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古龍武俠小說電影《三少爺的劍》觀後感

2023-07-27 06:57:27 2

  小說三要素:環境、人物、情節,金庸兼而有之,而古龍只需要刻畫好主要人物,就能勾勒出整個江湖。下面是《三少爺的劍》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電影《三少爺的劍》觀後感一:

  爾冬陞執導的《三少爺的劍》(以下簡稱為「新版」),距離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上一次被搬上大銀幕,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年。在1977年由楚原導演的電影中(以下簡稱為「楚原版」),時年不足二十歲的「小寶」爾冬陞挑大梁出演主角「三少爺」謝曉峰,一舉成名。儘管這一情意結未必會是爾冬陞決定翻拍該影片的最主要因素,而爾冬陞本人在接受訪談時也有所澄清,但其對這一題材的看重則毫無疑問。

  楚原版《三少年的劍》中,爾冬陞飾演三少爺。

  新版影片從有拍攝意向算起,籌備十數年。徐克監製,徐克、爾冬陞、秦天南(《七劍》、《投名狀》、《十月圍城》等)三人聯合編劇,元彬、林迪安提供動作指導,金培達(《十月圍城》、《劍雨》、《武俠》等)負責原聲音樂,攝影、剪輯、美術指導等環節,也同樣由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擔任。

  儘管大量啟用年輕演員,電影選角也並不是純為討好粉絲,而爾冬陞過去也以善於培育和發掘演員特性與潛力著稱,如《新不了情》中的袁詠儀、《色情男女》中的舒淇等。

  這一原本可讓人放心的製作陣容,最後成品的質量卻多少有些尷尬:影片在豆瓣網上的評分只有5.6分(截至12月5日),遠低於楚原版(7.2分)。而如果觀眾看過新舊兩版《三少爺的劍》,大約就更能體會到何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儘管兩部影片也可說是各擅勝場和各有所失。

  新版在視覺呈現上,體現出成熟與流暢的電影工業技藝;在「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上的新嘗試,也頗有想法。最大的失誤還是在劇本和臺詞上:既無法做到徹底忠實於原著,又無勇氣和能力做顛覆式的改寫,首鼠兩端,吃力不討好。演員們拍戲拍得辛苦,觀眾卻看得莫名其妙,甚至不時笑場,可惜了影片在製作上面下的一番苦功。

  電影《三少爺的劍》觀後感二:

  只能說跟原著相差很遠。手機黨所以長話短說。我沒看完就離場了,實在受不了。粗略數了一下,一個半小時之內觀眾笑了接近十次,這本來是古龍寫的一部很壓抑的,刻畫江湖悲劇的小說,充斥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涼感覺,居然被拍的搞笑了。

  回到燕十三身上,我覺得真的和原著的形象相差甚遠。原著的燕十三孤獨,冷峻,視人命如草芥,也包括他自己的命。當然這也源於他的職業——殺手。他的劍法很高,但是最初並沒有三少爺高,因為書中明確寫出了,他看完慕容秋荻使出三少爺的劍時很震驚的,哪怕是他的第十四劍也擋不住,因為三少爺的劍法如同風吹過大地,沒人能夠抵抗風。從他去神劍山莊到他遇到謝曉峰,他的形象一直是孤單蕭索的,這樣的孤單蕭索源於無可奈何。他知道他和謝曉峰之間的宿命,但是無法改變。他是個殺手,很多人想殺他或為報仇或為成名,他為了生存殺人,無論願不願意,不殺人,人就殺他。這也是古龍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而電影中的燕十三就很可笑了,情緒的表達基本靠吼,生氣的表現十分誇張(比如一劍劈開謝曉峰的牌位)。

  而且會被村民道德綁架,簡直匪夷所思。古龍筆下的人物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愛解釋,也不怕人誤解。第一,信我的人我不用解釋,不信我的解釋了也沒用。第二,很多事情不值得我解釋,我何必為了不相干的人委屈自己?但是燕十三被村民一激將就去殺了大老闆(對,就是那個原著中特別diao,電影中一下子就被捅死的大老闆)。且不說一個劍客最基本的就是要冷靜沉穩,我就想問作為一個殺手,這樣的性格和腦子,他是怎麼活過來的?當然了,你可以說他覺得自己快死了,想做點好事,人之常情嘛。但是看看他的手法,從曉月樓門口一直殺到後堂。打手殺了,龜奴殺了,老鴇殺了。這是好事?這類人的招誰惹誰了?所以這個滿腦子衝動,做事不計後果,嗓門大,又瘋瘋癲癲的燕十三我失望透頂。

  尤其是文身,很醜好嗎?一身黑衣,遮住半張臉不是很有範嗎?順便說一句,我覺得燕十三和謝王孫在綠水湖畔論道的那一部分可以加上嘛。多麼精彩,夕陽下,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面對著兒子宿命的對手。那麼沉靜,那麼淡然。寥寥數語,讓人覺得人生和江湖,名和利,愛和恨,不過過眼雲煙。原著最後他悟出第十五劍,明知可以戰勝謝曉峰但是卻用死來摧毀不受他控制的劍法,摧毀為武林帶來毀滅的劍法。說明他具有成為大俠的資格。

  電影中的燕十三隻能說是一個長得兇狠的打手,並沒有演出神髓,也就開頭那一點還算過得去,後面就全是毀原著的了。

  今天看了電影覺得挺失望。有點吐槽的感覺。倉促之間文詞淺薄,見笑大方之家。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