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個人觀後感
2023-08-10 18:44:33 2
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對天下百姓,對名利財富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理念,那就是: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杯,尤其不如永遠鐫刻在人民心中的廉政心杯。
20xx年永遠在路上個人觀後感一:
近期,央視一套連續播放了《永遠在路上》八集電視專題片,該片引發了全社會的較大關注。廣元市昭化區質監局根據上級紀委要求,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進行了觀看,並召開了全體黨員幹部參加的《永遠在路上》警示教育座談會。
會上,全體黨員幹部一致認為,該片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堅定決心,充分展示了反腐倡廉零容忍的態度、猛藥去痾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和嚴厲懲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該片以案件教育觀眾,以事例闡明理由,警鐘長鳴,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更讓廣大群眾看到了我們黨反腐敗的堅定決心。
與會黨員幹部紛紛表示,通過觀看《永遠在路上》,使自己受到了很深的教育,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牢記黨章,遵守黨紀黨規,始終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勇於擔當,為宜業宜居宜遊幸福美麗昭化建設作出貢獻。
該局紀檢組長李學民要求,要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對照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全面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群眾訴求,始終把保障民生、維護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充分發揮好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遵紀守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工作氛圍。
20xx年永遠在路上個人觀後感二:
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今天播出第七集《天網追逃》。
「貪飽就跑,跑了就了」,群眾常用這句話形容外逃貪官。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多數官員出國不歸,往往都與腐敗有關,說白了就是逃跑。因為官員不同於普通民眾,到底神通廣大,在東窗事發之前,都貪斂了大量財富,或主動或被動地逃離。「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古老的計謀被他們應用得淋漓盡致。
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七集《天網追逃》深刻剖析了這些外逃官員的經歷,其實他們在國外的生活遠遠沒有那麼舒服,甚至連起碼的一點尊嚴都沒有。如嫌嚴重違紀違法潛逃美國兩年半的遼寧省鳳城市委原書記、副廳級幹部王國強,他們不敢用護照在酒店登記,只能和一些複雜人員一起住在合租屋裡。不敢坐車,有病不敢就醫,天天生活在惶恐和不安之中,可謂生活失去了任何意義。
在現實中,一些貪官都幻想著自己能攜款外逃,潛伏海外,從而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還可以享受優質的生活,可是逃到國外才認識到理想和現實的區別,真切感受到投案自首、誠懇悔罪才能換來內心安寧、家人心安。由此可見,警示作用明顯,那些還在打著貪腐後外逃海外如意算盤的官員該到醒悟的時候了。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上辦法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強,一張無形的天羅地網已經讓他們無處容身。20xx年「獵戶行動」、20xx年「天網行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同時,國際共同打擊犯罪是大勢所趨,進一步編織反腐敗追逃追贓的國際法律網絡,強化司法執法合作則是共識,絕對的「避罪天堂」已經不復存在。
一言蔽之,央視播出的《天網追逃》教育意義明顯,警示作用深刻。那些準備外逃的官員應該有所警醒,「貪飽就跑,一跑就了」再也行不通,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難逃懲處,現今唯有主動歸案認罪伏法才是康莊大道。同時,廣大黨員幹部也應該深刻反思,增強拒腐防變的意識,莫要再有逃亡海外的心。
20xx年永遠在路上個人觀後感三: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10月25日消息,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今天播出第八集《標本兼治》。
近年來,隨著我國反腐力度的不斷深入,反腐重點已經由黨政機關向大型央企延伸。在中央巡視組的強力巡視下,先後石油系統、電力系統、中移動系統、民航業系統、建築業系統等諸多大型國有企業先後深陷腐敗泥潭。而這些國企腐敗窩案大都與掌握行業大權的官員有關,以他們為中心形成了系統性的腐敗,這樣的腐敗網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平穩,關乎著國家發展的戰略意義,絕不能小覷。
在央視播出的《永遠在路上》第八集《標本兼治》的案例,就明確表現出了能源腐敗問題的嚴重性。不可否認的是,為了國家戰略考量,能源產業都掌握在大型央企的手中,而不管主管部門領導也好,央企的領導也罷都在盯著能源壟斷的巨大利潤,於是慢慢就形成了關係複雜的腐敗網,正是這些失控的權力孽生了驚人的腐敗能量。
在警示片中,講述了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原董事長鄧崎琳、國務院國資委原主任蔣潔敏,此三人可謂極具代表性。劉鐵男掌握著審批立項大權,可謂掌握著央企的命脈,而鄧崎琳則代表著如今央企一把手的貪婪和腐朽,蔣潔敏則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曾經的一把手,雖然被調出但仍然掌控著石油系統腐敗網,在他被查後牽出了多名中石油高管。可以說,這三種人各自代表著一個群體,形成了腐敗的鐵三角。
讓人欣慰的是在這一輪的反腐行動中,中央嚴查能源系統腐敗窩案,可謂成績顯著,但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如官員與央企高管勾肩搭背的問題,能源項目審批環節中權力尋租、灰色利益鏈等深層問題。權力在手,再克制的人也容易衝動,各種腐敗自然也會如影隨形。能源反腐要取得長遠的成效,歸根結底還是要將權力關進籠子,用制度化監督實現權力制衡。
因此,要杜絕國企裡的腐敗潛規則,就需要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把官員與高管不該支配的資源回歸社會、回歸公眾、回歸市場。當然,這就要求必須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與魄力,加大抓改革的決心,把制度落實到位,對腐敗採取零容忍的鐵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