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投奔曹操的時間(毛玠是曹操的重臣)
2023-07-26 13:16:25 3
建安十八年(216年)五月,曹操進封魏王,但是曹魏集團內部卻並不平靜,發生了一件大事,追隨曹操二十多年的重臣毛玠被逮捕下獄!毛玠雖然在《三國演義》的沒什麼特殊的事跡,不過在歷史上還是佔有一席之地,他從兗州就開始輔佐曹操,深得曹操的器重。那麼,曹操為何將毛玠逮捕下獄,並且免去一切官職呢?
一、曹魏創業元勳
毛玠字孝先,是陳留平丘人,早年間在縣裡擔任縣吏,就以清廉、公正著稱。漢末天下大亂之時,毛玠打算前往荊州避難,但他聽說劉表「政令不明」,於是就來到了魯陽。後來,曹操成為兗州刺史,徵召毛玠為治中從事。毛玠向曹操獻策,「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曹操採納了毛玠的建議,並且讓他擔任幕府的功曹。後來,曹操成為司空、丞相,並且開府治事,毛玠出任東曹掾,「與崔琰並典選舉」。毛玠所推薦的人才,「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曹操稱讚毛玠,「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曹操進爵魏公後,毛玠擔任尚書僕射,仍然負責人事工作。
二、捲入儲位之爭
毛玠掌握人事權力,自然成為朝中的顯貴,也就成為各方拉攏的人物。但是毛玠為人「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公開拒絕了各方的拉攏。曹丕在擔任五官中郎將時,親自去拜訪毛玠,並且讓毛玠安排自己推薦的人選。結果遭到了毛玠的拒絕,「老臣以能守職,幸得免戾,今所說人非遷次,是以不敢奉命。」
不過,毛玠曾秘密上表給曹操,「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非所宜聞。」後來曹操召集百官舉行會議,毛玠起身更衣時,曹操看著毛玠說道:「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雖然毛玠在表面上沒有摻和儲位之爭,但依然不能避開這場紛爭。216年,崔琰被人誣陷,結果曹操大怒,以「怨謗不遜」之罪將其賜死。
三、下獄免職病死
崔琰死後,毛玠非常不快,因為他與崔琰是好朋友。之後,丁儀就向曹操舉報,說毛玠有不遜之語,說毛玠外出時看到臉上刺字犯人,那個人的妻兒被沒為官奴,毛玠就說道:「老天不下雨就是這個緣故吧。」曹操勃然大怒,就將毛玠逮捕,然後讓鍾繇負責審問。毛玠認為自己「職在機近,人事所竄」,得罪了太多的人,才會受到誣告。
毛玠下獄後,桓階、和洽等人出面營救,最終曹操才免去毛玠的死罪,不過他還是丟掉了官職。不久後,毛玠死於家中,曹操「賜棺器錢帛,拜子機郎中」。誣告毛玠的丁儀是支持曹植的,他一直與毛玠的關係不好。毛玠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成為曹丕、曹植雙方爭奪的焦點,既然毛玠不為曹植所用,其黨羽自然想要將其除掉。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