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500字

2023-07-28 07:04:23

  《肖申克的救贖》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下面是網提供的電影觀後感範文,歡迎參考。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

  最初聽到《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片名,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實際肖申克不是這部片子中兩個男主人公的任何一個,它是一個地名,即"鯊堡監獄"。這個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是因為它那裡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折磨。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棄希望,變成行屍走肉才能生存下來。但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次精彩的對話,當安迪說出「希望」這個字眼時候,瑞得說了這樣一句話:希望?聽我說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險的,它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這是對困於肖申克的一種提醒,因為他們已經是被制度化了。什麼是制度化?又是瑞得來解釋: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制度化。那個在肖申克當了50年的圖書管理員,當得知自己被假釋時,卻是要將與他告別的人殺死以繼續留在這裡,最終上吊,這就是制度化的悲哀。

  老師從剛畢業踏上講臺,可以說就是被制度化的,換一個詞說就是被格式化了。慢慢被消掉自己的稜角,慢慢適應著制度,慢慢習慣,一眼望去,有多少張麻木而絕望的臉在校園裡耕耘,那麼刺眼而又無動於衷,你是否已然處於「沉睡」狀態。喚醒你內心的,那個叫做希望的東西呢?希望總是要付諸於行動中的,否則是空談。有了希望,肖申克監獄不過是一座形同虛設的監獄,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錘子,一張大海報,便可以救贖生命,可以救贖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贖自己的過程中盡情的享受每一個小小的樂趣,並將這樂趣傳播開來,將希望播種在每個人心裡。

  安迪管理圖書館,要改變現狀,每周一封寫信,終於有回應,然後每周兩封,終於有州政府支持,得到穩妥支金;他用一把小錘子,一張海報,用了20年的時光,給自己叩開走出肖申克,通往自由的路,他贏得了自由。

  教師在成長行動中還需要考慮的方法和應遵循的原則。凡事都不可蠻幹,這是真理。安迪的行動無不充滿著策略性,隨身帶500美元去申肖克,為自己購置所需要的物品,包括海報和鐵錘,冷靜地用專業分析逃稅幫工友討啤酒,漸漸成為獄警的會計師,從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成為諾頓的洗錢的助手後,虛構人物轉帳,繼而在越獄後扳倒了他。

  有志者,事競成,這是我們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但事實上正如書中所言,我們教師缺乏的不是「志」,而是「常志」,所有光有「志」是不一定「事竟成」的。安迪堅持了20年,我們又能為自己的目標堅持幾年?

  作為老師,在自己的專業成長上,永遠都不能帶有功力性質的。你要做的是教好孩子,努力讓她們快樂學習,快樂地拿到好成績,這才是你的目標。

  讓我們救贖自己,快快逃出「肖申克」吧!不要讓自己格式化在自己的囚籠裡。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2:

  肖申克的救贖(TheShawshankRedemption),保守穩重的銀行家Andy因謀殺罪被判入獄,實際上是被冤枉,兩個無期徒刑將他後半生推入無底深淵,他沒有就此淪落,卻通過自己的智慧,在貪婪、殘暴的獄卒手下為犯人們贏得了冰啤酒、圖書館以及與尊嚴和自由更為靠近的牢籠生活;用一把小石槌在美女海報後面鑿了二十年,鑿開了Red認為六百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爬過500碼的下水道,在電閃雷鳴的大雨中輕笑著擁抱久違的自由。我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們懦弱的靈魂紛紛在Andy張開的雙臂下現形並且顫抖。《肖申克的救贖》是什麼感動了我?是Andy歷經20年的牢獄之災、20年鍥而不捨地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之夜從500碼長的下水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被關押40年的Red在假釋審查官面前那番看似無謂,卻令人動容的話?是Red看完Andy埋在大樹下的信之後。激動而感慨萬千的表情?是Red在去往德薩斯州·漢格堡路上的自述?

  是這些,卻又不止這些。電影是在一點一滴的敘述中滲入我們的思想。一點一滴地敘述,在不設防間直觸內心深處.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它也許要曲折,也許要在黑暗裡瑟瑟發抖,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髒的過程;換句話說,它給了自由甚至說是理想一個完整的定義。

  電影告訴我們,自由可以依靠妥協來苟延殘喘,卻不能依靠妥協來取得自由。片中有這樣一段,一個在獄中度過大半生的老管理員出獄後,由於多年的牢獄生活已經使他體制化,面對自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自殺在房間裡,影片給了我們一個悖論: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為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了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對於你來說,不過是另一座監獄。Busyforliving,orbusyfordying。Andy的自由雖然艱難,雖然屈辱,有了信念的支撐,才有了它本應有的光澤。

  Red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在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裡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確有資格這麼說。因為從進來的那一天起,獄長就說過,「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除了他能弄來的香菸和印著裸女的撲克牌,任何其他異動在這個黑暗的高牆之內似乎都無法生長。

  Thesewallsarekindoffunnylikethat.Firstyouhatethem,thenyougetusedtothem.Enoughtimepassed,getsoyoudependon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電影給了體制化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強者終究是少數。自由面前,更多的人們紛紛選擇禁錮。在監獄圖書館呆了五十年的Brooks,為了不被假釋,竟然想通過傷害獄友來達到留在監獄的目的。很難理解麼?自由、平等、博愛,本來應該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Brooks卻早已經被監獄的規則之下規則了自己,他需要規則,需要秩序,如果沒有它們,甚至無法生存。

  Brooks得到了身體的自由,靈魂卻已經被無可挽回地體制化。他終於沒有能夠擺脫對自由無法適應的困境,懸梁自盡。而睿智的Red,在出獄之後也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連小便都要向經理報告,否則一滴尿都尿不出來。他也考慮如何違規以便回到監獄,甚至考慮與Brooks一樣離開。

  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步履匆匆的人們也許應該偶爾駐足,跳出來看看自己的模樣。我們終會知道,習慣於服從規則的人們將付出巨大代價來習慣本來屬於每一個人的自由。

  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Red,我願意爬過那條500碼的下水道麼?如果我在肖申克,我會是誰?你,想過麼?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3: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充滿了好萊塢的傳奇色彩:被誣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眾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並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並儘可能地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合法」地逃稅,甚至幫助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鬆的待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回應---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為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慾。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終於不動聲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在一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影片中有幾句話是非常經典的。(1)瑞德: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2)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這無疑是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影片。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徵,仿佛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己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接受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乾淨自己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以期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並實踐自己單純的夢想。但權威卻正不可感知地、潛移默化地變成了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心臟和呼吸擁有了權威所賦予我們的統一的節奏,而我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我,還是懷有希望找尋自由。

  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同時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

  瑞德(獨白):於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點坐成一堆,喝著冰涼的啤酒。鯊堡歷來最狠的獄官請客,這王八蛋還裝大方呢。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繕自家屋頂,我們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窩在陰涼下,臉上掛著奇異微笑,看著我們喝他的酒。你可說,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誼,但我認為他只想重溫自由,即使只一剎那。

  他敢於冒險卻很細心。當瑞德認為用一把小錘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時候,他實際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他有信心和勇氣。

  說實話,我被這部影片徹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著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裡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