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找到白髮的原因(長白頭髮的人不易患癌)
2023-07-24 05:23:18 2
「哎呦,我這白髮怎麼越來越多了,每天都要白幾根,你說我要不要去染髮啊?」張奶奶面對鏡子,看著越來越多的白髮,愁眉苦臉。
身旁的劉奶奶回應道:」染啥發呀,我跟你說,長白髮是好事。有文章都說了,長白髮的人不容易患癌。」
張奶奶聽了很疑惑。如果這樣的話,人老了幾乎都要長白髮,難道人老了反而不容易患癌了?究竟劉奶奶說得有道理嗎?
之所以傳言長白髮的人,不容易得癌症。據說是因為來自於哈佛的一項研究,發表於英國的《每日郵報》。
這項研究認為白頭髮的生成其實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機制。白頭髮的產生意味著生成黑色素的幹細胞基因被破壞且已經被清除,如果這些被破壞的幹細胞沒有及時被清除,就會瘋狂複製並形成癌細胞。
事實上這個說法其實毫無根據。長白頭髮與頭髮裡的黑色素顆粒減少有關,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研究證實長白頭髮與癌症的相關性。
白頭髮產生的具體原因其實比較複雜,最主要的可能是老化引起的,當細胞衰老導致絡氨酸酶活性降低,因黑色素的合成減少而產生白頭髮,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人上了歲數以後白頭髮就很多。除此之外,還有這些原因。
遺傳因素:先天性白頭髮人群往往存在白頭髮家族史,其中以局限性白頭髮比較常見,前髮際部位居多。疾病因素:糖尿病患者的頭髮可能顯現出灰白色,另外,還有白癜風、白化病、肺結核、甲亢、惡性貧血等疾病,也會造成體內黑色素合成減少,最終導致白頭髮出現。精神因素: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或者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很容易精神緊張和情緒壓抑,可能加速白頭髮的產生。營養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營養不良,體內缺乏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營養的話,影響頭髮所需黑色素的合成,也會導致白髮「叢生」。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曾解釋,白髮和癌症都屬於衰老引起的,白髮的人不易患癌沒有任何依據,反而是引起白髮的後天因素,比如過度勞累、壓力過大、過度熬夜等,才是增加患癌風險的因素。
為什麼人會患癌?癌症由正常細胞演變而來,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結果。
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後,再長成可見的癌症,實際上是一個長期、漸進且多階段的過程,通常需要先經歷異常增生,然後再從不典型增生發展至癌前病變,然後再是原位癌,再發展到浸潤癌,直到淋巴結轉移以及遠處組織器官轉移。
這一個癌變的過程少則要幾年,多則幾十年不等。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應該聽信謠言,注重體檢才是硬道理。防患於未然,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般來說,癌症的高發人群有以下幾種:
1.有腫瘤家族史
比如家中母親、姐妹曾確診過乳腺癌,那麼家族中其他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率會比沒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高很多,比如家族性多發性息肉患者,罹患腸癌的概率會比一般人高。
2.有個人感染史和病史
存在口腔黏膜白斑紅斑是口腔癌高危人群,肝炎人群是肝癌高發人群,而慢性胃病是胃癌高發人群。臨床醫學發現,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與癌症的發生有關聯,例如EB病毒與鼻咽癌,人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等。
3.環境和職業因素
因為職業關係需要長期接觸有害氣體、液體或者粉塵的人群,罹患肺癌的機率會很高,而長期接觸合成橡膠、苯胺、聯苯胺的工人患上膀胱癌的風險較高。
4.年齡>40、有特殊生活方式
40歲以上以及長期持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是癌症的高發人群,特殊生活方式包括:長期吸菸酗酒或者被動吸菸,長期進食燻烤、醃製食物,長期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性生活過早,長期心理壓力大等等。
這個因人而異,其實很難。
如果是年齡、遺傳等造成的白髮,是不可逆的,解決辦法是拔掉或者染髮。
如果是精神因素導致的白頭髮,需要緩解情緒和壓力,改變生活方式,有可能實現慢慢逆轉。對於疾病導致的白髮,就需要積極治療,解決病因。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解釋,一般醫生會先找到白頭的原因,如果是營養缺乏或者藥物影響,可以治療但效果可能不佳。目前有一些口服藥物,但成功的案例很少或者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復發。
很多人對自己頭上長出白頭髮而感到焦慮,於是也更容易聽信謠言和廣告,甚至自行服用保健藥品。到目前為止,公開的文獻資料中,關於保健品「能恢復黑髮」這一功效的科學證據水平較低,所以別再一味輕易相信「保健品還你烏黑秀髮「的傳說。
除了衰老帶來的白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年紀未到,就長出了白髮。傳言說的吃黑芝麻、黑米、黑豆能改善白髮,是真的嗎?
很多人相信以黑補黑,其實黑色食物雖然相對其他食物可能擁有更多的營養,但是裡面的黑色素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成頭髮上的色素。不過,其中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因為營養缺乏導致的白髮問題。
雖然不能改善白髮問題,但是在預防白髮生成和改善發質上,我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少吃高糖飲食,高糖飲食可能引起脫髮問題,並且大量的糖分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有機酸,這種有機酸極易幹擾頭髮的色素代謝,使頭髮失去光澤,變得枯黃乾燥。
並且注重營養補充,比如銅元素不足,會促進白頭髮的生成。據科普中國的數據,一般而言,人們日均攝入量只有0.8毫克左右,而需要的銅含量為2毫克。那麼可以通過適量增加動物肝臟、貝殼類動物、菌類、果仁、杏、燕麥等含銅豐富的食物攝入量,去緩解白髮的生成。
除了飲食方面,還需要調節壓力,注意釋放情緒,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吸菸酗酒等不良行為,減少頭髮燙染的次數以免頭髮受到損傷。
白頭髮的人不易患癌是不科學的說法,對於癌症,不要寄希望於謠言,體檢很重要。如果有了白頭髮,是否能逆轉成黑色,需要對症討論。相對於有了白髮再去困擾,最好能在之前預防過早白頭。
參考資料:
[1]《白頭髮不容易患癌?謠傳不可信,癌症沒有預測指標,體檢很重要》.呼吸科大夫胡洋.2019-10-13
[2]《腫瘤科醫生的大實話:癌症到底是怎麼得的,你要知道這7點》.醫食參考.2021-02-26
[3]《白髮顯老,怎麼才能讓白了的頭髮「黑回去」?》.吃好每天三頓飯.2019-10-22
[4]《年齡沒到,為什麼白髮急不可耐地長了出來?》.人衛健康.2020-03-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