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詩電影《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2023-07-27 06:09:32 1
故事發生在1937的南京。那時的南京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的噩夢,那裡被日本軍害的滿目蒼夷,已經是一片黑暗,統統籠罩在戰火之中。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金陵十三釵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一)
昨晚上在電影院把好萊塢式《金陵十三釵》看完了,估計是刪減版,電影主線是:在南京大屠殺中,各色人等都努力保護一群女學生免受日軍「蹂躪」,最終,以一群妓#女和一個小男孩的慷慨赴難,換得女學生和她們新認的「父親」——白人假神父的得救,處女保衛成功。
看完《金陵十三釵》後,想表達的意思也許是:要愛國,再也不要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了。軍人排隊送死炸坦克的場景雖然沒有讓我動容流淚,但我知道了留在最後的是國民黨,而不是GCD。
可是回歸的現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網上多了,看到那些光怪陸離的鏡頭,早已麻木,只有發生到自己頭上才會熬熬叫,這樣下去只會到「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境地。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二)
最近《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正在上演,有幸在散文在線的首頁上發現原作,就第一時間收藏,讀《金陵十三釵》,淚紛紛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訓,這只是南京城裡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戰爭中的教堂在鐵蹄和淫威下風雨飄搖。唱詩班的女學生,從牆頭爬進來的妓女們,還有死裡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國傷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夥夫陳喬治,這些人物暫時被迫呆在一起,這十三個妓女,以出賣肉體為生,說話、做事、舉手投足都表現出了她們那個圈子裡的習氣,英格曼神父反感她們,怕她們影響那些稚氣未脫的女孩子,但又無法拒絕無路可逃的她們,勉強收留她們暫住教堂,豆蔻的悽慘遭遇,讓這些風塵女子開始正視現實,身邊的姐妹慘遭輪姦,救過來後已瘋瘋癲癲,而那幾個中國傷兵,下場更慘,連做了截肢手術的王蒲生也身首異處,妓女們冷靜的埋葬他們,這些人沒有前途和將來,死亡,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
玉墨隨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該是一段預示,與其遭蹂躪慘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媽書娟幼小的心靈對玉墨充滿仇恨,這個破壞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毀了她的臉。然而,為了救唱詩班的這些女孩子,這些妓女,她們化裝成女學生的樣子,去替她們,日本兵帶走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們義無返顧的帶著剪刀,牛排刀、髮釵,帶著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苟且偷安,何如轟轟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給這些孩子們,妓女,這些最最下層的人身上,閃現著傲人的光輝。書娟懺悔了,玉墨再也回不來了,或許,她該早一些原諒她?
但是,今天的我們可以原諒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諒了,去恨誰呢?軍國主義?還是自己軟弱的祖國?血淋淋的歷史銘記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個善良有正義感的美國人,在親歷和目睹了地獄般的南京城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最後自殺。活人姑且做惡夢,寧可不活,禽獸的行徑為人所不齒,但願後代們都記住這段歷史,南京——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只是這鮮血歷史中的小小一段。
嚴歌苓女士筆觸清新,細緻感人,一口氣讀完,泣不成聲,這就是我的祖國曾親歷的災難,中國人是不會忘卻這段歷史的,十三釵也將和歷史一樣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