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暖心毒雞湯」《28歲未成年》觀後感

2023-07-27 07:55:33 2

  這是一本本科幻的生活大片,這是饋贈給女性的賀歲大禮。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範文,快來看看吧。

  「暖心毒雞湯」《28歲未成年》觀後感一:

  一盒魔法巧克力讓17歲和28歲的涼夏開啟了錯位人生,起初時他們彼此討厭,久了就不忍分手。這一場特殊的穿越,更像是人格分裂,在吃完巧克力後,涼夏變成活潑任性,敢愛敢恨,可以重拾畫筆譜寫美麗人生!雖然她的出現有時效性,但是卻讓28歲的涼夏找回了初心,找回了事業。小時候我們會很天真的憧憬未來,長大了顧慮的事情多了,也就變得畏首畏尾了!同樣涼夏為了愛情放棄了事業,回歸家庭,十年後不僅失去愛情而且迷失了自己!

  這裡特別提下這個魔法巧克力,其實有很多地方是說不通的,第一次的電話訂購順利買到,而且是主持人親自送貨上門,接著工廠被一個掉落的流星雨砸中,整個魔法巧克力都被摧毀,這個主持人兼快遞,又以老闆的身份出現。這一切想來都是不可思議的,就如這些可以讓人穿越的巧克力一樣,成了一個迷。(我覺得只是強化了快樂因子內啡肽的功效吧)

  倪妮要飾演在兩個年齡的涼夏中穿越,難度還挺大,一會兒要收,一會要放,看著很好玩,其實感覺很精分,不過她演的真不錯。霍建華演的貓糧最大的亮點應該是最後的裸奔吧。馬蘇演的四眼白是涼夏的好閨蜜,她把神婆這一角色也演的惟妙惟肖。王大陸演的嚴巖依然是放蕩不羈的感覺,很有徐太宇的影子。整部片子笑點很多,但看完後卻有一絲傷感。

  「暖心毒雞湯」《28歲未成年》觀後感二:

  本片作為張末的導演處女作,她選擇的是一個溫暖輕鬆的愛情小品。這類電影給人的初始印象就宛如一片輕盈的羽毛,而不同的只在於如何設計它如何落下的軌跡,在空中劃出一種漂亮的弧度。本片以28歲回到17歲的自己去重新審視感情和人生,這種角度和立意是巧妙的。情感的換位思考甚至讓我想起了《夏洛特煩惱》,它們對於生活都充滿了後知後覺的幡然醒悟和感恩。但這種故事設計的運用卻使人有些疲勞,尤其是女主角邂逅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感情,真誠樸實的情愫定義完全交由編導判別。

  所以本片給我最強烈的觸動並不是那些人生與愛情理想,而是技藝的運用和情感的投射。有趣的是,這部電影採用的是極其西方化的情節拼貼的手法,通過描述兩段故事,再通過母題和空間的緊密聯繫回到人物本體身上。內地能掌握這種技法的導演並不多,赴美學習電影出身的張末運用的算是老練嫻熟。其實《夏洛特煩惱》也試圖做主題上的交匯,但它最終處理成了兩段情景式體驗,但《28歲》是一個平行的故事,電影鏡頭的呼應也多次交代了茅亮和嚴巖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化身,這使涼夏心境的變化有了某種精神層面上的依託。

  本片其實要講述的其實是關於女性心靈覺醒後回歸現實的故事,SHE傳唱度極高的代表作《不想長大》吟唱著: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長大後我就會失去他。這首「假如能夠重來一次」的狂想曲其實正為她們重返少女時代提供了幻想的契機。其實在筆者來看,這首歌並不是指少年時光便沒有煩惱,而是因為沒有世故的汙染的憂愁能輕易揮散。《28歲未成年》正是這樣一則寓言,它對於女性觀眾應該有著極強的吸引力,關於自強獨立的核心又有著強烈的女權主義意識,相比之下霍建華和王大陸的角色更像是個背景,他們是作為兩種不同擇偶標準的符號存在的。作為導演張藝謀的女兒,又在美國電影名校畢業,在異鄉漂泊帶著光環回來的人物經歷,不可避免地會為這部電影的人物投射和灌注個人情感和主張。雖然張末試圖將勵志處理的不露痕跡,試圖通過零碎的片段拼湊出協調的圖案,但電影拍攝經驗等因素還未鍛造出她的理性,因此對片中倪妮和王大陸的感情戲注入了太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使電影的主題表現有些付之闕如。

  值得一提的是,倪妮在本片中對於兩個個性迥異的涼夏把握的都比較到位,沒什麼可值得挑剔之處,她也是唯一一個張氏父女兩代都啟用過的演員。本片同樣改編自網絡小說,但有人說這部片子被改動的地方很大,我雖然沒有看過原著,但有不少案例在先,大膽揣測此舉也是必然。我不敢妄下斷論這究竟是不幸還是萬幸,因為商業電影中的實驗和改革並非是漫無目的的為所欲為,而是自覺地運用技藝,使之變成導演情感流露的載體。雖然這是部改編電影,但張末在這部電影她向傳統挑戰的意識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她將商業常規重新包裝的手法,雖然沒有太過出色的地方也不至於淪為平庸,至少她其實要嘗試自己的第一部青春電影能走多遠的嘗試還是值得鼓勵的。

  「暖心毒雞湯」《28歲未成年》觀後感三:

  17歲的涼夏想做畫家,貓糧做企業家。28歲的涼夏放棄了畫畫,貓糧成了企業家。貓糧雖面對挑戰和困難,但從未放棄理想。這就是2人間的差距!戀愛不等於放棄自我,而是2個相互欣賞的人,各自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靠魔法巧克力!實現理想,獲得幸福靠自己!

  選擇怎樣的人生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學會成長,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