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綠裡奇蹟電影觀後感【精選】

2023-07-27 14:45:48 2

  《綠色奇蹟》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由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執導。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綠裡奇蹟電影觀後感一:

  弗蘭克達拉邦特是最懂得史蒂芬金的導演,他從驚險懸疑的氛圍下關注到史蒂芬金筆下流淌出來的不為人所注意的人性關懷,並試圖通過鏡頭傳達給更多的人。無論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是《綠裡奇蹟》,以監獄的題材和邊緣的人物,描寫了人性中漸被遺忘的角落,並傳達了對生命的敬畏與上帝的信仰。

  這是一部188分鐘的電影,漫長卻不拖沓,甚至可以稱得上奢華,它用鋪張的篇幅輕緩的描繪細緻的情節,鏡頭感像電影的淡黃色調一樣厚重樸實。它描繪了一群死囚在人世的最後一段時光,傳達的卻是救贖與希望。

  《綠裡奇蹟》首先告訴我們上帝的存在,他值得我們信仰,因為他悲憫每一個魂靈。

  聖經說,上帝憐憫眾生,派神之子耶穌入世感受並承擔苦難。而電影的主角——約翰克菲則作為耶穌的化身出場。他形象巨大且醜陋,看起來平凡懦弱,以死囚的身份出場,卻擁有上帝恩賜的神力。他消除了保羅尿道炎的苦楚,使小老鼠金格重生,治好了艾琳達的腫瘤,並嚴懲了佩西和比利小子。他傳達了上帝想要給人類的友好提示,包括即將死亡的囚犯:神跡的確存在,哪怕生而無望之時,上帝也會庇佑每一個無辜純善的靈魂。他總是在面前等著你,迎接你回到靈魂的安息地。而你要做的首先是相信上帝。

  這是一個108歲的老人60年前的回憶,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帶著這種輕泛的悽美。用一種近乎悲憫的基調潛行在電影的底層,這給了這部電影在質量上的一個升華。真是一部令人感到溫暖的電影。瞥開近乎殘酷的結局,整部片子像一列老舊的火車,沐浴著冬日裡乾淨的暖陽徐徐緩緩前行。

  綠裡奇蹟電影觀後感二:

  終於把《綠裡奇蹟》看完,合上書的最後一頁,不禁長長舒了一口氣,為故事有了結局,也為自己終于堅持看到結尾。不記得什麼時候,朋友介紹我看《綠裡奇蹟》這部影片,沒有去看電影卻買了原著。當時沒看完就放下了。據說,看史蒂芬·金的書,一旦開始,沒有人能夠拒絕將他的小說讀完。而我卻半途而廢,看來世事沒有絕對的。

  由於隔的日子太久,終還是從頭看起。《綠裡奇蹟》講述了州立冷山監獄死囚牢房裡的故事。那是1932年的事,當時死囚在執行死刑時,要走過監獄走廊上鋪的綠色油氈,這條在監獄裡稱為「最後一英裡」的綠色不歸路被稱為「綠裡」,之後要上的是電椅。

  整部小說給人節奏緩慢的感覺,人性的善、惡卻被彰顯得格外清楚,其間的角鬥、對人性的拷問格外驚心動魄。在死囚身上展現人性的光彩,在地獄之中夢想著天堂,震撼人心。

  書中的主人公約翰·柯菲,是個黑人,身軀龐大,因為強姦了兩個小女孩並殘忍殺害了她們而入獄。他入獄後,幾件事的發生,讓保羅·埃奇康比——州立冷山監獄的一位看守,改變了對他的看法。柯菲有一種神奇的本領,他能吸去人們的痛苦與傷病,讓它們在空氣中煙消雲散。他奇蹟般地醫好保羅·埃奇康比的病,奇蹟般地讓被珀西·韋特莫爾重創的叮噹先生起死回生。他善良、真誠,寬厚仁愛,會為別人不幸的遭遇落淚。保羅·埃奇康比不相信這樣的人會做出那樣的禽獸之舉。疑點也出現了,兇手在綁走兩個女孩前先用香腸吸引了女孩家的狗,之後用肉鋪的麻繩綁好了剩下的食物,但是柯菲是不會打繩結的。最後,真相還是被保羅發現,兇手另有其人。但是,這個案子無法重審,柯菲是清白的,但他還是得走上綠裡,走向電椅。這個上帝派來的天使,最後卻得到了這樣的結局……

  文中柯菲臨行刑前與保羅的對話,記憶深刻;「頭兒,我真的厭倦了我聽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我厭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孤獨得像雨天裡的小鳥。沒有朋友和我在一起,告訴我我們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又為了什麼。我厭倦了人們你恨我我恨你。我感覺就像腦袋裡扎滿了玻璃碎片。每次我都想幫人一把,可總是幫不上,對這我也厭倦了。我不想再呆在黑暗中。大部分時間我都很痛苦。太多痛苦了。如果我能了結這一切,我願意,可是我做不到。」柯菲的感受我亦有,孤獨地流浪,至少心是如此。比柯菲好些的是朋友倒有很多,可我不知道那些朋友哪個能真正懂我,哪個能肝膽相照。之後,柯菲心甘情願地走上綠裡,坐上電椅。從生前的喧嚷到身後的沉寂,他所要跨越的,僅是一英裡長的綠地,而我所要跨越的卻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這是一次奇蹟之旅,一次生死之旅,一次人性之旅,一次心靈之旅,一次人性救贖之旅。讓人不禁對活著的意義和個人的取向做出反思。

  綠裡奇蹟電影觀後感三:

  一個叫科菲,有著罪犯相的大塊頭,卻有著超自然的神力。

  在冷山監獄裡,科菲因為殺死了兩名小女孩而判死刑。但他與其他的犯人不同,科菲總是安靜地呆在牢房裡,好像一個單純的孩子,還天真的對獄長保羅說:「就寢後是否還有燈亮著?我怕黑。」看到這裡我不禁懷疑:這樣一個大男孩竟然會去殺人?然而除了保羅似乎所有人都對他懷有戒心。在科菲向Paul伸出手想要與他握手時,保羅真誠的握住了他的手。

  他們雖然是在監獄中,卻不缺少許多善良的本性。當戴爾遇到一隻小老鼠時,他的生活被點亮了。當他專注地看小老鼠金格先生吃奶酪,玩軸承時,他似乎已然不是一個死囚犯,直到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如此親切的與小老鼠告別:「再見,我愛你。」監獄的生活並未讓人喪失善良的本性,他的靈魂被洗滌了。

  然後奇蹟發生了,就在保羅因為尿道炎而暈倒在監獄的地板上時,科菲又一次向他伸出手,頓時監獄燈火通明,就像上帝到來一樣,科菲治好了保羅的尿道炎,使保羅不得不對他產生敬佩,又對他殺人的作為感到懷疑。戴爾的老鼠被佩西踩死,在他的手中奇蹟般復活。州**爾的妻子梅琳達身患絕症,保羅建議讓科菲挽救它的生命,於是獄警們偷偷將科菲運到海爾的家中,面對躺在床上的梅琳達,科菲輕輕地吻了她,奇蹟再一次的發生了。梅琳達重煥青春,她感激地對他說:「我們是在黑暗中找到彼此。」並送給他一個項鍊。科菲卻留下了淚水,因為他能夠感受到梅琳達的痛苦。

  獄警佩西是一個喜歡虐打囚犯的人,他打折了戴爾的手指,兇狠的踩死了他的老鼠,又在他的死刑上做了手腳,讓他在電椅上慢慢又痛苦地死去。戴爾的頭上迸發出的藍色火光,還有空氣中烤焦的味道,戴爾逗弄小老鼠的樣子在我的腦海裡閃回,這些無不讓我震驚,一個獄警怎能如此殘忍。,他喪失了善良的本性,淪落成一個以虐待人取樂的魔鬼。但是惡有惡報。當佩西想傷害科菲時,被科菲抓住手腕,看透了殘忍的心思。他被科菲注入梅琳達的病魔,在連續開槍殺死了萬惡不赦的比利小子後,他因精神失常進了精神病院。

  終於,黑暗降臨。科菲的刑期不遠了,保羅對他說:「科菲你想讓我做什麼我都會做。你想讓我放你離開這裡,看看你能走到多遠嗎?」然而科菲拒絕了他:「我知道你傷心焦慮,我可以感覺到,但你現在必須停止。因為我希望結束。真的,我累了。厭倦在路上,像雨中孤獨的麻雀。厭倦沒有夥伴陪伴,或者告訴我何去何從,或者為什麼。我厭倦了人們醜陋的彼此相待,厭倦了每天感到和聽到的傷痛。太多了。它一直就像我腦袋裡的玻璃碴。你能理解嗎?」科菲最後將他的超自然能力傳給了保羅,原來科菲只是要救小女孩沒有成功,卻被人們誤以為是他殺了她們。科菲就像一個天使,替有罪的人贖罪,替那些痛苦的人分擔痛苦。

  他的超能力全部用在了行善上,但是巨人也有累的時候,他無法承受那麼多的悲哀了。他通過死刑這種方式來解脫自己,讓保羅繼續承受世人的痛苦。他的遺願竟然只是看一場電影。當他看到兩個男女演員在跳芭蕾時,他說:「他們是天使....天使就像在天堂一樣。」他就像個孩子,心裡只有純潔和善良,他是上帝的使者,天使的化身,因為他痛別人之痛,憂別人之憂,他永遠都擁有光明。

  電刑開始了。但不同往常的是,獄警們都默默地流下眼淚。科菲對保羅說:「老闆,別給我帶黑頭套,我怕黑。」看到這裡我終於止不住眼淚了,他的死是如此的聖潔,他的所作所為是如此的讓人震撼,卻又讓人如此惋惜。旁邊的獄警已經泣不成聲了,保羅也猶豫的不想說出「通電」。藍色的電流穿過科菲的身體的場面令我慟哭。

  保羅再也沒有行刑。他以這超自然的力量活了108歲。他看著周圍的人離世,把這些作為他扼殺了上帝神跡的懲罰,他感受了太多的痛苦,希望死神現在就到來。

  「人終將一死,沒有例外,但是,上帝啊,有時綠色旅途真的沒有止境呢。」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