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紀錄電影圓明園觀後感

2023-08-01 17:43:23

  圓明園,一個東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一個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藝術的結晶,就這樣在我的眼前由小慢慢發展壯大,達到頂峰,然後極速的毀滅。強留在腦海的是這座曠世皇家園林帶來的震撼和褪不去的濃煙滾滾。下面小編帶來的是紀錄電影圓明園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紀錄電影圓明園觀後感1

  誰也不會想到曾經那座小小的牡丹園會成為日後震驚世界的的圓明園,讓國人魂牽夢縈,為失之而痛心不已。圓明園歷時一個半世紀之久,規模之大,建築之多。寶物之豐是世界上其他皇家園林加起來都無法與之相比的,聯軍中的一位牧師看到圓明園情不自禁的說:"這是《一千零一夜》中才能出現的幻境",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圓明園的曠世之美;她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東方的,西方的,大清帝國的縮影,甚至神話中的仙境都能在其中看到。她集東方所有想像力、建築智慧、政治思想,園林藝術和龐大的財富於一體。雨果曾經這樣形容過她:"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匯集於圓明園。只要想像出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築、,一種如同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假定有一座集人類想像之大成的燦爛寶窟,以宮殿廟宇的形象,那就是圓明園。如果不能親自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她…"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十二生肖噴水池。之前屬於我國的珍寶,現在卻要國人花費巨資買回。當我得知我們以高價從外國買回銅牛頭、銅猴頭和銅虎頭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是該欣慰,該羞愧還是該憤怒。

  當大清還在以兩千年前的模式運轉,當乾隆下令廢棄西方的提水機械,當大清還在自詡為天朝上國,不屑與西方蠻夷互通有無,當西方列強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工業革命。殖民地擴張時,這個制度僵化,政治x敗,閉關鎖國,科技落後的大清帝國註定要為自己的保守和自大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樣悲劇性的歷史是無法避免的!馬嘎爾尼爵士說的很準確:大清帝國就像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她之所以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它的體積和外表。但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於是不願看到的情景出現了,在英法聯軍的相對先進的炮火攻擊下,我們幾乎沒有能力反擊,看到英法聯軍不費吹灰之力以極少的傷亡人數像入無人之境一樣攻破大清的第一道以及最後一道防線時,我的心在滴血,看到我們的戰士勇往直前,用生命護衛自己的國家我很感動。看到英法強盜搶去和毀壞圓明園中的物品時,我很痛心,一個歷時一個多世紀空前絕後的東方博物館就這樣毀於一旦。看到他們毀壞圓明園,我多麼想衝過去去阻攔他們,我突然想到餘秋雨和餘秋雨筆下的敦煌石窟。

  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一個場景,當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時,他們發現了一個倉庫,裡面是馬嘎爾尼爵士贈於大清皇帝的禮物,其中不乏西方先進的武器,他們不明白大清為什麼從未設法改變他們落後的武器裝備,我不想知道答案,我只知道那是圓明園毀滅的原因。

  重溫這一段歷史,是每個國人的驕傲和也是每個國人的傷痛。圓明園,這座曠世的皇家園林,昔日的奢華不再,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她時刻警示我們要牢記歷史的教訓,激勵我們科學發展自己,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我們要銘記,在中國,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蹟,她的名字叫圓明園。

  紀錄電影圓明園觀後感2

  通過近現代史課,我有機會觀看《圓明園》的紀錄片,以前的我也對圓明園的歷史有一些了解,但是觀看時內心還是五味陳雜,多的是對那段屈辱歷史不甘,也有對如今國家崛起的自豪。真是應驗了那句史達林的那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圓明園》為我們再現了一段真實可感且震撼人心的歷史,讓我穿越了歷史,親眼見證了大清帝國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過程,我為大清的興盛而自豪驕傲,又一起為其逐漸衰亡悲哀感嘆。

  圓明園曾是一座珍寶館,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

  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英法聯軍侵入我國北京,闖入圓明園,而慈禧太后帶著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聯軍瘋狂地搶奪、毀壞、火燒園中寶藏文物、古建築,這幫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

  從幼時懵懂那天起,重複在我耳畔的,便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道德邏輯,而正視如釘在板上的歷史,更多的卻是與長年所習教義不甚一致的悲劇。為了到哪都說不清白的x品走x,竟明火執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惡之最,可居第一;把圖財害命的強盜拒之國門之外,應是最天經地義的正當之舉,可結果總是邪惡

  者揣著佔地索款的條約凱旋,正義者屈辱地舔憮著流血的創傷。這與正義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邏輯依舊沒有顯示靈光。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帝在暢園春見到了自己孫子弘曆,弘曆伴著飄落下來的紅色花瓣舞劍,那場景之美麗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不能將其形容。但我又不禁將此時的美景與大火過後圓明園內大片的廢墟重合到一起,惋惜之情湧上心頭。

  中華民族,是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雖然,在近代,我們的祖國忍受了太多的蹂躪、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們的國民被列強所歧視、侮辱,但,我依然深愛著他們。這種愛,包含著輝煌、包含著屈辱;包含著惜弱、包含著圖強。這種愛,沒有什麼原因,卻有千萬個理由。這種愛,已經深深的植根於我的心中。這種愛,給了我無形的強大動力,使我們每個有良知、有責任的華夏兒女,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為了洗卻積壓於胸的憤怒,為了我們的子孫不再有我們的尷尬,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都應努力的奉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沒有一個繁榮的民族,作為個人,不論怎樣,都逃不掉先輩的遭遇。

  那段屈辱的歷史使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是什麼造成了大清帝國如此輕易地從興盛轉瞬間步入衰亡?是英法聯軍的慘絕人性?不,那只是我們欺騙自己的藉口,大清鼎盛外表下糜爛的本質才是大型帝國走向衰亡的真正的原因。長期的閉關鎖國,不與外界交流,只一味的認為自己的萬裡河山是不能被其他人毀滅的,卻沒有發現這個偌大的帝國早已停下了前進的腳步,而西方國家已經後來居上,危機早就到來了。

  歷史不需惋惜,只需要銘記,我們需要做的是從這段歷史中吸取教訓。過去已成歷史,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憧憬未來。一個國家的繁榮與昌盛,需要我們對國情的深入了解,要求我們掌握各個領域中先進的科學技術,並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友好交流。歷史不會重演,我們將牢記中華民族一個世紀的屈辱和苦難,在我們手中,繁榮強大的中國不再是夢想,在我們腳下,中華大地將重現輝煌。我們將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的屈辱和苦難已永遠過去!

  歷史的車輪伴著禮炮的嗚響把中國載入了新的紀元。我們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藥,騰飛的火箭將中國人飛天的夢想載上了環宇;我們不再只有古老的長城,橫截大江,「高峽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們也不再只有貧窮落後,已告別溫飽,實現小康……於是,在我思維的軌跡上,在我浩瀚的腦海裡,始終深深地銘刻著一條信念: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960萬,該有多大多大;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五千年,該有多長多長……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