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等著我》觀後感
2023-08-01 18:03:48 2
央視《等著我》尋親欄目是我愛看的電視節目之一,七月曾直播了一期抗戰老兵專場,我在肅然起敬的同時覺得可喜可賀。喜的是黨、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賀的是今年是我國抗戰70周年,天安門前有大閱兵儀式。
望著精神抖擻、佩戴軍功章而又白髮蒼蒼的老兵,記憶中那顆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紅色五角星漸漸向我靠近,越來越紅,越來越亮。
慢慢地,慈祥的老姨由遠而近,來到了我的面前。
老姨姊妹三人,是外婆的唯一姐姐,住在鄰村。我記事時她已是一位滿頭銀髮、白淨而清瘦的小老太太了。
小時候每逢春節,媽媽便擇日讓我和大弟去給老姨拜年。記得一進窯門,門右邊的土炕上會有一位穿著深藍對襟布衫、盤腿、正抽著旱菸而坐的老太太,那便是我們的老姨。只見她頭頂一方白底淺藍邊豎道手帕,兩隻三寸金蓮分別交叉,壓在兩大腿下方,白底朝裡,黑幫朝外。她的腰杆直直的、端端地,八寸長的銅色煙杆泛著明亮亮的光澤,一匝長的黑色皮菸袋吊在煙杆下有節奏地來回晃動著,菸嘴裡的火星隨著「吧嗒、吧嗒」的吮吸聲音一明一暗,很有特點,我們知道那是她春節固有的姿勢。見我們進來,老姨笑眯眯地吩咐表叔接物倒水、生火做飯,不一會連著炕的灶臺上便升起了滾滾白氣,窯洞裡更暖和了。
老姨一生共養育了四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兒子參加了遊擊隊,當了解放軍,屬彭德懷部下,後來都戰死殺場,留有彭老總手諭籤名,只是連屍首也未見,年紀輕輕的,還沒來得及成家。老姨從未說過這些,是母親悄悄告訴我的,說聽人講好像在我們村北山背後的一個叫做百子橋一帶。
老姨不識字,卻很有見識,不然怎會送兩個兒子去前線打仗?因此,從那時候起,我心底開始對她有了幾分敬意。
大概怕老姨傷心,誰也不敢問她關於那兩個不在人世的兒子的一些事情。
老姨沒有女兒,因此我那時暑假裡常去她家玩。
老姨家的院子呈不規則的倒三角形,總是打掃得白白的、光光的。我見她經常坐在院子角落的玉米倉處長久的沉默時,我會跑過去問她好奇的一些問題:為啥只有她家的窯牆上方才貼著「烈軍烈屬」「光榮家庭」的牌匾?為啥她的孫子都聽她的話?老姨便像換了個人似的話多了起來,眉宇間即刻透出幾分英氣,挺神氣地道出答案來。至此,我才明白,老姨家牆上的那一尺長的兩塊黃底紅字牌匾為啥常年掛著,而且分外鮮亮醒目。
八十年代的我國農村還比較貧窮,老姨家的生活境況也不好,單是每年打的糧食就不夠吃。全家八口人只有兩個土窯洞,兩門兩窗從沒上過色漆。一個窯洞既做堂屋,又做吃飯、睡覺的地方,屋裡的幾件舊家具連同鍋灶案板均擺設的整齊自然,叔嬸和表哥們住;一個窯洞老姨老姨夫住,後掌放著糧食及農具雜物,也是滿滿的,但這並沒有影響老姨一家對未來生活的樂觀。小表叔勤快,做得一手好飯;嬸嬸開通明理,當著村委會婦女主任;最耀眼的還數老姨,她面容白暫,笑盈盈的,銀髮梳理得光光整整,並在腦後挽一髮髻,用黑色網狀發罩套著,很東方美。
我最愛看老姨走路的姿態,她雖然常是深藍衫,黑布褲,冬季穿著寬大的黑棉褲,但總是乾乾淨淨,利利索索,尤其那對裹著的小腳,連著用一寸很長的黑布條纏著的褲腳,一同隨著身體扭動而前後擺動的兩隻胳膊特引人注目,搖搖曳曳、咯吱咯吱,雙耳的銀色耳圈跟著蕩歌,一起一落很有風景,最終定格在我的記憶裡了。我曾想,年輕的老姨一定漂亮,愛美,風姿卓越。
老姨家的堂屋是我常呆的地方,那時左邊的牆上掛著大大小小好幾個鏡框,相框裡的照片排的滿滿的,僅大表哥的就佔到了三分之一,婆婆對孫子的疼愛往往體現在一點一滴上,老姨也不例外。
鏡框裡的相片我是最感興趣的了,只要我雙腿跪在四條腿的高長條木凳,胳膊撐在長方形木桌上時,老姨就會欣然湊到我跟前指著照片介紹情況。最讓老姨得意的是她長孫的四寸半身彩照,濃眉大眼,戴著一頂軍帽,帽上的紅五角星格外鮮眼,老姨眉飛色舞地說那是大表哥剛到部隊照的,英姿颯爽,他很喜歡。這時,她會一遍又一遍地用抹布來回摩擦,久久不願離開。那幅照片不知不覺便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那顆鮮亮的紅色五角星也烙在了我的心底。
大表哥身高一米八,國字臉,春節探親一身綠軍裝,披一件軍大衣,頭戴一頂五角星軍帽,英俊威武,風度翩翩。
我們管大表哥叫解放軍,他來我家拜年,我們都很榮耀,也很高興,加上他善於言談,愛好文藝,我們愛圍著他叫他講故事,他會面帶微笑不厭其煩地滿足我們,趁他繪聲繪色地講到激動處手舞足蹈時,我們便偷偷去摸他軍帽上的紅五星,稜稜的、硬硬的、結結實實,他一仰頭,我們立即哈哈大笑,他也跟著大笑起來,那一天過得太快了。
老姨們一輩任勞任怨,隨遇而安,辛辛苦苦可想而知。也許是經歷了太多,晚年的老姨生活得很平靜,家裡家外從從容容,而且子孫們又孝敬,可以說是比較幸福的了。
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小表叔同樣也養育了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參軍老姨看到了,也分享了長孫幾年美好的快樂生活,而後幾年,我的三表哥也如願似償參了軍。大表哥參加了當時的對越反擊戰,還立了三等功;三表哥在北京的部隊裡常受到領導褒獎,也幹得不錯,只是這些老姨再也看不到了。
後來由於多種原因,我沒能送她老人家人生最後一站,成為我至今的一大憾事。
再後來三叔的外孫,也就是老姨的重孫子參軍了,在部隊亦幹了十幾年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像老姨這樣為革命解放事業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後方普通婦女千千萬萬,她們不會在人前表功,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想不到索求,但她們個人以及她們的家庭理應受到尊敬和愛戴。
今年是我國抗戰70周年,我懷念老姨的心情與日俱增,每當夜晚星光璀璨,我仰望著湛藍浩瀚的天際,在繁星閃爍中努力尋找一顆最亮最亮的明星,而後肯定那就是我美麗的老姨,她正在天堂上注視著我,平靜地與我拉著家常,並叮囑我好好成長。
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傷亡數約為三百多萬,韓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約五十萬人,如此眾多的人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沒有被人們關注。近些年來,在眾多組織和個人的不斷努力下,老兵這個特殊的群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正視和關注。這些曾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老人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央視《等著我》欄目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老兵,為社會各界關愛老兵樹立了榜樣。
老姨,願您在天堂裡幸福如夏花般燦爛!紅星,在我心中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