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其宅而卜其鄰舍(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2023-08-02 11:01:56 1
還記得你的婚禮嗎?
還記得你參加過的婚禮嗎?
還記得參加婚禮自己的心情變化嗎?
2500多年前,《詩經》「桃夭」便有對婚禮的描寫,「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姑娘要出嫁了,夫家因為她變得和順美滿。說明了自古以來,人們對婚禮的重視,對女性作為妻子的希冀。
時間向前,婚禮也不斷變化。
70年代,一身乾淨衣服,一本毛主席語錄,幾塊甜蜜的糖,就是一場幸福的婚禮;
80年代,一身紅裝加頭花,還有一場盛大的進門儀式,見證兩人幸福的開始;
90年代,白色、粉色的婚紗,精美的婚紗照,留下年輕的記憶;
到了新世紀,婚禮囊括了所有你想擁有的榮耀,不但西式的時尚,鮮花、婚紗、高級轎車,還有逐漸復古的懷舊,鳳冠霞帔、八抬大轎、高頭大馬,只要你想通通滿足你。
婚禮的奢華一浪高過一浪,女性對待婚姻、丈夫的態度也在不斷地變化,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到追求自由平等,女性的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逐年攀升的離婚率又讓我們陷入思考,女人的地位是不是太高了?
一個女朋友,家裡三個孩子,她是在家裡最小的孩子,所以全家都格外疼愛她。雖然家境一般,但是長相姣好,身材高挑勻稱,所以後來找了一領導的獨子。雖然這男孩矮、胖、醜,但是架不住男孩媽媽不停地金錢誘惑,女孩終於開心跟男孩走進了婚姻。盛大的婚禮紅極一時,大家都不無羨慕的說「你看***找的對象,多好!鯉魚跳龍門啊!」而婚禮背後,女孩非要男孩用最高級的車去接家人,而跟男孩吵架的一幕,卻誰也不知道。兩年後,兩人孩子一歲時,女孩淨身出戶,連女兒的探視權都沒有得到!
女性地位的提升本是社會的進步,這絲毫不妨礙女性履行家庭義務,不妨礙發揚對女性傳統意義上行為的要求,互相支持與理解是對當代「宜其室家」最好的解讀。
曾經有朋友說,婚禮嘛,女方就是要個面子!可婚姻需要的卻是透視,不但需要透視對方,更需要透視自己,透視自己的心究竟純不純、愛不愛。
你可還記得?
小時候看別人結婚。那時的感覺跟愛無關,就是羨慕新娘的能穿那麼好看的衣服,羨慕新娘有人疼愛,能那麼耀眼。自己結婚的時候。那時,老媽為我準備了「八鋪八蓋」,夠我用一輩子的被褥,儘管我一再要求不要這麼多,佔地方,而老媽說,大戶人家都是這麼嫁姑娘,這是標配。結婚後去參加別人的婚禮。自己幸福的時候就是祝福,自己不幸福的時候就會躲在廁所裡替新娘哭。父母婚禮上的樣子。你是女兒,看沒看到父母不舍的目光?你是兒子,看沒看到父母開心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