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問病 如何看待APP裡的醫生潮流?
2023-07-11 12:18:01 1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加之2014年和2015年移動醫療版塊投融資的熱潮層層迭起,國內整個醫療產業便在被動中進行著蛻化和升級,同時,新的移動醫療產品和生態模式也漸漸成型,市場開始躍動,各方投資者也開始焦慮起來。
就移動醫療APP來說,還是傾向於服務和產品優化更多,由於多年來積累的用戶數量和網際網路科技進步引領的4G時代來臨,傳統醫療的一些特點都慢慢在移動端呈現出來並且開始出現新的服務模式和探索性的創新產品,移動醫療成為時下的潮流,比如「醫生」的自主開放,醫改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扶持都漸漸露出了苗頭,O2O服務也更快速有效了。
醫患互動是移動醫療的未來
BAT巨頭高調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僅騰訊一家已經砸入1億7千萬美元進入該領域,百度推出「北京健康雲」,阿里巴巴推出「未來醫院」等。截至2014年底,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獲得的融資金額達141790.09萬美元。網際網路大佬們是移動醫療市場的主陣營,當然本土藥企和民營醫院等許多上市公司也在虎視眈眈,這都預示著移動醫療未來更快更好的發展前景。
問病網(www.wenbing.cn)是國內比較火熱的綜合性醫療O2O平臺,在擁有實質化的醫療資源的同時,在移動醫療APP的開發上也不甘落後,同時也一直圍繞著「醫患溝通」強調更好的產品服務。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移動醫療的玩法,大致可以分為:醫生、患者、醫患互動、送藥、預約掛號以及提供醫療諮詢等六種方式。而其中最為熱門的要數醫患互動平臺,這自然是由於「醫患互動」是移動醫療的未來的原因所致。
為什麼這麼說呢?早在2011年,春雨醫生率先扛起了移動醫療的大旗,那時還僅僅是「掛號就醫」的基本模式,近兩年國家網際網路+政策連續推進,醫療服務產業已被提上了正規化的議程並開始了普遍升級改革,在線問診、遠程診療、諮詢購藥等等一系列的服務都可以通過手機移動端實現了。這其中也就突出了醫生這一行業中心的重要性,開放化的資源共享和政策的逐漸寬鬆,同時也更好的服務了患者,醫患溝通的本意在此。
通過問病網APP,患者免費在線諮詢,免費和醫生進行通話諮詢,手機APP還可以在線圖文諮詢,全國範圍內的醫生都可以找到;還有「付費諮詢」已經成為當下流行的模式,不過只有具備強大的實質化醫療資源和專業醫療團隊的平臺才能實現這種真正的遠程諮詢服務,所以移動醫療的醫患互動要求也比較高。醫生實名制,患者指定醫生,選擇醫生,付費諮詢,甚至開發出了今後可以線下實現的上門醫生服務,形成一種私人醫生的模式,這都是今後醫患互動的基本表現。其實「醫患互動」從生活角度來講首當其衝的是整個國內醫療產業必須要緩解的問題,與傳統醫療領域的醫患矛盾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醫生的活躍只是移動醫療生態化的第一步
從生活角度來看,醫患之間溝通可以說是少得可憐,醫生缺少與社會交流的功能。8小時的工作,除了看病寫診斷單,其他時間穿著白大褂在各科室間串門,除非有患者主動和醫生溝通,他們才會打開自己交流的大門!當下火熱的醫療劇就可以窺其全貌,美劇《急診室的故事》,日劇《白色巨塔》都轟動一時,國內《妙手仁心》、《心術》等等。面對醫患矛盾,醫院無力,醫生也無奈,老百姓則一直在吐槽醫療服務系統,直到——醫患溝通在移動醫療領域裡有了緩解的希望,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
因為移動醫療的火熱,傳統醫療領域裡,醫院也漸漸引入了監督機制,建立評價體系,同時醫生的退出通道也被徹底打開,自動離開或者被投訴離職多種方式都在預示著今後更廣闊移動醫療空間,同時也會有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的到來。現在基本上所有的醫療APP平臺,患者都可以評價醫生,醫生可以品牌化自己的事業,社交化的醫患互動更受歡迎。
另外,醫生同患者之間,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100%的患者去醫院掛號,其中70%的患者可能不需要到院與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就能解決疾病難題,甚至50%的患者對於排隊就醫、掛號付費其中浪費時間感到苦惱,也在吐槽公共服務的質量太差,這都給予了更多的醫生開始傾向於移動醫療領域發展的一些契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年輕醫生開始離開醫院加入到移動醫療的行業領域,這是未來趨勢。
移動醫療只是四五年間就已經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希望,相信今後諸多限制被漸漸拓展開來時會真正的實現完全的線上醫患溝通,方便更多患者通過手機就可以就醫看病。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對整個醫療產業是具有顛覆性的,不僅可以改變產業格局,還會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讓更多人都能跟得上潮流,找到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