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論語淺談作文

2023-08-11 04:53:53 2

一曲琴聲,陪伴著行雲流水,沉思開始後靜靜的遙望遠方,曲阜豎立的石像廟碑,勻起一縷過往。

晨曦驚擾了天地,風捲起庭前落花穿過迴廊,卻嘆落花無情。濃墨追逐著情緒流淌,染著素衣白裳,卻感禮崩樂壞。

曙光微涼,爭辯無雙,書生意氣,提周禮,談為政,教世人,立賢人,重裡仁。一筆留精華,築中華千年的文化支柱。

風雲萬變,但文化未倒,北宋初年,趙普提出「半部論語治天下」,那何嘗不是你的精華在閃爍。那夜空中的明星,依舊因你燦爛。

歲月,奈你何?唯有你留下的精華在歲月的長河中放光。

君子之道

一百零七的君子,二十三的小人,您給我們書寫了一個坐標系,在人生的兩端,一段是小人,一段是君子,因此鼓勵我們好學,終成君子。

那麼,何成君子?君子,德為道。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

君子之德為根

德又為何?在今人的描述下它是一個文明人的社會責任感。它的宗旨在於對天下有利,但請注意這裡的利並不是利益,而是一種服務天下的精神。

我們的孔老夫子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還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形象-小人。「小人懷土」便是最好的證明,那便是利益為上的觀念。

但對於這個利,在生活中又要有正確的理解。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並且我們在生活中也得去花錢,去消費。因此這個利在我認為是本心所表現的觀念,是你用滿懷利益的心去做充滿利益的事。還是你用善心去做一些表面沾染利益的事。在我看來,這便是「始」,你的初心不壞,那麼佛法無邊,終有回頭之岸。

在儒家中仁與義是最重要的兩部分,仁是軟性之德,義是硬性之德。這便為「君子與仁也來,於義也剛。」一柔一剛,合成道德,然後成君子。

君子懷德,半是懷柔,半是懷剛,面對廣泛不一的對象。如此廣德,便是大德。

君子之交若葉

「君子成人之美」。所為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他人的好事。便為善,善方美,美便利萬物。

還知曉「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生要經歷的是處事,那我們要做到的便是助人為樂,成人之美。

如若世上皆為這樣的話,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為一個我們都幻想的美好的世界。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人人獻出一點愛,讓世界變為美好的人間吧!

君子之禮為幹

君子的種種思想品德,需要形之於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這便是禮。精神需要賦形,人格需要可感,君子需要姿態。這不僅僅是一個「從裡到外」的過程,而且也能產生「從外到裡」的反饋。那就是說,當外形一旦建立,長期身體力行,又可以反過來加固精神,提升人格。

禮談起來,我們總能誇誇其談,但我們又能做多少呢?古人道:禮,為態,一為敬,一為讓。

敬主要表現在我們去由內心去欣賞他人,從而對他人進行尊重。讓主要表現在我們去捨棄一些東西給他人。

君子對人應該對之有禮,我們每個人都給別人一個微笑,那麼我們就不知會有多少個微笑。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互相以禮相待,這所產生的力量是偉大的。

一個扎入深土的根,一棵龐大的幹,一傘茂密的樹葉,這再加些旁枝,這邊造就了一棵君子之樹。

碧水隱青川,潺溪環石彎銜彎,君子樹一棵。墨染遠秋,慢長聲輕嘆,夢裡有誰成此樹?

人仁之道

談墨家,我們不忘「兼愛非攻」;論儒家,我們也會想起「仁」。作為《論語》為四書之一,更是少不了仁。那究竟《論語》中的「仁」是什麼?

在這五千年的歷史古風中,最有名的是「博愛謂之仁」。但我們的大儒孔孟荀都沒給出確切的答案。我們也都明白一個道理,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所以在兩千年的歷史中,張老師講的是張式孔子,李老師講的是李式孔子。到底我們要去去哪一個呢?

但對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仁」,我認為是可以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本心就帶有的品質,他們要做到的就是去後天補他的不足之處,因此只看到了自己的應該之處,就寫出了因該說是寫出了自己的「仁」自己的論語。所以不能說誰是對誰是錯,只是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

那麼,我們就要去尋找一個大家都認同的「仁」,但不能偏出《論語》為我們解釋的「仁」。

我大致的總結了一下,其中有如何成仁,仁的作用,和仁與其他方面的關係。

在我個人的理解加上對君子的理解,我認為仁是一種內懷赤子之心,外交彬彬有禮,以世界上所承認的高尚道德為魂,去愛世人的大胸懷。

因為在我看來這個仁在今世是可以被大家所觀賞的,但因為我這薄弱的學識在細心的研究時,發現「仁」這個東西在今天這個大環境改變的世界上,書中的一些東西已經沒有大環境為之配合,好像已經處於一種虛幻的狀態,無法達到完美。

就拿我自己說,我曾經去試圖做到仁,但發現總是在一些地方做不到,估計是我的周圍環境複雜。但我卻一直去堅守我的本心,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我的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可越發的堅守本心了。

因此,在我看來一個人他做到什麼程度主要看本心,看初心。

那麼這也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去堅守自己的赤子之心,去用初心去更好的服務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讓我們每個人去做到不悔。

因為也唯有不偏自己的本心,方可做到世間難做的無怨無悔。

風微細落花,古人含笑的臉頰恰如隔世的畫。那面見君子將愁緒作罷,我頃刻忘塵瑕。

溪水倒映月牙,晚笛縈繞古琴,我系白馬等你閒來賞「仁」花,緣分不該只是牽掛,

若一世一剎那一生等一回答,我願將這青發隱入千年雲霞。

為你一人瀟灑,我等你一身白衫,水閣之外一叢蓮花,不比你一身高潔。

我身著一衫青衫,煙波渺渺蓑衣竹筏。你是否願與我踏遍天下,往來幾次春秋賢人又開豪宴,你沏杯清茶將萬利放下,隨我提筆入畫林外,覽盡風沙看透世間繁華。

等一君子,尋找那同世的花。

同类文章
新型玻璃發布會作文300字

新型玻璃發布會作文300字

大家好!我是一家玻璃廠的推銷人。我今天來是向你們介紹幾種新型玻璃的,請大家認真聽我介紹。我們廠的「無敵玻璃」可是堪稱世界一流的。這種玻璃是給銀行、珠寶店、博物館等地方安裝的。這種玻璃非常堅硬能抵擋一切攻擊。無論是子彈、榴彈、炸彈都無法穿透。就是c4定時炸彈也炸不碎。即使炸碎,玻璃中有一根細細
動物的護身術作文450字

動物的護身術作文450字

別小看動物世界喲!他們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來,肯動腦筋,會用自己的智慧來保護自己,它們的方法五花八門,我們現在就來探索神奇的動物世界吧!記得在一個假日裡,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去森林裡仔細地觀察,驚奇地發現:不少動物為了生存,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他們的方法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比如竹節蟲,它寄
那個戴眼鏡的男同學作文500字

那個戴眼鏡的男同學作文500字

前些天,我看了一則小笑話《稱呼在變化》,內容寫的是「我」視力不好,戴上了眼鏡。讀小學三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說:「請那個戴眼鏡的同學回答。」讀六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說:「請那個戴眼鏡的女同學回答。」到了初中一年級時,又陌生的老師來上課,我舉手時,老師
修鞋人作文250字

修鞋人作文250字

一天,爸爸讓我拿著破了的鞋子,到補鞋攤上補鞋。我來到補鞋的地方,鞋匠張叔叔正好坐在凳子上休息,我走過去,說:「張叔叔,幫我補一下鞋子好嗎?」張叔叔身子起來了招呼我稍等片刻。張叔叔真厲害,他麻利的用錘子把鞋上掉下來的那個帶子進鞋底,然後穿針引線把破了的地方縫緊……不一會,鞋就修好了。我問道:「
為書痴狂作文450字

為書痴狂作文450字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男孩,我家的書多的可以堆成小山。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我和書之間的故事。在很小的時候,磨牙用的就是書了。我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件事,就跟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三歲時就開始讀書了,那時讀書沒有選擇,因為喜歡讀得懂的繪本。但今天的勤讀是否也得益於當初呢?從三歲到今天,我讀過的書起碼有一百本
讀書與成才作文450字

讀書與成才作文450字

我今天要說的主題是讀書與成才。怎樣才能成才呢,讀書與成才又是怎樣的關係呢。先說說讀書吧,即然我們來到學校,就要好好讀書,讀好書,不要在這裡坐著虛度光陰,白白的浪費我們的美好青春年華。讀書,只為我們將來的人生路途做準備的。而讀書,並不是讀死書,而是要讀好生活中的美一本書。其次我覺得讀書是一個『
電子風車作文350字

電子風車作文350字

風,同學們一定都見過吧。但能利用是風發明什麼東西呢?讓我來告訴你吧。一天媽媽問我:「風能發明什麼麼?」我怎麼也想不出來。媽媽又說:「未來的。」我立刻就想出來了電子風車。電子風車的身體是無所不能的。可以變大,也可以變小。還可以吹頭髮,可以當風扇還可以當風車。有一次媽媽洗完頭,頭髮溼淋淋的。媽媽
未來的遊樂場作文450字

未來的遊樂場作文450字

同學們,在我們這個時代裡,遊樂場想必大家都去過。但是,未來的遊樂場,你想像的出來嗎?我就來給你說說我想出來的未來的遊樂場是什麼樣的吧!首先,這個「遊樂場」由一個金屬的、小巧玲瓏的盒子裝著,而且盒子上面還有兩個按鈕,分別標註著「開」和「關」,你可別小看了這兩個按鈕,它們的用處可是很大呢!只要你
不和「懶」做朋友作文400字

不和「懶」做朋友作文400字

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如果和它交上朋友,那麼,你的一生就會被它這個「大魔王」給毀了。你會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後天,總之是懶不想幹;你會不想寫作業,今天找個理由不交,明天編個故事騙人,這還是懶;你還會不動腦筋,遇到問題不去思考找別人尋求答案,這還是懶。是呀,這種行為多不好啊!惹多大的禍呀!可
為螞蟻喝彩作文700字

為螞蟻喝彩作文700字

螞蟻,這種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的動物,在人類的眼中,是卑微的,是渺小的。對人類來說,踩傷或捏死一隻螞蟻好像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一群螞蟻,確實讓我改變了對它們種族那種視而不見的看法。那是一個清爽的下午,我閒著無聊,就在院子裡看書,這時,一小群螞蟻引起了我的注意,跟著它們,我找到了蟻穴:一個在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