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明月
2023-07-11 04:01:58
月亮,與中國文學生而有緣,向來是詩人的寵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詩人李白或以月融情,或借月造境,以充分展示自己相思、孤寂,悽涼、感傷等情緒。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小孩子不認得月亮,把月亮看作白玉盤,又看作天上的鏡子,這是多麼的天真可愛啊,但「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摧毀了、摧殘了。這首詩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寫,體現出李白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在《把酒問月》中,李白通過月亮來表達對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感慨,表達了他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顯露著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從表面上看,詩人好象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充滿著無限的悽涼。從他的詩裡,讀者可以聽到一個孤獨的靈魂的呼喊。這喊聲裡,有對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李白從小愛月,一生愛月,最後死於「水中撈月」。一代詩人因月而死,真令人無限感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