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11屆珠海航展觀後感

2023-08-11 00:29:38

  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是中國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舉辦,是世界五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航展之一以實物展示、貿易洽談、學術交流和飛行表演為主要特徵的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天展覽。

  第11屆珠海航展觀後感一:

  巨大的轟鳴,撕裂長空,戰機似逼人的利劍,迎面俯衝下來,及至臨近,突然昂首躍起,從人們的頭頂呼嘯而過;但人們並不驚恐,反倒無比興奮,因為這不是戰爭的時刻,而是和平的表演。

  耀眼的花瓣,在灰色的天空撒開,引來遍地歡呼,那是曳光彈,是戰機擺脫敵方飛彈恐怖追擊的誘餌,此刻,成了節日的禮花。

  這些,是中國珠海航展中最為吸引眼球的節目,其實,不唯珠海航展,世界上所有的航展,此類表演都是亮點。

  展會羅列出系列先進航空、航天武器,如蘇27、殲10、殲31、梟龍、轟6K、武直10等新銳戰機及各類無人機,還有對地、對艦、對空飛彈,以及各類航彈,林林總總,琳琅滿目,將五個龐大的展館塞得滿滿當當,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飛機陣列寬闊的停機坪上。這無疑是一場現代產品的盛宴,不過,宴席上擺放的不是人吃的佳餚,而多是些吃人的東西。

  展示武力也許是人類永久的時尚,但將殺人的武器和手段作為一種美來展示,讓人的內心難免有些糾結。據說,駕機表演的都是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表演的飛行技巧是高超的戰術動作,於是,先進的武器成了道具,優秀的戰士成為演員,高超的戰術成了演技。

  不可否認,就感官而言,表演是美的。你看空中,戰機排列如雁陣,分飛若花開,拉煙似彩練;那些飛彈和炸彈們,均作流線形設計:或苗條挺拔,或溫婉圓潤,頗具美人風韻,但她們柔美其外卻猙獰其中。武力這玩意,無論在形式上如何進行賞心悅目的包裝,內涵都是不美的,因為它帶來的是血腥和毀滅,是不善的。不善之物,何美之有?

第11屆珠海航展觀後感二:

  當今世界,地以國分,國之利益所在,戰爭危險尚存,如此狀況之下,研發武器,展示裝備,揚我國威,振奮民心,本來無可非議;只是將其與美掛上鉤來,感覺這審美的意識多少還是有些畸形。當然,這種畸形的審美並不專屬於某國某族的人民,也不會僅存於某個歷史的時期,而是一種普天之下千秋萬代皆然的怪事。

  人類是個奇怪的物種,她嚮往和平,也愛好戰爭;她珍惜生命,又不吝殺戮。這樣想著,神思便穿越了時空。,一幅幅歷史的畫面蒙太奇般地掠過眼前:我看到13世紀歐亞草原上的藍天白雲,綠草羊群,轉瞬間鋪展為漫天的徵塵和金戈鐵馬的廝殺。看到1937年初夏時節東瀛的櫻花,零落成為歲末隆冬南京江面的浮屍片片。看到1945年夏日邁阿密沙灘柔和的陽光,升騰為原子彈蘑菇雲中耀眼的輻射,然後,長崎、廣島的地上,一具具焦黑的軀體,……。

  從古至今,人類生活的畫面就如此這般地連綴,疊加,從而形成歷史。

  也許,人類自誕生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置於戰爭與和平這個悖論的泥潭,永遠不能自拔。有人說戰爭與和平是一種辯證的依存關係,人類無法杜絕戰爭,這話或許有些道理,但凡動物,為了生存,為了資源,難免爭鬥;可是,人類較之其他動物,同類間爭鬥的手段殘忍至極,直令人懷疑我們到底是否地球的物種;因為地球上,殘酷對待同類,無所不用其極的物種,唯有人類。

  既然悖論無法擺脫,戰爭與和平便將永遠伴隨人類,人類也將在這種悖論的推動下走向終點。因為弱者愛好和平,強者喜歡戰爭,而縱觀歷史,社會的走向總是強者左右的。

  觀看航展,生此想法,或許另類,但無可奈何,眾人的歡呼聲中,我之所感,如是而已。

第11屆珠海航展觀後感三: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今日開幕。先進的飛機、飛彈、火箭、雷達,一直是全球知名航展上的焦點,也是集中展示軍工企業整體實力的重要平臺。隨著殲-20、運-20、「長徵」「快舟」系列火箭為代表的展品布展完成,本屆「珠海航展」將為人們呈現哪些精彩,又將如何體現中國航空航天發展的新高度?

  從10月31日舉行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航工業在11月1日開幕的中國航展上展出70多項產品,包括運-20大型運輸機、殲-20戰鬥機、「鶻鷹」戰鬥機為代表的「20系列」跨代裝備,展示中航工業在20年中航空裝備從第二代到第四代的跨越。

  中航工業總經理譚瑞松表示,今年是中國航展第20年,中航工業作為主辦單位之一,將繼續以中國航展作為國內展示的主場,以「跨越發展二十年」為主題,通過11大類160多項核心航空產品和系統大規模參加本屆中國航展。

  備受全球關注的殲-20飛機首次公開亮相,並將進行飛行展示;列裝空軍後的運-20首次公開亮相,兩架一同參展,其中1架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靜展,1架進行飛行表演。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