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聲蟲的來歷是什麼(應聲蟲到底長什麼樣)
2023-07-24 02:50:07 1
應聲蟲的來歷是什麼?應聲蟲,是一個三字成語,用來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應聲蟲的來歷是什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應聲蟲的來歷是什麼
應聲蟲,是一個三字成語,用來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
應聲,其實是一種怪病,在很多古代書籍中都有記載,據說有一種專門寄生在人身體內的蟲子,只要人一說話,肚子裡的蟲子就會發出聲音模仿,而且一開始是很小的聲音,後來就會越來越大聲。這種病被叫作「應聲病」,這種蟲子就被叫作「應聲蟲」。
宋朝陳正敏寫的《遁齋閒覽》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宋·陳正敏《遁齋閒覽·人事》:「餘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 ,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餘始未以為信,其後至長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而觀之者甚眾。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謝曰:『某貧無他技,所以能求衣食於人者,唯藉此耳。』」
淮西有個人叫楊勔(mian),說自己中年時得了一種怪病,只要自己一說話,肚子裡就有個細小的聲音跟著模仿。而且幾年之中,這聲音越來越大。
後來,碰見一位道士,道士大驚:「你這是應聲蟲啊,如果不趕緊治,會傳染給老婆孩子的。」
那這病應該怎麼治呢?
道士也給了辦法:「你趕緊去誦讀《本草》,如果讀著讀著,讀到有蟲子不應聲的藥物,就去拿來服用,就能治好了。」
楊勔按照道士教的辦法去做,讀到一種叫作「雷丸」的藥物的時候,應聲蟲忽然就不出聲了。於是,楊勔服用了幾粒雷丸,病果然就好了。
陳正敏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不怎麼相信的,後來他去長汀這個地方,遇到了一個乞丐,說巧不巧的,這個乞丐也有應聲病,大傢伙都很好奇,團團圍住他觀看。
陳正敏就告訴這個乞丐服用雷丸治病,誰知道這個乞丐卻不想治,並且說:「我一個乞丐,啥也不會,就指望這個應聲蟲來吸引別人,向別人乞討一些吃穿的東西了。」
這個故事中就沒有提應聲蟲到底長什麼樣,但在宋代的另一本《夷堅志》中,有一個差不多的故事,永州有個官員也是得了應聲蟲病,也是一個道士讓他念《本草》,不過這次應聲蟲不吭聲的藥物是「藍」。這個官員喝下「藍汁」,結果「吐出肉塊二寸餘,人形悉具「。
原來,應聲蟲是長得像人的肉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