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2023-07-28 22:37:48 2
近日,湖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學組織學生開學第一天收看《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以往節目明星很多,成龍、姚明、林書豪、韓庚等以特邀老師的身份走進課堂。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改變了以往將明星作為「夢想」主角的思路,把舞臺留給了普通人。在關於「夢想」演講中,主講人有女航天員王亞平、鋼琴家朗朗,也有廖智、鄭亞波、潘其華等普通人。演講突出「普通人到追夢人」的轉變,以普通人追夢的經歷,傳達「人人都要有夢想」。
節目將於9月1日20:00-21:40在央視一套首播。武漢市不少中小學已做好組織學生收看安排。市28中校長劉光義說,收看《開學第一課》已成為學校傳統,配合第一課內容,學校還將在400名師生中開展「我的夢想」系列活動。
相關推薦:
20xx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匯總
匯總:20xx年開學第一課寫給20年後的自己
20xx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報導
20xx年開學第一課:周筆暢演唱主題曲《第一課》
20xx年開學第一課夢想老師郎朗:有夢就能出彩
20xx年開學第一課夢想老師廖智:有夢就要堅持
20xx年開學第一課夢想老師王亞平:有夢就有動力
黃綺珊放聲《開學第一課》有夢想就要堅持
20xx年《開學第一課》聚焦平凡人的「中國夢」
湖南省司法廳近日發布20xx年國家司法考試公告。今年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報名全程網絡化管理,不再進行報名現場確認。湖南省司法考試考務費收取標準為每人次260元。長沙、湘潭、株洲、衡陽、郴州、永州、邵陽、婁底、懷化、湘西州、益陽、嶽陽單獨設置考區;常德與張家界合併設置常德考區,選擇在張家界市報名的人員須到常德考區參加考試。
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可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新邵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綏寧縣、新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武岡市、石門縣等52個縣市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報名人員必須在6月16日至7月5日登錄司法部按照網上報名要求、流程及步驟進行網上報名。考務費網上交費截止日期為7月10日。
「千元起步動輒上萬」、「600元生活費只是傳說」、「『蘋果三件套』還流不流行」……隨著國內各大高校新生陸續步入大學生活,大學生的「開學經濟」也持續被大家關注。
連年高漲的大學「入學開銷」引發網友集體吐槽,而新學年置辦「開學裝備」也成為縈繞在家長心頭的愁心事。
從上世紀90年代的「差距顯現」到本世紀初的「差距巨大」,再到如今的「不予置評」。眼下,家長當中的不少人不得不緊隨潮流,花費重金,為孩子添置「高級版」開學裝備。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新生的「手機+電腦」的「入學標配」突破萬元。在這本「開學帳單」面前,也有人感嘆,讀個大學越來越「燒錢」了。
電子書加入今年的「新生裝備」
「手機、電腦肯定不能少吧。」在採訪中,絕大多數大學新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一部iPhone5手機、一臺筆記本(電腦),加起來近萬元。再算上拉杆箱、日常用品和其他花費,很難不『破萬』的。」昨日剛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報到的大一新生小張告訴記者。
從早些年開始流行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新生三件套」,到近兩年以iPhone、iPad和MACBOOK為代表的「蘋果三件套」,今年又多了一款電子書。隨著Kindle進入市場,與書「搭邊」的電子書,今年也出現在不少大學新生的行囊裡。
自認為對電子潮流頗為敏感的「85後」網友「suzi」,為新入學的表妹購置了一臺售價為699元的電子書。「suzi」感嘆,「想不到,這也算不上什麼新鮮貨了。軍訓沒多久,表妹就發現校園裡好幾位同學也都有電子書。」
此外,脖子上掛著近萬元的單反、背著價格不菲的名牌包、使用售價在一兩萬元一臺的戴爾「外星人」系列電腦……除了「標配」,記者了解到,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同學還有一張更為「高昂」的開學帳單。不斷攀升的開學消費令一些家長直呼「吃不消」。
一次性「納新」花費上萬元不在少數
來自山西、就讀於杭州一所重點大學的大一新生徐同學,向記者坦言,入學開銷至少花費了12000元。
「買一臺電腦花了5000元」、「配了一副新眼鏡要600多元」、「買了一隻行李箱,大約450元」、「還買了一些喜歡的書差不多200元」……徐同學表示,還沒下手買相機,主要考慮到新買的5000元智慧型手機,像素已經夠用了。
據一份相關調查數據顯示,80%的大學新生入學採購衣服類花銷在2000元左右,手機在2500元左右,還有超過70%的大學生大一剛入學就購買筆記本電腦,一般價值在4000元左右,而床上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的支出是17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現在讀大學,光入學就得花費上萬元。
然而,針對「萬元裝備」,莘莘學子們也表達了不同的觀點,「看上去帳單有點瞠目結舌,其實這筆開銷包含了大學四年,有很多東西一用就是好幾年啊」。例如,徐同學就告訴記者,「新電腦打算用到大學畢業,手機只要沒壞可以一直用下去。」
別樣的「開學商機」引人思考
為了迎合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暑假以來,「開學早武裝」、「通知書換低價」等各式各樣的電商開學季促銷戰打得如火如荼。
在一家電商網站上掛出的「新生必備」清單中,大到桌上型電腦、自行車,小到防蚊水、別針、針線包都被列為大學新生「必備品」。在其他地區,一些商家甚至針對「開學裝備」推出分期付款服務。
各大通信運營商的促銷攤位擺開陣仗、限時辦理銀行卡就能享受透支額度為1000到2000元、「家長團」一日遊線路和特價景點門票、蘋果專賣店某校園店即將開門迎客……眼下正逢開學季節,大學校園裡總能湧現出類似的「商機」。
在採訪中,記者提問,這些「開學裝備」是誰埋單?接下來整個學期的生活費由誰承擔?不少學生表示,即便不在父母身邊或是異地求學,還是由父母出的錢。
「大學生群體尚未經濟獨立,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能力尚未成熟,如果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無限制地去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甚至助長孩子的奢侈消費,極有可能讓孩子養成不正常的財富觀和價值觀。」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消費是每個家庭的自由選擇,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消費要區分合理與否,作為家長,有責任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財富觀,培養其節儉自立意識。
對於「大學生新生裝備」的問題,一位學院輔導員表示,新生入學裝備適度就好,家長應該按需購入。「對於大學新生而言,理想和獨立才是他們最好的『入學裝備』。」
[讀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