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

2023-07-28 17:05:09

  當一輪紅日從東方緩緩升起時,當五星紅旗拌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徐徐升起時,我總回想起長徵,想起參加長徵的紅軍戰士們,想起中華民族的勝利,想起…面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歡迎閱讀。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一

  長徵,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以它特有的魅力,在中國人心中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向上。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徵。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二萬萬裡長徵,歷時兩年零五天。流年似水,歲月如歌,轉眼間,八十多年過去了,但它卻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永恆的長徵精神!

  瀘定橋下水流湍急,波濤洶湧,敵人的槍彈更是密集如雨,殘忍瘋狂,但這並沒有使紅軍望而生畏,他們沒有退縮,沒有害怕,他們用鮮紅的血液染紅了一根又一根烏黑鋥亮而又冰冷無比的鐵鏈,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便是前進,前進......

  在廣袤無垠的草地上,面對腳下的泥濘,早已乾癟的乾糧包,以及隨時踏入沼澤喪生的危險,他們沒有畏懼,沒有退縮,他們抱著堅定的信念向前,向前......

  血戰湘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越草地,巧奪金沙江,所有的艱難險阻在他們心中只不過"萬水千山若等"。他們與天鬥,與地鬥,與敵人鬥,他們用他們那雙傷痕累累的雙腳走過漫漫徵程,他們用他們那殘損的血肉之軀譜寫萬裡長徵的光輝歷史。他們想我們展現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他們向我們展現了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他們還向我們展現了換位思考,甘於奉獻精神,這些就是長徵精神。

  即使長徵早已過去多年,但是革命先驅們的精神卻深深地的銘刻在中華兒女心中。長徵精神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座碑塔,一個等她,一面旗幟,它以它獨特的魅力引導著我們奮發向上,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後感二

  悠悠中國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風雨洗禮。中國大地風起雲湧,經歷了無數次的歷史變革。以近代為例,無論康有為、梁啓超的戊戌變法,還是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其結果都未能改變中國受壓迫、受欺凌的命運。而只有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大眾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才徹底改變了這種面貌,人民才有了自己的權力,當家做了主人。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讓時光倒流,讓我們回顧歷史,回到那轟轟烈烈鬧革命的火熱年代……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是大家所熟悉的《長徵》。長徵,是紅軍革命勝利所經歷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這次遠徵又被稱為「偉大的紅軍演繹出的一部英雄史詩」。

  其中最驚險的一幕就是爬雪山。翻越雪山是何等的艱辛困苦,而在當時物質奇缺和自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紅軍又是如何翻過雪山?從小生活在南方的我是很難想像的。雪山中凌冽的寒風,滿天的冰雪砸在身上的痛苦是無法親身感受得到的。但我依然感到了其中的艱辛與不易,因為缺氧,即使頭暈腿軟也不敢停下休息,那怕小閉一會兒眼就有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他們是一群鐵打的硬漢,為了心中遠大的理想和共同的信念,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堅韌不拔,他們將這樣一直走下去,直到理想實現的那一天。

  長徵中同樣驚險的另一幕就是過草地。在那荒無人煙的地方,溝壑與沼澤縱橫交錯,一不小心就會身陷泥潭的危險,但紅軍戰士依然發揚吃大苦、耐大勞的革命精神,就算吃野菜、啃皮帶也要過草地。難道他們個個是大傻瓜,不懂得過安逸的生活,明知道長徵會有流血、會有犧牲,天上有敵人的飛機、炮火,地上有毒蛇、蚊蟲,還要奮勇向前,因為他們心中有遠大的理想——北上抗日,救國救民,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15歲,花兒一樣的年華。

  15歲,朝氣向上的年齡段。我們在校園裡貪婪地吸取知識,淋浴在明媚的陽光下,沉浸在朗朗的書聲裡。劉胡蘭,同樣的15歲,一樣花兒般綻放的年華,從她躺在敵人鍘刀床上的那一刻起,她的精神得到了升華,她永遠屬於15歲。

  15歲,我們是校園裡一群無憂無慮的少年。

  15歲,劉胡蘭已是一名為革命而英勇就義的戰士。「怕死不當共產黨」,與我們相仿年紀的她,這位堅貞不屈的共產主義戰士,面對敵人的鍘刀毫不畏懼,毅然而完美地走完了她光輝燦爛的一生。她,無怨無悔!正是這許許多多的無怨無悔,才使我們擁有今天美好的生活。「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毛xx主席親筆為她題寫的八個大字,也是對千千萬萬為革命而獻身的英雄的真實寫照。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紅軍那種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堅定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勤奮學習,為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更多相關文章閱讀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