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黨95周年獻禮紀錄片《解放》觀後感
2023-07-27 17:57:24 2
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檔案》欄目傾力打造、隆重推出的五集大型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紀錄片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紀錄片《解放》觀後感一:
3月1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xx年紀錄片重點扶持項目、北京電視臺大型系列紀錄片《解放》,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了啟動儀式。
為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北京電視臺《檔案》欄目將於今年推出大型系列紀錄片《解放》。該片以抗戰勝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主體時間段,以解放戰爭中歷次重大戰役及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為背景,以前赴後繼、全力支援的中國人民為重點塑造形象,通過生動的故事、權威的檔案、豐富的視聽呈現手段為觀眾們描繪一幅氣壯山河、魚水情深的解放圖景。
據介紹,在正式啟動之前,《解放》創作團隊已經進行了長達半年多的前期採訪,足跡遍布黑龍江、江蘇、安徽、陝西、新疆、西藏、雲南等17個省份,深入大大小小50餘個地方,尋訪革命舊址、搜集珍貴檔案,採訪相關專家、親歷者,發掘出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其中,接受搶救性採訪的親歷者就有30餘名。
紀錄片《解放》觀後感二:
日前,北京衛視《檔案》節目創作團隊走進南京頤和公館,為五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解放》拍攝場景,頤和公館對重要近現代歷史建築的保護及修繕工作得到攝製組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北京衛視推出大型電視紀錄片《解放》,該片以抗戰勝利到建國初期為主體時間段,以解放戰爭中歷次重大戰役及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為背景,通過生動的故事、權威的檔案、豐富的視聽呈現手段為觀眾們描繪出一幅氣壯山河、魚水情深的解放圖景。揭示「人民創造了歷史,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選擇」這一歷史必然。
《解放》總導演黃煒表示,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頤和路公館區可謂民國歷史的縮影。一場場政治較量在這裡發生,一幕幕悲喜劇情在這裡上演。馬歇爾先生在此慷慨激昂,陳布雷在此悲情謝幕,司徒雷登從此黯然離去……而如今的頤和公館對建築修舊如舊,成為「活的」南京近代歷史建築博物館,內部裝修和陳設也顯示了對民國元素的強調和追求,原汁原味地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特別適合該紀錄片拍攝的需要。
該片已列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xx年國產紀錄片重點項目,預計將於今年7月1日建黨95周年期間播出。
紀錄片《解放》觀後感三:
有關解放戰爭的專題片、影視作品,此前已經不計其數。而紀錄片《解放——人民的選擇》將有所不同,並追求全新突破。1946至1951年間,解放戰爭中的歷次重大戰役、重大歷史節點,在該紀錄片中,僅以背景出現,而全片的聚焦則集中於一個鮮明獨特的主題——人民的選擇。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在八個月的創作過程中,《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實現了多項獨家發現,並通過這些發現,對該主題予以更為明晰而深邃的解讀,讓這部紀錄片的立意達到更高的水準。
「以史為鑑、以檔為真」是《檔案》的欄目特色。項目組特別與中國電影資料館達成合作,甄選出近100分鐘從未或絕少播映過的歷史膠片,其中很多是國民黨政府的製片廠攝製的,比如《國民黨六全大會》、《蔣介石60壽辰》、《中美商約籤訂》、《攻佔延安時期的國軍為人民服務處》等等。同時發掘出很多美國檔案資料。
有了這些豐富的史料還遠遠不夠。要把浩如煙海的史料轉化成電視的語言,在史料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大命題的落地,做到令觀眾眼前一亮的電視呈現。《解放——人民的選擇》編導們埋頭數萬卷書籍、資料細心甄選,挖掘獨家鏡頭,挑選出最曲折、最感人的歷史細節,進行了影視再現,與講述人的講述相輔相成,只為觸摸最真實的歷史。
《檔案》團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解放——人民的選擇》項目組的成員,很多都是90後。他們首次實現全面實地實景拍攝,項目組跨越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輾轉十萬公裡,47處實地的外拍講述,引領觀眾重返歷史現場,足跡走遍江河山川、沙漠雪原。這次全實地的外拍進程,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不僅是專業方面的歷練,同時,更是精神上的洗禮。創作過程中,特意加入了記者的探訪視角,將他們的感動、感悟、感激真實地呈現在片中,真正地理解「為人民樹立豐碑」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