴高娃還被推選為參加全國匯演的演員。同年12月,斯琴高娃參加了北京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匯演結束後,高娃等眾多演員被毛主席接見了,內蒙古歌舞團又宣布參演人員中有11人可留團工作,她正是那11人之一。那時的她興奮極了,但是也有些顧慮,因為她是家中老大,她怕這一走,就苦了姥姥和母親。可母親想得開,對她說:「孩子,你什麼都不要想,去幹你願意幹的事情。」

  這次匯演結束後,內蒙古歌舞團讓斯琴高娃回家辦入團手續。這時斯琴高娃卻連去呼和浩特的路費都沒有。母親吳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送女兒去歌舞團。為此,她以40元的價格賣掉了家裡僅有的兩隻羊,這才湊齊了斯琴高娃的路費。這一年是1965年,斯琴高娃16歲。

  最看不過女兒扮得比自己還老

  儘管後來女兒獲獎無數,但吳雲一直都住在老家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的一棟普通居民樓裡。斯琴高娃多次希望能把媽媽接去和自己同住,但都被吳雲拒絕了。她一直覺得「在老家生活最舒服,幾個兒子也都在這裡。想女兒時看看電視、打打電話就行。」吳雲的家裡隨處可見斯琴高娃的各種照片。

  母親吳雲收藏了斯琴高娃參演過的所有作品,並且每一部都完整地看過。不過,據斯琴高娃此前的回憶,自己獲獎後母親從不誇獎自己。「像我演『虎妞』得獎了,她(吳雲)只問了一句你得獎了?完成得不錯。」

  唯一一次吳雲有點「著急」的是,2001年斯琴高娃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扮演孝莊太后。高娃把母親接去探班,在看到女兒化了一個晚年孝莊的妝後,吳雲竟當場痛哭了起來。在高娃追問下,母親才止住哭泣說:「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高娃連忙解釋:「媽,這是演戲呢,我沒這麼老,是化妝的效果!你女兒年輕著呢!」母親才放鬆了下來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