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

2023-07-28 09:17:25

  90分鐘裡字字句句嘎嘎脆的東北方言縈繞在耳邊整個晚上,殘暴無恥的日本人行徑也把滿腔的熱血燒得滾燙滾燙,苟且偷生中那勇敢無畏卻又顯愚痴笨拙的反抗也是令人唏噓嘆息。下面是相關的範文,快來圍觀吧。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一】

  其實本身說這電影拍得有多麼高層次切不說,但它和眾多抗日題材的電影對比起來,反而覺得有點小清新了。

  大凡抗日電影都有太多煽情的氣氛,很多次看電影,大家都在揪心關注結局怎麼樣了,結果非要刻意安排些虐心的戲份,不把你的心虐的死去活來就顯示不出來這題材的深度了。但是這電影恰恰相反,反而用恰如氣氛的小幽默,東北人特別的爽朗反襯出了那個時代的壓抑,黑暗和窒息。

  粗俗的語言和醇厚的鄉土氣息,估計很多人都吃不消。看完電影會覺得電影裡面的每個主角的特色那麼的鮮明和真實。五孩兒為了自己的女人忍辱偷生,小子爹在看到小子娘自殺後的幡然悔悟,二姑娘的果敢和嫉惡如仇都刻畫的十分形象。

  我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抗日戰場,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但看了這麼多抗日片,我還是覺得這個比較接近現實。有個觀點我還是第一次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的,原來日本人在侵華的時候,不僅到處搶糧食,竟然還有開荒團。。。。整部電影都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到快讓人窒息的喘不過氣來得時候,導演就用東北人的幽默讓我們喘口氣,但是這樣的一松一馳,更讓人覺得難過。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在強大邪惡實力面前,在面對蹂躪和強大的精神壓迫過後,我們忍著淚安慰自己,邪不勝正,總會有正義的。而最後你發現,當自己的親人朋友一個個被殺害,無數冰冷的刺刀正對你的時候,你會覺得真你媽操蛋,人真他媽渺小,也許正義是有的,但沒降到老子頭上。我想二姑娘最後面對刺刀的時候,已經萬念俱灰了,哥哥叛變了,五孩兒死了,陪在身邊的幾個朋友也相繼被害,命運的抗爭已微不足道了。雖然後來「細腰大腚」讓人覺得鄙俗,但就是這真實的話,讓我們感覺悲愴。

  但是老實講這電影中的群眾演員真的是打醬油的,太醬油了。。

  也許抗日電影你看的時候一時激憤,但過段時間就會忘記,但是這電影估計你記得。因為它的真實和奇異的幽默。很多人都說這是爛到不能爛的片。如果中規中矩的拍攝估計即便看了也沒什麼意義了。

  習慣了煽情和做作,估計你不習慣這本該有的真實了。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二】

  佔坑性質,非常規影評

  整部電影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百姓們群起而攻之鬼子們的時候,一個個拿著把大爬犁就上了,結果鬼子一槍崩一個,輕輕鬆鬆。

  怒髮衝冠的去拼命,結果嘭的一聲過後就應聲而倒了,都說人命如草芥,可是你要想斬草除根也得正經八百費上點勁吧,這特麼倒好,不費吹灰之力說崩了你就崩了你,不服?那你來試試?人命尚不如草芥堅韌,讓人如何不麻木過活。

  問題說到根上,不是中國人沒有血性,而是你的血性在別人的火力下鳥用不頂,頂用也是頂了鳥用。

  但是為啥中國人要想反抗就只有血性而沒有武器?科技落後但是大砍刀大盾牌總能造出來吧,也沒有,為啥?三千年的集權統治,集的就是你手裡反抗暴政的武器,統的是你腳下一畝三分的土地,治的就是你手持武器想要保衛你腳下一畝三分地的血性。其實,你連血性都沒有了,你有的那叫悲憤,而已。至於最後你連悲憤都沒有了,那實在不是你的錯誤,悲愴的民族,悲憫的人民。

  所以魯迅只知道一味的罵,卻忘了安撫這個遭受了如此長期摧殘的民族的悲傷:她是一個長期活在摧殘裡的孩子,你要想讓她成長,你至少要先撫平她骨子裡的傷痕累累。挑錯是最容易的,誰都知道好賴;罵人是最簡單的,張嘴都能罵出聲來。

  魯迅們究竟有沒有做錯?僅以以上為引子,日後做詳盡展開。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三】

  影片以遼寧葫蘆島綏中縣一個叫西臺屯的村莊遭遇日軍迫害殺戮的故事為縮影,真實地展示了30年代初處於侵華戰爭中的東北人水深火熱的生活處境與愛國情結,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的農民作為弱者本能地求生思想與迫生手段,也從而微妙地反映出東北人骨子裡的愛國熱情與抗爭精神。一個小村莊裡發生的所有一切,準確恰當地反映了東北人民反壓迫反奴役反侵略的殘酷抗爭,也正是1931年到1937年之間全面抗戰之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真實寫照,是詮釋東北義勇軍抗戰精神、消除世人對東北軍不抵抗誤解的絕好證明。

  影片的真實感把握得如此細膩飽滿與恰到火候,是其它同類影片所望塵莫及的,它沒有任何感情與效果渲染之處,相反卻把一切轟烈都拍成生活一樣的平凡,從而給人一種更寫實更真切的感覺。這並不僅僅表現在通場全部使用了純粹的東北味兒方言,還包括很多生活與人性角度很科學很恰當的細節反映。比如全影片沒有一處技巧型抗戰和英雄化情節鏡頭,每個人都死得血肉模糊又並沒有刻意渲染悲壯的痕跡;兩個小孩主動傳達了「爹當漢奸」的消息而忽視了小子爸「叛變」前一分鐘內至少救了他倆及部分逃跑的人這一情節,是符合孩子童真無知不辯真假的性格特點的;日本墾荒團進駐村子下車時虛化鏡頭的幾句簡單對白,更是簡明準確地詮釋了1937年前日軍侵華佔領東三省的真實時代背景和罪惡目的。

  整個影片每一幀都寫滿了一個大大的「反抗」,王五孩兒用犧牲名譽的「漢奸」身份進行明投降暗反抗,二姑娘是豪放魯莽無畏無懼言行上的正面反抗,被一根根切掉五指都沒吭聲眨眼的小子爸受盡折磨成為漢奸是種命運掙扎式的反抗,軟弱無能的小子媽出錢出力最後選擇了上吊死去默默進行的是精神反抗,手無寸鐵的村民百姓用一聲整齊的「嗯呢」表達著團結的力量,就連偽軍們也都選擇了「反戈」把手中的槍指向敵人更是象徵著全面抗爭的軍隊抵抗。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