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逢入京使古詩賞析(七年級古詩鑑賞-逢入京使唐-岑參)
2023-07-28 05:32:43 2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文學常識:岑參,唐朝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人的代表。
2.創作背景:是作者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入京使」,即回京城長安的使者,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的即時之作。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
3.作品鑑賞:
(1)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故園東望路漫漫」是眼前的實景。「故園」指的是自己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見長路漫漫,塵煙蔽天。
「龍鍾」(淋漓沾溼的意思)「淚不幹」有誇張的意味,都形象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強調了自己思憶親人的深情。
(2)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岑參此行是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的,此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鄉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4.作品主旨:詩歌抓住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使者,思鄉之情奔湧而出,淚雨滂沱,託人「傳語」的生活片段,表現了詩人慾建功立業、樂觀豁達的豪邁胸襟,抒寫了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願讓親人掛念的複雜情感。
5.重點探究:
(1)展開聯想與想像,描繪一下一、二兩句所展現的畫面。
語言組織參考:
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溼了雙袖。
(2)一、二句「龍鍾」「淚不幹」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
思路:將「矛盾」雙方各自側重點結合文本指出。三、四句描寫輕,但情感濃,將情感闡述到位。
語言組織參考:
·不矛盾。三、四句並非輕描淡寫,「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託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表達了思家的深情。
·「傳語」二字,寄託了詩人的萬千思念;「平安」二字,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
·淳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赴邊塞,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思念親人反而安慰親人的複雜情感。
6.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