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500字
2023-08-01 22:42:48
篇一: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我們一起走迪克》,這本書講了:有一隻醜狗,應為醜被主人遺棄了,後來被阿炯——一個盲童收留了。迪克闖了禍阿炯只好去昆明找他的媽媽,可是路途遙遠,他們只能爬過死林去昆明。就在這時好事來了,有幾位叔叔說要把他們送到昆明。第二天,他們抵達昆明,阿炯想起來他的媽媽住在豆腐營。可是,他們詢問了好多路人都沒有問出來豆腐營在哪裡,他們只好在路口以拉二胡為生,有一位好心的阿姨,阿姨每天都給他們錢,阿炯不知道這位好心阿姨就是他的媽媽。幾天後,這位好心阿姨說要去出差,阿炯以為這幾天沒有飯吃了。他正準備回到他的家——橋洞。
這時。有一位賣混沌的大叔叫住了他,說:「有一位阿姨把你十天後的混沌的錢都付了。」小主人心想這位好心人會不會是他的媽媽呢?第二天小主人被凍感冒了,迪克費盡心思想找醫生為小主人治病,可是醫生看見他都拼命的逃跑。這時,那位好心阿姨來了見阿炯被凍感冒了,乾淨拿出幾個花花綠綠的藥片給阿炯服下,並把阿炯帶回她的家中。日子一天天過去,阿炯的病情一天天的好起來了。
有一次小主人在陽臺上拉二胡,被好心阿姨的丈夫聽到了感覺很不錯,就把阿炯帶進了他開的劇場,小主人一夜成名。可是迪克卻被關進了籠子裡,小主人為了救迪克還不想拖累好心阿姨,他們選擇了永遠的流浪。
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人和動物的感情是非常可貴的,我們看中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堅強,還有他們的友誼,那種發自內心的友誼。
篇二: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暑假時,我看了幾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這本《我們一起走,迪克》。
這本書主要寫了:迪克是一隻被助人遺棄的長得其貌不揚的狗,在迪克饑寒交迫流浪時認識了現在的小主人阿炯。阿炯是一個失明的孩子,一年級時母親離家,從此沓無音訊,他跟著錢老瞎學拉二胡,師傅去世後,阿炯便在茶館拉琴養活自己。之後,茶館的老闆辭去了阿炯的工作,迪克為了主人,在茶館鬧事。於是,阿炯帶著迪克被迫背井離鄉,來到了媽媽的家鄉。阿炯初來乍到,為混口飯吃,只好和迪克在街頭賣藝。好景不長,他的媽媽湊巧看見了他,也認出了阿炯,礙於惹事生非,他媽媽沒有告訴他,把他帶回了家。媽媽現在的丈夫宋經理安排阿炯取自己的歌舞團表演,不久,阿炯知道了真相,他又帶著迪克出去流浪。
看完整本書,迪克與阿炯之間的深情厚誼感動了我。在迪克流浪時,阿炯並沒有嫌棄迪克的樣子,義無反顧地收養了迪克。而迪克為了阿炯,更是赴湯蹈火。阿炯的生活艱辛不已,在他生命的低谷,迪克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在他身無分文的時候甘願犧牲自己為主人換取食物;在他生病時想方設法把他送進醫院;燃起了他生活的信念。在阿炯的身後,永遠有迪克堅強的後盾。他們相互扶持,度過一次次難關。「朋友」的概念在迪克與阿炯身上被賦予嶄新的意義,他們之間的友情像利劍刺穿了語言的障礙,讓人與狗之間零距離相處,成為真摯的朋友。生命的顛簸起伏在迪克與阿炯的身上演繹著,綻放著人心與狗心最美好最真實的那份情感。
我深深地為之動容,人與動物這種親密無間的友情讓我震撼,這是一種多麼感人肺腑的愛呀!
篇三: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迪克,是一隻帶有血統高貴的獵狗,由於他天生長得非常醜,剛剛剩下幾個月就被他的主人遺棄,任其它自生自滅,但它卻以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逐漸學會自己捕捉獵物,一次偶然的機會然他感覺到它需要一個主人。但很多人都認為它醜、沒用,不要它,也多次證明他有用,可一事無成,直到有一天,巧遇盲少年阿烔,本來想讓阿烔讓路,但阿烔卻在慌忙之中丟了竹竿,迪克一次又一次的幫助阿烔,時間一長迪克就成為了阿烔的好夥伴、導盲犬。阿烔原來在茶樓拉琴,一年過後,他在茶樓拉二胡的位子卻被一臺錄音機給取代了。
迪克也是一隻懂事的狗,看出了小主人的心事,便去了茶樓大鬧了一場,而且還驚動的警察。要除掉迪克,阿烔被迫離家出走,去找自己的親媽。經歷了種種困難,才在紅蕾劇院謀了一份拉二胡工作,卻需要與迪克互動,以演譯苦難生活來打動觀眾。但由於迪克長得太醜,一上場就把觀眾給嚇著了。歌舞團的宋經理十分惱火,它才被關進靠近廚房的夾牆裡邊養著。
過了不久,迪克的位置被一隻善於表演的白獅狗所替代,而迪克在自己的角落裡可是度日如年,當它知道自己的身份被假冒,便咬了胖廚師和白獅狗,雖然解了氣,但也為自己惹上了最大的麻煩——將被歌舞團當作冬至的下酒菜。當阿烔發現歌舞團宋經理的愛人就是自己的親娘,而他們恰恰是因為名聲、地位的原因一直在欺騙他時,阿炯作出了他一生之中最最重要的抉擇:永遠的流浪。
讀了這本書,我非常佩服迪克那種堅決服從主人的命令、勇敢、為了小主人可以連自己的命都不顧。這一點,我們都應該學習。
篇四: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讀了沈石溪寫的《我們一起走,迪克》這本書讓我感受很深,一個盲人與醜狗的感人故事,一個讓人感受至深的情感糾葛。讓人看後無不被其情節所感動,無不為其而動容。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裡,一隻狗是純種的獵犬,可是卻長得奇醜,沒有人喜歡它,一個叫阿炯的盲童收養了它,並起名叫迪克,後來迪克惹了事,他們只好逃往外地,於是盲童打算去找他阿媽,一路上迪克護著阿炯。終於到了他阿媽所在的城市,他的阿媽卻不敢認他。後來卻被他阿爸知道當做賣點,變成掙錢的工具,利用他和迪克之間的感人故事,為他贏來了不少錢,可是到最後謝幕時,本應迪克上場,可是他們卻因為迪克太醜,不願意讓迪克上場,而是換了一隻可愛的小狗,人們的思維不知為什麼,認為那隻瘦弱的小狗真的可以護送著一位盲人麼,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對於假迪克的身份提出質疑,反而認為他就是真正的迪克。後來啊炯不願意作假,於是帶著被關起來的迪克走了,走向茫茫的遠方……
多麼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盲童,一隻醜狗,震撼人心,也幸虧阿炯是一個盲人,對於醜狗才不嫌棄,而迪克本身就是一條純種的獵犬,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再加上阿炯對它呵護有加,迪克一直忠心耿耿,甚至為了給小主人籌集一點醫藥費,不惜自己給別人當作陪練,被打得鼻青臉腫,只為賺那幾元錢,多麼忠誠的狗呀!其實任何動物都是我們的朋友,如果誰家裡有小動物一定要,愛它們,不帶有任何功利色彩,讓我們一起愛護小動物吧!
篇五: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我們一起走,迪克》講的是一個叫阿烔的盲孩子和獵狗迪克之間的故事。
迪克是條獵狗,因為醜陋,被原來的主人拋棄了,成了一條野狗。後來它遇到了阿烔,被阿烔收養了。一次迪克為了給阿炯報仇砸壞了茶館裡的錄音機,他們賠不起,被迫開始流浪的生活,到昆明找阿炯的生母。
阿烔十分會拉二胡,他以自己和迪克的遭遇寫了一首曲子,被劇場宋經理看重,去上臺表演,獲得了成功。謝幕時,迪克按要求上了舞臺,卻被觀眾用果皮砸了出來,原因只有一個——醜陋。後來宋經理要殺迪克,無奈,阿烔和迪克又開始了流浪的生活……
故事當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十分清楚——外表的美麗可以掩蓋許許多多內在的醜陋。
也許只有阿烔這樣的盲孩子,才可以看見迪克內在的美麗。他是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的。阿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迪克的心,那才真實。那些只看外表,就斷定迪克是條惡狗的人,是被外表的美麗迷失雙眼的人,他們看不到內在美。阿烔的眼睛雖然是瞎的,但是內心比許多眼睛好的人,都要明亮。
我們太看重外在美了,卻看不到內在美了,忘記了內在美實際上比外在美更重要。
不要輕易的相信會騙人的眼睛。請你用心去傾聽,去傾聽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