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奘寺裡有哪些佛像(普德寺南京唯一一座有五百羅漢的寺院)
2023-08-02 06:41:45 1
普德寺建於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年間,舊有題名碑,塑有太監劉瑾像,又有鐵鑄羅漢五百尊,泥塑如來佛及四大金剛、觀音像等。原有殿堂,進深四院,過寺門入第二進為天王殿,第三進為大雄寶殿,中供全身如來,第四進為無量佛殿,供五點九米高的鐵佛一尊。天王殿後,舊置鐵鼎三座,「文革」期間,寺遭破壞,鐵佛亦毀。現為南京金陵橡膠廠廠址。初存大雄寶殿及無量佛殿兩座,梁柱的磚木結構均尚完好。惟大殿已為金陵橡膠廠移作倉庫,佛殿被改為空壓機房。
原來寺東會客廳外小天井中有雨花泉一口,久被障蔽。1982年金陵橡膠廠拆屋重建,泉始出現。筆者曾見其中遍布瓦礫,汙染嚴重。後即為該廠掩蓋。雨花泉與永寧泉(位於雨花臺高座寺側)齊名,原來的泉水清洌甘美,惜其磚砌井圈已壞。泉上本有方形圓口井欄一座,井欄三面分刻「雨、花、泉」三字,一面空白,考證為天監七年(一說二年)。是六朝時代蕭梁舊物。這個井欄,已被移置原雨花臺區區委機關辦公室前(今已改為區委機關招待所,地在雨花東路路口)。
又,區委機關宿舍在普德村亦普德寺故址。大院內有井一口,雖有瓦石礫,然泉水尚清,殆與雨花泉同一源流歟。該井離雨花泉僅百餘步,位於宿舍後院北部。
普德寺明清兩代為講寺,規模頗大。有雪浪、月潭、勖伊諸大德於此弘揚賢首宗,盛一時之盛。鹹豐中洪楊之亂,寺毀於兵火。清末經住持大倫、鑑明、月朗先後重建,積三十餘年,建成中軸四進、東路兩進,及齋廚、倉房,終未復舊觀。四十年代,住持學愚、普霖於西首增建屋宇三間,創辦普德佛學院。
南京普德寺 相關文獻:
1⃣️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
在都門外南城池,東去所統報恩寺一裡,東北去聚寶門一裡半。正統間創。前後山蒼翠環逼,松林茂深,時墮秀色,旁接雨花之勝。
殿堂
金剛殿五楹。 天王殿五楹。 左右鐘鼓樓二座。 左右碑亭二座。 大佛殿五楹。 左觀音殿三楹。 左輪藏殿三楹。 西方殿五楹。 左伽藍殿三楹。 右祖師殿三楹。 迴廊二十八楹。 僧院二十四房。 基址一百五十畝。東至鳳臺街,南至天界寺牆,西至安德街,北至國子監地。
禪院
大門一楹。 禪堂五楹。 淨業堂五楹。 右齋堂三楹。 小禪堂三楹。 廚庫茶房十三楹。
公產
田、地、山、塘共七十一畝三分六釐。(田二十五畝九分九釐,地十四畝四分九釐,山二十七畝,塘三畝八分八釐。)
2⃣️ 明代南京民歌
四月裡玫瑰花紅馥馥,猛聽得普德寺一對大蜡燭,姐妹們邀我南郊外泉水橋兒等,去看接引佛。先拜彌陀,先拜彌陀,乖,後把羅漢數。
3️⃣清甘熙《白下瑣言》
聚寶門外普德寺,明內監劉瑾嘗修之。寺內有瑾像,僧諱言之,指為伽藍神。兩廊有五百羅漢像,奇形變態,無一同者,創造之工不在杭州淨慈之下。
4️⃣民國劉體信(聲木)《萇楚齋五筆》
南京南門外普德寺,距雨花臺約裡許,中有銅佛壹尊,高約壹丈餘尺,鐵羅漢伍百尊,高約叄尺,同供壹大殿中,為各寺中所僅見,皆明萬曆年間某姓婦人所鑄,以布施僧侶者。可以想見當時海內安謐,物力殷富,有粟紅貫朽之遺。施主雖婦人,亦志願宏偉,以銅鐵造佛,欲歷千百年而不壞,皆非後人所能及。
5️⃣民國胡祥翰《金陵勝跡志》
清初僧勗伊、友竹先後重修,並增建法雲樓、大悲樓。雍正七年焚毀,九年重建。鹹豐間毀於兵,僅存鐵佛一尊及五百鐵羅漢,倒臥於瓦礫間。後僧大倫結茅於斯,募建接引殿、大殿。光緒二十六年,僧婆心重修並重建天王殿。民國六年,僧月朗重裝鐵羅漢及募塑四天王像。
6️⃣民國謝彬癸亥(1923)遊記
寺院頗宏,正殿駢供羅漢五百尊,果皆鐵質而金裝。後殿鐵佛,高至一丈六尺,亦一奇觀。
7️⃣ 民國王桐齡1925年8月2日日記
普德寺在南門外大道西平原上,距門約裡餘。下雨花臺南行,西折即至。面積頗大,大門內前面祀彌勒,後面祀韋陀,兩旁祀四天王,正殿祀觀音與五百羅漢,後殿祀無量壽佛立像。正殿後殿之像皆鐵製,唯羅漢像經兵燹後,有失落者,其新補入者則木製也。羅漢像高不逾二尺,四天王與無量壽佛像高皆逾丈,其餘各像皆高五尺以上,頗為壯觀。院內外植物甚多,有菩提、柏、榆、槐等樹及竹,亦甚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