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榜樣專題節目有感
2023-08-10 22:15:43 1
榜樣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動著我們去學習,去效仿。小編整理了收看榜樣專題節目的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收看榜樣專題節目有感一:
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要有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堅強黨性;要有勇於擔當、不負重託的責任意識;要有實幹奉獻、不計得失的高尚品德;要有廉潔奉公、盡心竭力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告誡全黨各界人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牢記初心。「初心」是《入黨誓詞》的諍諍誓言:「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即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會牢記我們在黨旗下舉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內心激動,心潮澎湃。作為新時期的黨員,我們更要牢記初心,牢記當初志願加入共產黨的決心,牢記在黨旗下宣誓的誓言。
忠於初心。「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要忠於初心,我們首先要立志,志就是目標。我們要做到心繫群眾,始終把老百姓的疾苦記在心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她始終把這種信仰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立志更要有堅定的信仰和信心,是對心志的始終自信,是對意志的堅定不移。不忘初心,就是始終銘記緣何出發的信仰;繼續前進,就是不改堅守志向的信心。
守住初心。不忘初心,守住初心,是每一個共產黨人所要面臨的精神考驗,對黨員幹部來講甚至是人生決擇。在日新月異的現實社會中,我們無時無刻都會面臨考驗和挫折,但我們只有堅守自己的底線,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要用先進思想武裝自己,做到理論自信。守住初心,通過不斷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純潔性,先進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都要牢記初心、忠於初心、守住初心,用行動踐行入黨誓言,兢兢業業工作,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將自己融入到偉大中國夢實踐中,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而奮鬥終身。
20xx年收看榜樣專題節目有感二:
《榜樣》專題節目掀起學習先進、弘揚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並結合工作實際,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愛崗敬業、履職盡責。以下是我個人結合自身觀點的觀後感。
10月26日晚,凱旋門社區組織社區在職黨員及轄區內退休老黨員觀看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的《榜樣》專題節目,學習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
該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艱苦為民、實幹敢當,勤勉敬業的精神。
觀看節目後,有老黨員動容說道:「他們的事跡,每個人做到的這些事情,我們也可以做得到,只要我們敢於犧牲自我,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不忘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家都表示榜樣其實並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20xx年收看榜樣專題節目有感三:
讀《榜樣的力量》,感覺受益良多。每篇文章,都是璀璨的智慧之花,等待著我們去採擷;書中的每位人物,都是鮮明的旗幟,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超越。以下僅是我讀書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幾點,請大家批評指正。
逝者如斯,轉眼間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8個年頭了。擺脫了初登講臺的拘謹,決心努力向優秀教師的行列看齊。於是認真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積極參加教研,把握每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曾有一段時間年輕氣盛,認為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認為在三尺講臺上站穩了腳跟。可是面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社會環境與教學環境、高考改革與課堂變革等諸多矛盾,隨著接觸的各種理念紛至沓來,思考同一問題時不同的解釋,突然間竟然發現,自己已深陷到各種信息的漩渦,自己越來越不會做教師了。直到閱讀了《榜樣的力量》叢書,心中才釋然,不僅找到了合理的解釋,而且明確了前進的方向和方法。榜樣是標杆,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在《中學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一文,我知道了自己在剛走上工作崗位的5年內,教齡與教學效果成正比曲線上升;第5至8年出現了一個平穩發展趨勢,是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我現在正處於這個「徘徊階段」,雖然自己學的東西多了,但因為還不能融會貫通,所以越來越覺得自己退步了。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再學習、再創造,在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上上下求索,爭取早日跨過「高原期」,形成自己的對教育教學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是有一些困難的,但是我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即使不能到達山頂,我努力了,也就無怨無悔了。天空中也許沒有我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於漪老師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後,長期從事語文教學,是我們語文教育界的豐碑。讀她的《加強教學的藝術表現力》使我如醍醐灌頂,首先要對學生有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想這句話應該適合我們所有的學科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有了愛,她的「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教學語言的表現力,一切以「學」為出發點」這些理念和做法就自然容易接受和應用了。我還看到她在自傳體著作《歲月如歌》裡寫道,「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都在學做教師」。我想這不僅是謙虛,更是一種偉大的人格。
我認為,之所以是名師而不是教書匠,就在於他們都突破了「術」的束縛。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
閱讀《新教育是什麼》一文,使我對朱永新教授所倡導的「使教師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重新閱讀了他的《新教育之夢》,再次使我熱血沸騰。當前,教育很「現實」,以至於「理想」根本無法立足。沒有理想時,我們又整天忙於應付。我真誠的希望,每一個老師,都能像朱永新教授那樣,給自己從事的工作加上一個定語——「理想」,然後腳踏實地、孜孜追求、永不懈怠,那麼,我們在工作時或許就會幸福許多。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