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忠犬八公電影觀後感

2023-07-27 10:44:33

  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我們要好好愛護他們。下面是忠犬八公電影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忠犬八公電影觀後感一:

  昨天看了忠犬八公的電影,真的是一部很平淡的電影,一位教授,一隻八公狗,還有長時間的火車站的場景。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了,真的是很平淡,平淡到起初的我沒有任何想看的欲望,但是很顯然當看到這部電影的高潮:教授死了時,接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感動中,在震撼中度過,的確沒有任何華麗的場景,沒有任何驚心動魄的事件,有的只是八公的堅持,八公的忠誠,八公的期待。。。。。這不禁讓我想八公究竟在堅持些什麼呢?每過一年我就在希望,不錯是在希望,希望八公的生命可以短暫些,它可以不用等待的,等待著永遠不會出現的奇蹟。九年,整整九年的等待,如果它的生命是短暫的,那麼在我們的眼中至少它的痛苦也可以短暫些,它每天懷著希望,最終又是失望,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整整九年,是什麼在讓它堅持著呢,難過難以抑制,最後只是希望八公在九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幸福。最後的場景,八公變得十分的蒼老,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了,最後的每一時刻,都覺得八公九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可它還是在等待,它在等待些什麼呢。。。。它可不可以休息一天呢,雖然它的生活有好心的人照料著,可是還是覺得八公好可憐,誰能夠代替它的主人呢?最後一幕教授的妻子回來了,看到八公還在等待,覺得難以置信;可是即使我們作為觀眾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即使知道八公在一天天的等待著,我們還是難以接受,只是希望八公是幸福的。

  最後,教授的妻子對八公說:「我和你一起等下一班車,好嗎」。我想我們是知道的,一直都知道八公在堅持些什麼,只是在等待它的主人而已;只是無法理解它的那份堅持究竟從何而來。有時覺得其實八公每天都在經歷著生與死,一天的希望「誕生」,最後希望「死亡」,無盡的失望,不過第二天,第三天,。。。。八公始終沒有讓失望延續著,他每天都誕生著新的希望,也許這就是八公最幸福的時刻。覺得悲傷是因為,八公每天的希望,我們知道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啊。。。。。

  今日重新看了一遍該電影的高潮部分,又有了不同的理解,結局應該是八公還是等到了它的主人回來,雖然那是夢境,最後的夢境,但它的主人一直沒有消失過,一直在它的心中不是嗎。它是幸福的,在它生命的鏡頭,還能在它和它主人的歡樂的日子中離去!!

  最後,衷心的希望飼養寵物的人能夠善待它們的寵物

  忠犬八公電影觀後感二: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部電影幾乎可以算是一個日本秋田犬(JapaneseAkita)最華麗麗的廣告長片;只是,我們會那麼心甘情願地掏錢給這部廣告長片買單,並且我們還被整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幽幽輕嘆:這錢花得值啊。呵呵,現代人呀——我們會為自己的眼淚買單,並且除此之外一般我們都無法落淚。是的,我們在大銀幕前苦修多年把自己的淚腺練得幾乎水火不侵之後,電影人拖出一條滿臉哀怨的大狗後,我們苦修得來的免疫力瞬間被它給徹底瓦解了。

  這是個挺奇怪的現象。多少次鏡頭裡的俊男美女們哭得七零八落時我們報以之笑場,可是這條大狗拖出來之後僅僅只是讓它安坐在鏡頭前的花壇上安安靜靜地坐著,用大量的膠捲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特寫的同時講述一個頗為姍姍動聽的故事,卻能將我們的最後的那道心理防線完全地擊垮。我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有一天突然間就豁然開朗了。因為動物對我們往往更真誠一些,而且它們還沒有進化出能夠思考的大腦來,它們的本能決定了它們不會跟我們玩心機遊戲,所以它們對我們也更真誠一些——要什麼不要什麼,做什麼不做什麼全憑它的動物本能。所以對著一頭看起來頗有些可愛的動物,我們總會更輕易地卸下防備進而與之坦誠相對;如此一來,它們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輕鬆一擊。

  這部電影,說白了其實簡單得幾乎可以用直白來形容,可是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簡單明了所以才更顯得感人。類似電影裡的劇情,其實可能在許多的犬種身上都可能發生;可是別的犬主也許都不那麼重視,日本人搶先給他們的八公(Hachiko)建起了雕塑,並且把它的屍體製作成了標本收入他們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早在1987日本導演神山徵二郎執導了一部電影《忠犬八公物語》(Hachikomonogatari)之後,八公的美名早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這部翻拍自日本舊作的電影,延續了其平靜淡雅的敘事風格,重新演繹了現代版本的忠犬故事;我本以為看這部電影會不會只是在茶餘飯後打發半晌閒暇時光,結果終於還是在意料之外徹底完敗了。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人物還是那樣的人物,狗狗也同樣還是那樣的狗狗;只是,我們也許太久沒有發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感動所以太容易臨屏感傷了呢。理查·基爾(RichardGere)飾演的帕克·威爾遜(ParkerWilson)教授在某一天夜裡乘火車回家,在火車站裡揀到了一條秋田幼犬,他本來想把這條犬交給火車站的管理處被拒絕後無奈地將這條幼犬帶回了家裡,又因為找不到幼犬的主人所以他只能把它一直養大。有一次,秋田犬八公循著主人的氣味一路找到了主人上班必經之路的火車站去,主人只得把它送回家之後才去上班,八公卻從此記住了主人上下班必須經過的這個火車站,早上送主人去上班,下午五點準時地等在火車站門口守著主人歸來。

  這成了一個不需要約定的承諾,送往迎來的一人一狗成了這個邊陲小站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如果沒有意外,電影到這裡不過只是一部無甚樂趣的小生活片;然而,帕克之死把這個故事從乏味推向了感人。

  沒有人告訴八公帕克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已經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或許,告訴了八公它也不會明白。在它心裡,主人只是跟往常一樣去上班了,只是這一次上班的時間很長很長,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回來了。所以八公每天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事,在傍晚一點時分跑到同一個地方去等著,期待著哪一天推開那扇門的正是自己的主人。

  所謂感動,其實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第一天只是自然而然的事,第二天、第三天也只是一種習慣。可是習慣是一個可怕的事,如此習而慣之一直等下去,第一年、第二年乃至十年,沒有人會輕易地說,他並不感動。因為別說是一條狗了,就算是一個曾經摯愛著自己的人,是否也有如此的耐心如此重複一件事,直達十年。就算全世界都已經忘記了帕克,八公卻還在痴痴地守望著自己的主人哪天突然就回來了。八公的故事感動了火車站周圍所有的人,人們會給它食物,讓它一直生存在這個邊陲的小站邊上一直等著它的主人。一直到它老了,死了。也許可以說,八公是這個小站外一直堅守著的一種精神象徵,而不再僅僅只是一條痴心妄想的老狗。

  忠犬八公電影觀後感三:

  看完《忠犬八公》,我已淚流滿面。八公對主人的忠誠,令我更加喜歡狗了,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

  「嘭」的一聲,八公連著籠子從拖式行李車上摔了下來,籠子門鬆了,八公跑了出來,小小的身影在偌大的火車站裡穿行,穿過來來往往的行人,八公停在了剛下火車的帕克教授面前。帕克教授抱起了八公,四處尋找小狗的主人,沒有結果,只好先帶回家養著。帕克的妻子不喜歡養狗,當看到帕克和女兒一起帶八公玩球的場景時,心軟了,八公成了帕克家的一員。八公漸漸長大,每天都會送帕克教授上班,下午5點準時在火車站接帕克回家。周末會和帕克一家嬉戲玩耍,唯一奇怪的是,八公怎麼也不肯撿球,有朋友說,秋田犬一旦撿球了,一定是有特殊情況。有一天早晨,八公對著帕克又叫又拖,不準帕克出門去上班,帕克沒有理會,逕自走了。八公一反常態地叼起球,直追到火車站,帕克異常興奮,卻沒有想到八公異常的原因。果然,帕克心臟病突發猝死在了講臺上。從此,每天的下午5點,八公準時在火車站接它的主人,風雨無阻,從不間斷。餓了,好心人捐錢餵它:困了,睡在廢用的火車底下。就這樣,八公在對主人的等待中慢慢老去,直到一天,八公仿佛看到了帕克在向它走來……

  八公的忠誠,令我感動不已。我家有隻巧克力,我會善待它。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