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愛情電影《百年情書》觀後感
2023-07-27 04:04:44 2
《百年情書》圍繞林覺民犧牲前的日子,不刻意煽情,通過《與妻書》的幾次出現,為影迷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這封意味深長的絕筆家書就在眼前,令人不禁感嘆林覺民對妻子陳意映深沉而……
感人愛情電影《百年情書》觀後感一:
我不喜導演表現的林覺民和陳意映,演員的演繹太稚嫩,每逢深刻的情感表達,表演痕跡總是太重。
與妻書中有:「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他心中有深情,但對革命的心卻堅定不改。陳意映雖是舊式女子,但她會詩文,有才氣。是以她不僅僅是林覺民的妻子,為他生兒育女,更是他的知己,朋友。如此,他與她心靈交匯,促就了一段百年深情。
人們總是說,情深不壽,情深不壽。未必無理。我總想起陸遊和唐婉這一對。
那兩篇著名的釵頭鳳:
釵頭鳳(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二人被陸母強行拆散後,唐婉無奈再嫁,陸遊被迫再娶。然而新婦遠沒有唐婉知他,懂他。這何等寂寞。
唐婉鬱鬱寡歡,在三十歲那年死去,陸遊直到七十四歲才得知。那時,他已經兩鬢斑白。
《沈園》裡,他寫: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如今的如今,我只能在夢裡與你相逢。
是誰說過,情之一物,穿心蝕骨,若真愛過,必定執迷不悟。懂的人自然知道,那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寧缺毋濫,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孤寂痴情。
自古動人情愛故事多,我們緬懷過去,然後審視自己的內心。
有記載,林覺民死後,陳意映「秉志撫孤,終因悲傷過度以終,年僅二十二歲。」這是個中國式的傳統結局。但我更希望陳意映這樣被熱血男兒愛著的女子,應該是柔韌而堅強的。在林覺民死後,她還能夠孤勇的憑藉那些美好的回憶活著,作為林覺民生命的延續,活下去。
我更敬佩這樣的女子。
感人愛情電影《百年情書》觀後感二:
電影《百年情書》取材於「黃花崗72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烈士殉難前親筆書寫的兩封遺書「與妻書」與「稟父書」。
影片以林覺民烈士從1905年至1911年期間的革命活動,與廣州起義最後三天時間所發生事件並行交織,集中展現了林覺民親情家國的熱血人生。
林覺民與一幹小夥伴,林文、林尹民、方君瑛、方聲洞、馮超驤、劉元棟等,自小立志報國。自中國甲午海戰戰敗,籤署《馬關條約》後,中國大地已經一片狼藉,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土遭列強欺凌瓜分,愛國志士在熱血革命的感召下,紛紛投身革命洪流。
1905年,林覺民迎取了陳元凱之女陳意映為妻,婚後,兩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然而國難當頭,林覺民沒有沉溺於愛情的纏綿,於1907年借官費生出國留學之機來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間,林覺民和他的夥伴們先後加入了以孫中山、黃興領導的同盟會,決意推翻滿清,革命救國。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決定於4月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林覺民與夥伴們一同加入了敢死隊,決意以死報國。林覺民最後一次回家探望,沒有把自己此行的危險性告訴愛妻和父親。但敏感的父親已經從兒子反常的舉動中有所感覺,一家人吃了最後一頓團圓飯。此時,林覺民的長子已經5歲,陳意映懷的第二胎也已待臨產。面對愛妻、愛子、年邁的父親——林覺民此時肝腸寸斷但卻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的親人。
在香港公寓,起義前夕,林覺民淚水與筆墨齊下,寫下來世紀絕唱傳世名篇「與妻書」「稟父書」,之後依然參加了廣州起義。起義中,林覺民等浴血奮戰,攻佔了總督府,但終於因敵我實力懸殊,林覺民的夥伴們一個個悲壯犧牲,林覺民負重傷被俘,最終不幸就義。
廣州起義距武昌首義成功僅幾個月,此次起義的意義重大,振奮人心。林覺民等烈士的熱血為神州大地澆灌出了自由之花,其功績將光照千秋,永垂後世!
《百年情書》將更加真實地還原當年的歷史人文情懷,而且儘管出演的演員大多為新人,但是卻都有著一顆澎湃的心,對待每一個鏡頭也都很用心地去表現,所以說《百年情書》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一部充滿愛的影片:親情、友情、愛情,每一個都是主線,每一個情都有煽人淚下的一面。
感人愛情電影《百年情書》觀後感三:
藝術這樣的東西,好像很大一部分都要憑藉觀眾自己的想像力,油畫再逼真,也敵不過攝影。戲劇也一樣,在舞臺上的一拿一捏,比劃出的道具,雖然是虛空的,卻不妨礙我們欣賞。
記得賢重在我們結婚吧跟皇夫人抱怨說不喜歡和演戲的人在一起,還是唱歌的人單純些。之前我也吐槽過他的演技,但聽過之後覺得演技不好的人也有其可愛之處。
也沒有覺得這樣的電影誰誰的演技不好,《百年情書》讓我想到《小城之春》,這樣的電影很難說得上好看,自然不能和《碟中諜》相比。但是如果喜歡這種平淡,喜歡這種沉靜,能夠在他們不甚老練的對望,一顰一笑中也能看得到真情,心弦為之一動,也能感受到民國人們性格中的內斂,也能想像到林覺民對意映的那份柔情的人,推薦一看。
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可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