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脈動觀後感1000字【薦】
2023-07-27 17:40:58 3
地球脈動,特別好特別好的紀錄片。BBC的又一鴻篇巨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地球脈動觀後感1000字一:
最近總是在不同場合不厭其煩地向朋友們推薦這一套BBC的紀錄片,《PlanetEarth(行星地球)》,又譯為《地球脈動》。擷取幾個令我感動的畫面,和大家分享。
沙漠裡久旱之後的一場甘雨,荒蕪如火星般的地表忽然奇蹟般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沉寂地下可能長達三十年的種子爭相萌發,絢麗奪目的小花布滿整片山谷。數天之內,它們生長、開花、凋謝、死去,完成一次輪迴。種子繼續埋藏,靜待下一次但卻不知是何年何月的生命怒放。
中國四川,大熊貓的棲息地,剪接之後的超長鏡頭,從料峭寒冬,白雪初融,到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漫山遍野的杜鵑、散落其間的櫻花,兩分鐘內,滄海桑田。
委內瑞拉平頂高原,柯南道爾的「失落的世界」。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從峰頂流下,陡然急降近千米,水霧在陽光下幻化出絢爛的彩虹。在這樣的激流裡,居然生活著不少動物。為了生存,在與水流的力量抗衡的鬥爭中,它們各顯神通。
智利海岸,終年無雨。但僅僅憑著雲霧帶來的水汽,就給沙漠帶來了生命的奇蹟。仙人掌在夜間綻放美麗花朵,花蜜成為遷徙的鳥兒沿途的美餐。無論在什麼惡劣的環境,只有一點點的可能,生命就自然會找到出路。
數量多得足以遮蔽天空的候鳥群,令人想起《遷徙的鳥》片尾曲中的動人詞句:Overtheshiftingdesertplains,acrossmountainsallinflames.Throughhowlingwindsanddrivingrains,tobebyyourside.
飛越喜馬拉雅,是蓑羽鶴每年遷徙的必經之路。面對世界上最高的山脈,面對隨時颳起的強風,面對虎視眈眈的天敵金雕,面對生死之間的挑戰,蓑羽鶴忍著寒冷和飢餓,一下一下地展翅爬升,從綿延雄偉的雪山群上掠過,去往那溫暖的越冬家園。
生活在K2地區的雪豹總是蹤跡難覓,拍攝人員隱藏等待三個月,終於看到它們出現在貧瘠而險峻的山地上。行走、跳躍、捕獵出擊、一舉一動都是那麼優雅動人,堪稱荒野中最美麗的風景。
每年往返於地球兩極之間的藍鯨,在深藍色的海上穿行,泛起陣陣白色浪花。雖然由於人類捕殺,數量已銳減至不足萬頭,但這種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依然在穿梭於廣袤的大洋,浮沉之間,宛若遊龍。
十小時在狹窄洞穴裡的艱苦穿行,展現眼前的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洞穴景觀。龍舌蘭洞的「燈飾」大廳,自然與時間的妙筆,令石頭變成了晶瑩閃亮的花簇,而遍布巖壁上的嗜極細菌,更是無視生命無法脫離太陽存在的普適定律,發出的光芒如同宇宙中的點點寒星。
成千上百的帝企鵝擠在一起,以相互的體溫抵禦零下40度以下的嚴寒和秒速30米以上的暴風雪,確保身體下面的蛋能平安度過世界上最漫長的黑夜。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落,當地平線上漸次出現雌企鵝的身影,生命的希望之火重燃。
馬達加斯加的靜夜裡,風雲變幻,雨季來臨。受到雨水的滋潤,高聳入雲的猴麵包樹頂端如魔術一般瞬間開滿了長達一尺的花。花蜜成為狐猴、鷹蛾的美味瓊漿,而掠食者又反過來成為授粉者。自然生態鏈的神奇表演就是如此的和諧。
十七年的地下等待,一個月陽光下的生活,成千上萬的十七年蟬湧現,給森林以及森林裡的生物帶來養分和食物,在種下希望之後死亡。要聽到它們在枝頭鳴叫,要再等待十七年。
沒有一絲陽光到達的深海,一座火山或一股潛流就可以帶來無限生機。色彩斑斕的珊瑚、海綿,千奇百怪的鸚鵡螺、章魚,在這個似乎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生命依然精彩。
片子裡,這樣的畫面比比皆是。超過五年的拍攝,濃縮而成十小時鏡頭前美輪美奐的世界,製作者用心述說著地球的故事。從北極到南極,讓你感受淡水、荒漠、山地、洞穴、冰原、草原、森林、叢林、海洋等多姿多彩的自然環境下地球時刻跳動的脈搏。
曾經見過有人問,如果向一位外國人推薦三部中國電影,你的選擇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見仁見智。但如果一位外星人新朋友想通過影像記錄來了解地球,那麼《PlanetEarth》應該可以位列其中。而作為地球人的我們,又怎麼可以錯過如此精彩的地球脈動呢。
地球脈動觀後感1000字二:
從昨晚的熱烈討論中足見有許多人在關心著,也在身體力行著環境保護的事情。這當然值得褒獎。
但是我總覺得,這個問題在根兒上就不是那麼方向正確。
保護這個詞,從來都是用在強者與弱者之間,從來都是大的保護小的,強的保護弱的;環境是什麼,他/她/它為什麼需要你的保護?環境是比我們弱還是小?
這樣的說法,根本上是人們借著科學理性狐假虎威。因為手中的科學,就以為自己可以掌控環境,破壞了環境,然後在修補環境。美其名曰保護環境。偽善的人們哪……
其實,環境問題的凸顯,是在人們眼見身邊的環境今天不似昨天,今天糟糕甚於昨天,身體的某個部位昨天好好的今天就疼了癢了變樣了,才開始抓後腦勺了,人就是這麼短視和近視。
人們為了環境做點什麼,不是保護環境,而是保護自己。自我保護從來都是人第一位的事情。所以無論你借著環保的名義做了什麼都沒有那麼大公無私。
關於環境問題,人不改變對待自然對待環境的態度,不理清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無法改善環境惡化的狀況的。
地球脈動觀後感1000字三:
生命最美。
最為刷了N遍planetEarth的觀眾和對野生動物紀錄片毫無抗拒能力的人,第二季是一份大禮。更開心的事看到愛登堡老爺爺還能露面,聽他的聲音也已成為一種習慣。BBC的紀錄片依然保持著高水準,而且明確能看到現在和第一季時相比,無論是科學界對對野生動物的了解,還是電視臺的拍攝能力上,都有了大大的提高。那些壯闊的景色、震撼的畫面、細緻的特寫,其實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也經常見是吧?不同的是,那些是綠幕,是倒模,是CG捕捉,而這是真實的拍攝,還原自然界最初的狀態。難以單獨說哪一個鏡頭最好,所有的內容畫面我是照單全收的,並且都認為是最優秀最美的。對所有人強烈安利。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