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是企業之魂《永遠的鐵道兵》觀後感
2023-08-01 18:53:24
大型口述記錄片《永遠的鐵道兵》,在中央臺播出,真實在現了鐵道兵指戰員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新中國建設和脫下軍裝中國鐵建改革發展光輝歷程,再度重裝走進人們的視野。
我1981年10月有信成為這支英雄部隊的一名「新兵」,耳聞目睹了一些傳奇故事。今天,觀看了《永遠的鐵道兵》,熱血沸騰。他們為全國人民的解放「仗打到哪裡,鐵路就搶修到哪裡」;他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建成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他們在和平建設時期是「祖國鐵道建設的突擊隊」;他們改工成為今天的中國鐵建,更成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領頭羊。他們依靠的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用鮮血和生命鑄造了「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險阻」的鐵道兵精神,他們不僅給國家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寶貴精神財富,不愧國家的驕子、鐵建的脊梁、學習的楷模。他們身上集中的體現了:一是捨生忘死,報效祖國。「登高英雄」楊連弟是最好例證。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他冒著槍林彈雨,以勇敢和智慧登高作業,修復了大橋,出色完成任務,用鮮血和生命鋪鋼鐵運輸線。二是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南昆「鐵人」馬鴻臣他從事鐵路建設32年,其中有20年美好時光獻給了祖國高原的鐵路建設,通向昆明的三條鐵路幹線,都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他愛崗敬業,負責組織施工的124項工程項目優良率達100%;技術革新20多項,發表科技論文10多篇,研製的(洞外大間隔等微差爆破)科技項目,被定為國家級工法。在南昆鐵路建設中,他提出變更設計114項,為國家節約資金1300多萬元,直到病倒,人們才得知他已經是肺癌。三是開拓進取,取為人先。工人出身的徐春光,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刻苦鑽研技術,在大跨度橋梁懸灌領域技術超群,被稱為「懸灌梁大王」,他負責施工的工程,有五項榮獲「魯班獎」。四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潔。王宜強,這位1944年8月出生,1963年3月參加鐵道兵,1964年入黨。幾十年來,他參加了貴昆、成昆、襄渝、青藏、大秦、南昆、內昆等鐵路幹線的修建。工作中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勤勞儉樸,身殘志堅,為祖國鐵路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3次榮立二等功,10次榮立三等功,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委授予他「優秀共產黨員標兵」,鐵道部勞動模範、火車頭獎章、「南昆鐵路建設先進個人」、全路「十大廉政公僕」稱號。五是忠誠企業,魂系鐵建。邵堯霞,在青藏鐵路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無人區施工中,活躍著她的身影,被同事們稱為「抓質量的鐵娘子」、「雪域高原的智多星」。在唐古拉山青藏鐵路最高點火線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並獲得全國「五一」巾幗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今天我們學習、傳承鐵道兵精神,就要學習鐵道兵指戰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學習他們報效祖國的崇高使命;學習他們無私無畏的犧牲精神;學習他們拼搏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實際工作中,把對黨、對企業的忠誠放在首位,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企業發展我進步,企業興旺我幸福;自覺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言行一致性、表裡如一;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幹好本職工作,這是對自己的起碼要求,也是衡量自己是否忠誠於企業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