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築工基本功的4個動作(砌築工崗位操作技能)
2023-07-28 02:01:15 1
建築砌築工是土建專業的專業工種之一,也是當前熱門的工種之一,砌磚是一項具有技巧性的體力勞動,它涉及操作者手、眼、身、腰、步五個方面的活動。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砌築工在砌磚時常用的幾種砌磚方法。
1.「三一」砌磚法
「三一」砌磚法又稱鏟灰擠砌法,其基本操作是「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
(1)步法
操作時,人應順牆體斜站,左腳在前離牆約150mm左右,右腳在後距牆及左腳跟300~400mm。砌築方向是由前往後退著走,以便可以隨時檢查已砌好的磚牆是否平直。砌完3~4塊磚後,左腳後退一大步(約700~800mm),右腳後退半步,人斜對牆面可砌築約500mm,砌完後左腳後退半步,右腳後退一步,恢復到開始砌磚時位置。
(2)鏟灰取磚
鏟灰時應先用鏟底攤平砂漿表面,便於掌握吃灰量,然後用手腕橫向轉動來鏟灰,減少手臂動作,取灰量要根據灰縫厚度,以滿足一塊磚的需要量為準。取磚時應隨拿磚隨挑選好下塊磚。左手拿磚,右手鏟砂漿,同時拿起來,以減少彎腰次數,爭取砌築時間。
(3)鋪灰
鋪灰可用方形大鏟或桃形大鏟。方形大鏟的形狀、尺寸與磚面的鋪灰面積相似。鋪灰動作可分為甩、溜、丟、扣等。砌順磚時,當牆砌得不高且距操作處較遠,一般採用溜灰方法鋪灰;當牆砌得較高且近身砌磚,常用扣灰方法鋪灰;此外,還可採用甩灰方法鋪灰。
不論採用哪種鋪灰動作,都要求鋪出的灰條要近似磚的外形,長度比一塊磚稍長10~20mm,寬約80~90mm,灰條距牆外面約20mm,並與前一塊磚的灰條相接。
(4)揉磚
左手拿磚在已砌好的磚前約30~40mm處開始平放攤擠,並用手輕揉。揉磚時,眼要上邊看線,下邊看牆皮,左手中指隨即同時伸下,摸一下上、下磚稜是否齊平。砌好一塊磚後,隨即用鏟將擠出的砂漿刮回,放在豎縫中或投入灰鬥內。揉磚的目的主要是使砂漿飽滿。鋪在磚面上的砂漿如果較薄,揉的勁要小些;砂漿較厚時,揉的勁要大一些,並且根據已鋪砂漿的位置要前後揉或左右揉。總之,以揉到「下齊磚稜,上齊線」為適宜,要做到平齊、輕放、輕揉。
2.鋪灰擠砌法
鋪灰擠砌法是用鋪灰工具鋪好一段砂漿,然後進行擠漿砌磚的操作方法。鋪灰工具可採用灰勺、大鏟或瓢式鋪灰器等。擠漿砌磚可分雙手擠漿和單手擠漿兩種方法。
(1)雙手擠漿法
步法:操作時,人將靠牆的一隻腳站定,腳尖稍偏向牆邊,另一隻腳向斜前方踏出400mm左右(隨著砌磚動作靈活移動),使兩腳很自然地站成「T」字形。身體離牆約70mm,胸部略向外傾斜。這樣,轉身拿磚、擠砌和看稜角都靈活方便。操作者總是沿著砌築方向前進,每前進一步能砌2塊順磚長。
鋪灰:用灰勺時,每鋪一次砂漿用瓦刀攤平。用灰勺、大鏟或瓦刀鋪砂漿時,應力求砂漿平整,防止出現溝槽空隙,砂漿鋪得應比牆厚稍窄,形成縮口灰。
拿磚:拿磚時,要先看好磚的方位及大小面,轉身踏出半步拿磚,先動靠牆這隻手,另一隻手跟著上去(有時兩手同時取磚)。拿磚後退回成「T」字形,身體轉向牆身;選好磚的稜角和掌握好磚的正面,即進行擠漿。
擠砌:由靠牆的一隻手先擠砌,另一隻手迅速跟著擠砌。如砌丁磚,當手上拿的磚與牆上原砌的磚相距50~60mm時,把磚的一側抬起約40mm,將磚插入砂漿中,隨即將磚放平,手掌不要用力擠壓,只需依靠磚的傾斜自墜力壓住砂漿,平推前進。如砌順磚,當手上拿的磚與牆上原砌的磚相距約130mm時,把磚的一頭抬起約40mm,將磚插入砂漿中,隨即將磚放平,手掌不要用力擠壓,只需依靠磚的傾斜自墜力壓住砂漿,平推前進。若豎縫過大,可用手掌稍加壓力,將灰縫壓實至10mm為止。然後看準磚面,如有不平,用手掌加壓,使磚塊平整;由於順磚長,因而要特別注意磚塊下齊邊、上平線,以防牆面產生凹進凸出和高低不平現象。
(2)單手擠漿法
步法:操作時,人要沿著砌築方向退著走,左手拿磚,右手拿瓦刀(或大鏟)。操作前按雙手擠漿的站立姿勢站好,但要離牆面稍遠一點。
鋪灰、拿磚:動作要點與雙手擠漿相同。
擠砌:動作要點與雙手擠漿相同。
3.滿刀灰刮漿法
滿刀灰刮漿法是用瓦刀鏟起砂漿刮在磚面上,再進行砌築,刮漿一般分四步。滿刀灰刮漿法砌築質量較好,但生產效率較低,僅用於砌磚拱、窗臺、爐灶等特殊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